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港台變官媒對中共弊大於利——論香港政府的國師芝加哥學派(三十五)

港台變官媒對中共弊大於利——論香港政府的國師芝加哥學派(三十五)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打壓《港台》,就是要摧毀這種無法單靠領導意志或花錢便建立得起來的社會無形資產——情況類似中國無法靠大灑金錢便晉身足球強國。

邱騰華猛轟《香港電台》,廣播署長提早離任,由政務官(AO)李百全接管,未幾便要審查《鏗鏘集》等節目。電視部的製作總時數要增加,新年度預算卻遭削減9.2%,學者區家麟撰文指,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當權者維穩,防傳媒犯禁,跟新聞工作者相信監督和批評政府有助改善施政,讓社會各界得益,完全是兩種世界觀。這還未計官員有邀功的傾向,自動加辣,硬要抹殺《港台》客觀持平和崇尚多元的本色,改為報喜不報憂的宣傳機器。

但政治很吊詭,縱然在中國國內,中共的維穩機器也不是鐵板一塊。筆者以往也評論過它有回饋民意的警報系統及「洩洪」機制。在香港這麼特殊的地緣政治環境,更不能照搬事事管到底的那套帝王術。以大國崛起為戰略目標,把《港台》整成官方喉舌,對中共來說,只會弊大於利。

AP_21028370029202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香港背負戰略性融資任務

兩個月前,前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倡議,把充公得來的貪贜劃入社保基金以充實養老儲備,反映人口老化趨勢加快,造成嚴重的入不敷支問題。事實上,高齡海嘯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去年全國新生嬰兒僅1003萬,開放二孩政策,仍要連續四年下跌——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便研究延遲退休年齡改革方案。中國想方設法,無非想遏止內部經濟問題爆煲,以及處理高達26萬億人民幣的地方政府債務,香港作為其離岸資金的主要來源,背負增強國家周轉能力的戰略性融資任務。是故中美激烈對抗,工銀國際也沒怠慢,去年底在兩個月內協助多家中資企業發行境外美元債券達196億美元。集資所得,既可用來擴大企業規模,加強進軍海外市場的綜合實力,亦可調回國內作其他緊急用途。

中國巨企有責任配合國策,甚至調動資金幫國家或地方政府解燃眉之急。茅台集團便先後兩次將總共8%股份贈送省政府。香港財金界自然識時務,螞蟻上市遭剎停,大家表現冷靜,跟當年鬧爆盧少蘭婆婆——阻止領匯上市的「禍首」——相比,簡直天淵之別。只不過,香港的防火牆穿了洞,市場始終蒙上陰影。由江澤民孫兒創辦的博裕資本(Boyu Capital),把公司業務從香港總部遷至新加坡,便充滿象徵意義。到底有幾多資金悄悄撤走,又有幾多資金他朝會回流,暫難估計。

《港台》是政府重視新聞自由的象徵

政治和經濟風高浪急,但中企來港上市的步伐有加快,無減慢。《國安法》出台,中央亦沒捨棄「一國兩制」之名。夏寶龍頒布愛國者治港準則,仍將之掛嘴邊,未有終結其歷史任務,把香港併入大灣區。究其原因,在於「一國兩制」——哪怕已失去不少國際社會的認同——對中國實踐2035年遠景目標有不可或缺的重要貢獻。

中共的算盤很清楚:國家安全放在首位,但同時要香港繼續成為世界各地基金及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蒲點」。單靠國家隊撐場,塘水滾塘魚,只會糟塌辛苦經營多年的金融基建,以及失去做莊家打骰的種種好處(譬如改革恆指,便有利中資新上市貴價股),無法賺取暢通全球的美元,用來買時間——畢竟,美國仍穩執半導體設計的牛耳,中國沒能力自主生產技術最尖端的晶片(紫光債務違約的同時,由台積電前高層蔣尚義牽頭搞的千億芯片項目武漢弘芯也要爛尾收場)。數字人民幣呢,亦未成氣候,無法在短期內繞過SWIFT,擺脫美元霸權的制約。

新常態下,港官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重建外圍對香港的信心,使資金像以往那樣絡繹不絕地到這個「賭場」玩,跟北水對賭,追求已發展國家難得一見的高增長、高回報。使香港有別於中國的「一國兩制」制度差異——就算有了《國安法》,有了愛國者治港的緊箍咒——不能完全消失,沒賭客喜歡光顧規則多變、遍布政治地雷、隨時由贏變輸的賭場。但究竟那個制度差異有多大,須具備甚麼元素,要怎樣在三者之間——中央最重視的安全系數、港人希望維持的一國兩制生活方式,以及國際基金大戶的投資意欲——取得平衡,乃中方和港人要共同努力摸索的答案,或雙方經過長期碰撞之下所得出的結果。

RTX9WZS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毫無疑問,新聞自由保障資訊流通,乃一國兩制不可或缺之要素。至於堅定履行專業操守、敢於跟政府唱反調的《香港電台》,正是一個具說服力的標誌,讓國際社會相信香港未至於變百分百一國一制。但現在竟有一批港官——包括一些專煽風點火的建制派KOL——唯恐天下不亂,亂扣「反中亂港」的帽子,並千方百計要把《港台》變成中央台,當做立功的機會。

他們似乎懵然不知,對港人,以至對中央來說,有了《國安法》後,最迫切要做的是盡量還原反修例抗爭前的社會狀態——故港交所極力爭取非綠卡持有者歐冠昇任舵手,以其外國人的形象,向外展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沒變。有權用盡,要將港人打壓到貼貼服服,不懂得節制的微妙作用,只會斷送香港寶貴的文明資產,到頭來增添習近平的政治麻煩,令2035遠景目標的實現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和難度。[1]

中國無法靠銳實力補不足

由於中國不能缺少美元和晶片,美國朝野的金主亦需要中國的龐大市場,故拜登上台後的一段時間,雙方仍會保持貿易交往,但破鏡無法重圓,彼此各有盤算,會各自加快部署,盡早擺脫對對方的依賴——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最新報告便指,美國半導體技術需維持領先中國至少兩代。

當中國在關鍵領域取得戰略性自主,而且不再讓肥水流向別人田,美企無法賺取豐厚利潤,中美關係便會加快脫鉤,香港的金融港價值亦隨之大減。保持一國兩制特色——包括受人愛戴的《港台》——發揮櫥窗作用,對中共來說,將漸失意義。但即使如此,她還是有很強的誘因,謀求在全面管治權,以至港人的自由與權利之間,維持微妙的均衡狀態。否則,就會損害習近平在2035年實現強國夢的最高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