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期韓國社群網路掀起「校園霸凌版」的Me Too運動。但事過境遷,又因加害者成為公眾人物才出現利用輿論揭露的機會,實際上仍正在發生的校園霸凌現象可能還是很難消弭。
近期韓國不論演藝界或體育界,皆有人被出面舉證過往曾在學校內涉入霸凌,因而道歉的情事,甚至社群網路上還掀起「校園霸凌版」的Me Too運動。可以看到這些過去在學期間受霸凌壓迫的弱勢反彈,藉由輿論熱度及網路快速傳播的優勢,才讓這類事件獲得關注。
但事過境遷,又因加害者成為公眾人物才出現利用輿論揭露的機會,實際上仍正在發生的校園霸凌現象可能還是很難消弭。
(中央社)近期韓國公眾人物過往在學校內涉入霸凌傳聞不斷,包括體育選手、演員、偶像歌手等,引發社會熱議,甚至在社群網路上掀起「校園霸凌版」Me Too運動。
此案經韓國大邱地方法院審理後,於2021年1月29日公布涉案者審判結果,其中前教練金圭奉被判7年,隊長張允貞判4年,2人另需接受40小時的講座教育。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崔淑賢自殺前發出兩條訊息,第一條給她的隊友,請對方幫忙照看自己的寵物狗;而在給她母親的另一條訊息,22歲的崔淑賢告訴母親自己有多愛她,然後又說:「媽媽,請讓世界知道他們犯下的罪行。」
《中央社》報導,出身運動世家的韓國女排選手姊妹花李在英、李多英,今年2月10日爆出10年前、國中時在學校以暴力欺凌同學的消息。自稱曾遭霸凌的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舉出李氏姐妹的21項事跡,包括辱罵、拿刀威脅同學等。
李在英與李多英當天就在Instagram上傳手寫信照片,為過去犯下的錯誤向受害者道歉,所屬球隊決定將兩人無限期禁賽。韓國排球協會則表示,將取消兩人的國家代表資格,之後也不得參與國家代表選拔。
▼李多英
演藝圈部分,《聯合新聞網》報導,韓國男星金志洙因演出《大力女子都奉順》、韓版《步步驚心》爆紅,但有眾多網友爆料指出,金志洙會拍下和女生的性愛片並和朋友分享,也曾強逼男同學自慰、毆打霸凌。
先前經紀公司已經允諾會全面調查,金志洙則在3月4日在社群上傳道歉文,表示「真心向因為我而感到痛苦的所有人道歉,對於過去的惡行,我沒有辯解的餘地。」也說自己的行為無法被原諒,更強調是「跪下道歉」。
▼男星金志洙
對經常關注韓國新聞的讀者來說,霸凌相關新聞其實並不少見,無論是藝人團體內部不合、體育選手遭教練或隊友不當對待,甚或公眾人物不堪網路霸凌而身心受創等,這次掀起輿論關注的霸凌事件則是公眾人物過去就學時期的霸凌行為被爆出,雖然部分爆料內容真實性仍有待釐清,但接二連三的爆料也顯露出韓國霸凌文化的嚴重性。
記者在好奇之下查閱了台韓相關單位就校園暴力所做調查結果,根據韓國教育部每年進行的校園暴力現況調查,在2020年報告中顯示的聲稱受害比例僅0.9%,聲稱目擊霸凌事件的比例則為2.3%;台灣兒福聯盟於2018年調查的結果則為17.1%受訪學生自認曾遭霸凌,64.7%受訪學生表示曾旁觀霸凌事件。
「韓國絕對不可能那麼少」,一名年約30歲的韓國朋友這樣說,「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說、也不敢說」,「這種調查根本就沒有用。」彷彿呼應他的說法,功能類似維基百科的韓國網路百科全書Namuwiki上關於校園暴力現況調查的說明中,第一句話便是使用放大字體標註的「完全沒有用」。
這位平時看來相當開朗的朋友說,他國一時也曾被班上同學欺負,「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那時候比較矮」,包括室內鞋被偷、課本被藏起來等「有趣的小玩笑」,但當時他從未想說要告訴老師或家長,「那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其實我們都知道老師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說,與其讓同學發現他告狀,進而用更嚴重的手段報復,不如保持沉默,讓這些只是為了好玩才欺負同學的人自知無趣,轉向下一個目標。
同學之間惡作劇,其實並不稀奇,但若在學校環境中發生欺凌事件時應擔任仲裁者的老師失去了仲裁的能力或權力,事情就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我覺得問題就在於恐龍家長」,那位朋友做出結論。
雖然沒有確切調查數據,但多名韓國朋友異口同聲認為首都圈霸凌狀況比非首都圈嚴重,首都圈內又以有錢有權人士子女聚集地區更為嚴重。
「學校裡都會傳說誰是某某議員的小孩、誰的爸媽是醫生律師等等」,一名朋友這樣說,除了這些背景不凡的學生可能因父母壓力受到導師特別照顧,成績好的學生也會特別受到照顧,「不過現在到處都是補習班,沒錢幾乎也不太可能成績好」,學生之間的「階級」就此成形。
在霸凌事件發生時,沒有父母作為靠山,甚至是雙親都忙於生計而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生便成了弱勢。根據1995年成立至今,致力於改善校園霸凌問題的非政府組織綠樹基金會調查,這種「令受害者無法積極發聲」的社會風氣,更助長了霸凌事件的發生。
根據綠樹基金會歷年調查,在基金會投入相關問題改善後,校園霸凌加害率及受害率都有所趨緩,但在2014年後卻再次回升,原因在於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網路霸凌增加同時,校園霸凌發生時點也出現低年齡化的狀況。
基金會指出,韓國人持有智慧型手機比例高達95%,是全世界持有智慧型手機比例最高的國家,霸凌事件類型也從肢體暴力轉為以言語暴力為主的網路霸凌,對人際關係、精神上造成更大傷害;而在小學發生的校園霸凌事件,現在甚至高出國、高中。
從這次校園霸凌Me Too運動,可以看到這些過去在學期間受霸凌壓迫的弱勢反彈,藉由輿論熱度及網路快速傳播的優勢,才讓這類事件獲得關注,但事過境遷,又因加害者成為公眾人物才出現利用輿論揭露的機會,實際上仍正在發生的校園霸凌現象可能還是很難消弭。
此外,也有部分爆料內容被反爆料者說是加油添醋,在藉由輿論「伸張正義」與「攻擊」的平衡之間,是否可能產生新的網路霸凌事件,值得關注。
- 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卻留給家人無比悲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24小時);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 特派專欄 韓國階級複製助長校園霸凌 弱勢處境難翻轉(中央社)
- 毆打、霸凌和性侵:韓國運動員自殺曝光體育界虐待文化(紐約時報中文網)
- 南韓三鐵國手遭長期凌虐輕生 前教練僅判刑7年(自由時報)
- 韓國女排姊妹花霸凌同學 永久失去國家代表資格(中央社)
- 金志洙認霸凌跪下道歉 「不會辯解過去的惡行」(聯合新聞網)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羅元祺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