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為何要對鏡頭吐舌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提到愛因斯坦,許多人會聯想起他吐舌頭的照片。這張愛因斯坦最出名的經典照是在70年前他的生日宴後拍攝的。為何愛因斯坦當時會對鏡頭吐舌頭呢?
文:Suzanne Cords
1951年3月14日是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72歲生日。這名出生於德國烏爾姆的著名物理學家,當時已定居美國多年,在紐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任職。愛因斯坦生日當天,研究中心的同事為他舉辦了慶生活動。
當他離開會場時,大量記者守候在門外,想讓愛因斯坦對全球政局做點評,並拍張他的完美生日照。然而,宴會的演講已讓愛因斯坦感到煩躁又疲憊,他也不喜媒體圍繞著他打轉。愛因斯坦只想趕緊離去,但他乘坐的轎車被記者包圍,當時他正坐在車後座,被高等研究院院長艾德洛特(Frank Aydelotte)及其妻子瑪麗(Marie Aydelotte)夾在中間。「夠了,夠了……」他對推擠的記者如此說道,但記者仍不打算放過他。一名記者高聲喊道:「嘿,教授,笑一個嘛!」
標誌性照片的快門瞬間
性格跳脫的愛因斯坦此時吐了吐舌頭。攝影師亞瑟・薩斯(Arthur Sasse)按下快門,捕捉到這一瞬間。這張照片很快就廣為流傳。
這名一頭白色亂髮,衣著漫不經心,經常忘記穿襪子的物理教授,艱深的相對論直至仍令普通人難以理解。在他生活的年代,愛因斯坦已被視為超凡脫俗的人物。這張吐舌照也成為愛因斯坦的標誌性照片。
但讓這張照片出名的並非攝影師薩斯,而是愛因斯坦本人。愛因斯坦超級喜歡這張照片,加洗了數張後裁切掉艾德洛特夫婦,只留下他吐舌頭的畫面。他將照片寄給了同事、朋友和熟人。據說愛因斯坦曾對他的最後一任女友范托娃(Johanna Fantova)表示:「吐舌頭反映我對政治的觀點。」
愛因斯坦談人類的愚蠢
愛因斯坦是猶太人,1933年希特勒(Adolf Hitler)成為德國總理後,他選擇離開納粹德國。由於曾體會過一個群體遭到國家針對的感受,愛因斯坦對冷戰以及參議員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針對共產主義者的做法難以認同。當時許多政治家、知識分子和藝術家指責他「不愛美國」。
愛因斯坦的觀點是:「愚人的統治是不可克服的,因為他們有這麼多人,他們的意見也和我們的一樣重要。」他的另一句名言是:「有兩件事是無限的:宇宙和人類的愚蠢。但對於宇宙是否無限,我還沒有那麼肯定。」
愛因斯坦以他的智慧——以及他伸出的舌頭——回應這樣的愚蠢。這張標誌性的照片已經被重製了成百上千萬次,印刷在海報、T恤衫、賀卡、馬克杯和壁畫上。直至今日,這名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年輕一代中仍擁有眾多粉絲。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