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產業觀察】時下最夯的「斜槓人生」,其實是碗盛著「焦慮」的心靈雞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穿了,「斜槓人生」只是為了面對「工作不穩定」、「薪水不夠花」、甚至是「未來退休金在哪」的職場焦慮,而不得不採取的降壓應對。
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認識多年的同事,長年在下班後從事著直銷工作;或者是在下班後換上運動的裝扮,成為健身中心的運動教練;又或者是在周末假期裡,騎著機車做起機車快遞或餐飲外送;也可能是每隔幾天的晚上,出沒在商圈或社區巷弄間,只為了幫自己的夾娃娃機台補貨。
我們肯定會很佩服他們在一天「正職」的勞心勞力後,仍然能打起精神,準備職場備案、賺著多元收入、扮演著近年最夯的「斜槓人生」。但說穿了,這些都只是為了面對「工作不穩定」、「薪水不夠花」、甚至是「未來退休金在哪」的職場焦慮,而不得不採取的降壓應對。
「斜槓」是碗乘著「焦慮」翅膀翱翔的心靈雞湯
俗諺云「錢非萬能,但沒錢是萬萬不能」,我們的社會和經濟以「錢」做為運作的基礎,而我們生活何嘗不是依循這套價值衡量單位。行政院主計總處每個月都會發布受雇員工薪資的新聞稿,若以每年的平均值來看,2020年的「每人每月總薪資」已達到5.4萬元,較10年前(2011年)增長18%。
當媒體拿著「每人每月總薪資」的數據,在街邊採訪民眾時,受訪者大多會表現出「怎麼可能!」的心情。畢竟在統計平均值的標準下,一定會有許多受雇員工是無法跨過5.4萬元的門檻。
但假如我們仔細觀察薪資結構,在過去10年裡,我們的「經常性薪資」僅增長16%,但「非經常性薪資」和「加班費」卻各自有41%及26%的增長。另外,我國最低工資在過去10年裡也增長33%。換言之,受雇員工「總薪資」的增長,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不一定、也不固定拿得到的「非經常性薪資」,和「加班費」的助攻以及「最低工資」的逐年墊高所達成。

讓我們更進一步,把過去10年來的物價因素納入考量。2020年時的「實質經常性薪資」達到4.15萬元,較10年前成長7.5%。由於實質經常性薪資已消除物價變動的因素,因此,成長率若為正,則是呈現真實且實質的成長。
換言之,我們每月固定且一定拿得到的薪水,在過去10年裡,是真的有增加。但諷刺的是,在增加的絕對數字上,我們的薪資袋裡僅多出不到3000元。

許多受雇員工的總薪資是低於媒體所報導的平均數,而他們在過去10年裡,實質經常性薪資也只多出不到3000元。媒體所塑造的社會氛圍以及荷包厚薄程度的實際感受,會讓人陷入「相對剝奪」的焦慮。
這種焦慮在原本只是呈現「為什麼不如其他人」的感受,逐漸被許多國內外的職涯或人資專家,轉化為:「不是自己不夠好,而是在面對『低薪』、『既有工作不見得能長久』的環境下,每個人都應該要有個『備案』」。因此,第二人生、多重職涯、斜槓、甚至是被動式收入,都是搭乘著「焦慮」的翅膀而翱翔的心靈雞湯──似乎喝了這一碗,就能得到人生的解方。
既有職場內與外的斜槓二選一:對外兼差效益最大、對內斜槓最具正當性
「斜槓」在近幾年來非常流行,只要是和職場相關的書籍、文章或討論,只要能扯到「斜槓」,就能夠有一定的銷量。
「斜槓」這個詞最初可以追溯到2007年時,美國作家Marci Alboher的著作《One Person/ Multiple Careers》,書中的內容就如同書名所示,但要結合個人的興趣或熱忱、發展多元的個人職涯,以追尋更崇高的生命意義。
「斜槓」落地台灣,也只是最近兩、三年的事。一開始只是針對年輕族群、講述新世代的生活和職場價值觀,進而迅速地被擴充概念,演變成所有人都該學習斜槓。不僅要找尋自己的斜槓優勢,還要達到斜槓「變現」的目標。假如看書還不夠,可以繳些學費,人資專家親自上場授課。
說穿了,就是挑起人們對金錢、對未來的焦慮,揮著追尋生命意義的大旗,教大家如何多賺一些錢。至於有多少人能真正從中「獲益」或「獲利」,又會屬於另一個未知的領域。
在台灣,「斜槓」這個概念主要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在既有的職場領域裡,用跨界的知識和技能,為既有的職場領域加值;另一個面向,就是在既有職場領域之外,開拓新的技能或收入來源。
這兩個概念方向,並無絕對的是非對錯,但基於人性裡的趨吉避惡與效益最大化,很難不將人導向第二種概念方向的選擇。
前面提到,受雇員工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在過去10年裡,僅增加不到3000元。長期以來,員工每年的加薪幅度極低,這如何讓員工們相信:自己的斜槓能力能在既有工作上,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並且讓老闆給予更大幅度的加薪?尤其是平均值門檻以下的員工,年度加薪1%、2%是常態,佛心老闆一次加薪10%,也只是3000或4000元,斜槓「兼差」才可能會有更高的投資報酬。
相對的,平均值門檻以上的員工,每年1%或2%的調薪,可能是平均值以下員工2年或3年的努力,他們的確可以有較大彈性選擇「斜槓」的概念與方向。但隨著薪水越高、責任越高(工時越長)的道理,不論在既有職場領域內或外,他們又有多少餘裕能夠從事真正的「斜槓」?又或者,站在那樣的身分地位上,斜槓只是一個亮眼和具正當性的包裝,圖的是下一次跳槽且獲得更高薪資的就業機會。
所以,在過去幾年裡,我們突然會觀察到「斜槓」與「零工經濟」(夾娃娃機台主、外送員、甚至是健身教練等等)有著選擇性的親近:一種兩者間看似客觀且獨立的存在,卻可能是互有因果的關係。也就是斜槓實踐所需的時間投入與零工經濟的工時彈性能相互搭配與結合,並且頻繁出現在薪資處於平均值門檻之下的朋友們身上。
時間投入帶來「斜槓」效益,但也消耗生活與產業發展的各種潛在可能
“街頭產業觀察”的相關議題
- 2021-05-20 【街頭產業觀察】Podcast遲早步上YouTube後塵,「平台」介入搶食數位廣告大餅
- 2021-04-20 【街頭產業觀察】百貨公司演化史:餐飲空間愈來愈大,「停留經濟」如何集客有學問
- 2021-03-20 【街頭產業觀察】時下最夯的「斜槓人生」,其實是碗盛著「焦慮」的心靈雞湯
- 2021-02-20 【街頭產業觀察】還在期待東區商圈復甦的房東們,恐怕沒剩多少時間可以任性
- 2021-01-21 【街頭產業觀察】被眾人看衰卻又逆勢成長,「夾娃娃機」為何沒有像蛋塔一樣泡沫化?
上廁所這樣的日常小事,其實是真正的人生大事—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男性下半身的幸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到男性如廁的問題,其實還真不少,像是便秘、擦拭不乾淨、甚至碰瓷等衛生問題,讓不少男性為之困擾。這次就讓我們透過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根據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的統計,人一生大概要花三年的時間坐在馬桶上,而每一次上廁所時的體驗和品質,更是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健康狀況。
男性如廁的三大問題,你中了幾個?
對大部分的現代男性來說,好好上廁所幾乎算得上是種挑戰。舉例來說,便秘和痔瘡這兩大國人常見的問題,來自於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焦慮、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但這些生活習慣,同時也是每天趕著通勤、開會,時常熬夜加班的男性們,必不可免的工作樣貌。在日積月累之下,便秘和痔瘡的困擾,常常就這樣默默地出現,想上不敢上,或者想上又上不出來,讓如廁成為生活中隱性的壓力來源。
此外,腸躁症也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問題。由於腸躁症有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也往往讓人擔心自己擦不乾淨、污物沾染到手上,留下令人不舒服的異味,成為許多男性的困擾。但是,如果因此以大量衛生紙反覆擦拭,除了留下垃圾,造成環境負擔之外,更有可能傷害脆弱的肛門肌膚,紅腫、破皮,甚至發炎、疼痛,同樣影響了生活的品質,造成心理壓力。
除了排便,男性排尿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近年來引起不小討論迴響的議題——男性尿尿,站著好還是坐著好?站姿的支持者認為,坐下的時候生殖器容易撞到馬桶圈,感覺很不乾淨,也不舒服;但是站著尿尿所造成的大量噴濺,不只沾染馬桶圈,甚至周遭的地板也要遭殃,最終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去維持廁所的清潔與衛生,有些時候還因此造成家中成員的爭執。而且噴濺出來的尿液,也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如果不小心摸到加上抵抗力差,可能就會讓表皮有傷口的地方感染,實在令人頭痛。

好好上廁所不難,靠這招就夠
要改善這些男性如廁的問題,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認為,溫水便座是個好方法!以痔瘡為例,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溫水坐浴,因為溫水可以很好地促進肛門口血液循環、減輕壓力,讓脫出的內痔回縮。而在如廁後,利用溫水便座來沖洗肛門,就如同溫水按摩般,一方面改善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同時減緩便秘、痔瘡帶來的問題。
至於如廁後的清潔,洪醫師則有「衛生紙乾擦不如濕紙巾擦,濕紙巾擦又不如使用溫水便座清洗」的建議。因為溫水沖洗,一來可以避免衛生紙反覆摩擦肛門所造成的傷害,二來也不怕糞便沾染到手,更不會造成後續環境衛生問題,一個動作就能擺脫令人不適的擦拭問題,真是要幫溫水便座拍拍手。
那麼男性尿尿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洪醫師建議道:「坐著尿尿除了避免尿液噴濺之外,其實好處很多,比方男性尿尿的時候,容易因為血壓改變而出現頭暈的狀況,站著很有可能因為頭暈而跌倒,但坐著的風險就相對低了許多。」但如果已經很習慣採取站姿,又不想因為尿液噴濺而造成家中成員困擾的男性,可以考慮裝設能在馬桶中生成泡沫的溫水便座。除了利用泡沫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之外,泡沫也能直接擋住反彈濺起的尿液,大幅阻止噴濺的情況。尿液不再噴得到處都是,廁所就可以更長時間的維持乾淨、衛生的狀態,同住的家人使用起廁所也更愉快。

在潔淨的溫水中,找回如廁的幸福感
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是解決男性如廁問題的專家,更是一家人廁所的守護者。360度噴灑泡沫所形成防護圈,包覆了馬桶內壁,能夠阻隔髒污、減少附著,讓尿尿的噴濺問題成為過去式,打掃起來更輕鬆。
既然說到打掃清潔,就不能不提到Panasonic貼心設計的一體式無縫不鏽鋼噴嘴,在使用者「著座後」、「使用前」,「使用後」等三個階段,都會自動進行清潔,從根部到前端徹底除污,強效抑菌高達99%;再加上與肌膚接觸的便座表面採用Ag+銀離子抗菌,符合日本SIAA嚴格的抗菌標準,即使是多人共用也很安心。

在使用者體驗上,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採用先進的日本瞬熱技術,以快速節能省電的方式、提供不間斷的溫水,更設計了高達25種的洗淨模式,從水溫、水速、出水方式等,都能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讓那些因為痔瘡、便秘或者腹瀉所帶來的疼痛、壓力,在自己喜好的溫水水流沖洗之下獲得改善,得到療癒的感受。

從裡到外,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的體貼設計,就是要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適感。不想再讓上廁所成為困擾的男性朋友,請讓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你的需求,用全新的如廁體驗,扭轉你下半身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