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緬甸政變讓10年改革開放挫敗,台商擔心緬甸經濟倒退30年

緬甸政變讓10年改革開放挫敗,台商擔心緬甸經濟倒退30年
緬甸局勢惡化,緬甸民眾反中情緒高昂,仰光萊達雅區 的中資工廠14日遭人縱火,台資工廠也受到波及,台灣 廠商在工廠外掛起國旗,避免遭誤認為中國廠商。 (緬甸台商提供)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台商認為,如果情勢持續惡化下去,外國廠商都會離開緬甸,而緬甸本身缺乏技術能力,沒有累積資本,未來的趨勢也不會再是勞力密集產業,外資企業也不會進來,緬甸恐倒退20、30年。

(中央社)緬甸政變後政經情勢持續惡化,外資企業恐現出走潮。台商憂心緬甸經濟情況大幅倒退,改革開放10年以來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經濟成長,「一旦情勢逆轉,就再也回不去了」。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民眾上街抗議遭到軍方大規模武力鎮壓,局勢混亂,金流物流幾乎全部停擺,在緬甸的外資企業營運動彈不得。

由於緬甸民眾質疑中國介入緬甸政局,反中情緒高漲,第一大城仰光(Yangon)的萊達雅區(Hlaing Tharyar)多間中資工廠14日遭人縱火,台資的製鞋廠「昌億」也被波及,由於眼看狀況沒有好轉跡象,不少台商已經先離開緬甸,公司未來走向再做打算,有人甚至已做好再也回不去緬甸的心理準備。

在緬甸發展近10年的林姓台商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分析,如果情勢持續惡化下去,外國廠商都會離開緬甸,緬甸本身缺乏技術能力,沒有累積資本,未來的趨勢也不會再是勞力密集產業,外資企業不會選擇進入緬甸,「緬甸經濟恐怕倒退不只20年、30年,未來恐怕只能出口天然資源」。

RTXAF4DI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3月14日,仰光民眾正望著萊達雅區的正燃燒冒煙的工廠,許多台資、中資工廠傳出遭示威者焚毀。

林姓台商分析,緬甸沒有輕工業、沒有重工業,改革開放10年以來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經濟成長,「一旦情勢逆轉,就再也回不去了」。

他認為,當外國企業都離開後,緬甸失業人口將大幅增加,這些人就算回到農村,也沒有工作可以做,屆時無業遊民將會大增,治安動盪,現在的仰光就已經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的趨勢。

他觀察,政變後第一個月大家都還在期待情況有轉機,但現在民眾和軍方的仇恨逐漸累積,雙方的對抗手段一直升級,情況要好轉看來很難。

不過另外一位在仰光工作多年的台灣人認為,在緬甸深耕超過30年的台商,面對政變局勢比較知道如何應對,再苦的日子這些人都經歷過,所以目前可能只是避避風頭,不代表這些人會放棄緬甸市場。

他指出,2016年羅興亞人(Rohingya)遭屠殺事件後,歐美制裁不再是針對所有緬甸出口的商品,而是直接制裁軍頭。希望這次政變,歐美國家也是採取針對性制裁手段,對緬甸經濟影響就會比較小。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