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屆奧斯卡入圍名單分析:黑人、女性、亞裔崛起,疫情下的奧斯卡力甩「老白男」形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年真的讓人渾身不自在,這也是一屆非同以往的獎季,而世界的劇變,也暗示著好萊塢也得跟著改變。距離奧斯卡頒獎典禮剩將近6週的時間,從第93屆奧斯卡入圍名單可以看出哪些端倪?
作風特立獨行的女主角法蘭西斯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獲得生涯第六度演員項目的提名 (她另外以《游牧人生》的製片身份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過去曾在1997年《冰血暴》、2018年《意外》獲得女主角獎,若今年獲獎便將追上「地表最強女演員」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的三座奧斯卡獎成就,這的確是本次獎季我從部分有投票資格的友人身上聽聞的風聲,確實有部分的影藝學會成員想為法蘭西斯麥朵曼塑造這個歷史時刻。

與趙婷同樣在今年備受注目的女導演,還有由演員轉往幕後、推出首部長片導演處女作的艾美爾拉德芬內爾(Emerald Fennell),她的另類女性復仇電影《花漾女子》充滿驚喜,成為影評與觀眾相當喜愛的一部電影,雖然以下這項指標在本屆沒有戲院廣大放映的現實下毫無意義,但《花漾女子》是所有最佳影片入圍電影中的票房冠軍,該片截至奧斯卡公布入圍時在北美累積了550萬美金票房,其次是《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470萬、《夢想之地》的230萬、《游牧人生》的120萬、《父親》的39萬,Netflix的《曼克》與《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以及Amazon的《靜寂的鼓手》皆有進行戲院上映,但一如往常,這兩家串流巨頭拒絕公布票房成績。
艾美爾拉德芬內爾一人以製片、導演、編劇身份獲得三項入圍,凸顯這位才女的傲人才氣,而她與趙婷雙雙入圍導演項目,成為奧斯卡史上首次單屆超過兩位女導演入圍的歷史紀錄,兩人成為奧斯卡93屆以來第6與第7位女性入圍導演,前五位分別是1977年《七美人》里娜韋特繆勒(Lina Wertmüller)、1994年《鋼琴師和她的情人》珍康萍(Jane Campion)、2004年《愛情不用翻譯》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2010年《危機倒數》凱薩琳畢格羅(Kathryn Bigelow)、2018年《淑女鳥》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
當中僅有凱薩琳畢格羅是至今唯一一位獲獎的女性導演,趙婷極有可能在今年成為第二位得主。另外《花漾女子》的女主角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也獲得她的生涯第二度提名,這位當代最頂尖的女演員,將是《游牧人生》法蘭西斯麥朵曼最強勁的對手。

雖說趙婷與艾美爾拉德芬內爾創造了里程碑似的紀錄,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他同樣帶來精彩作品卻未獲提名的女性導演包括《邁阿密的一夜》蕾吉娜金恩(Regina King)、《從不,很少,有時,總是》Eliza Hittman、《深夜的美味秘方》凱莉萊卡特(Kelly Reichardt)。
另外女性電影創作者在本屆奧斯卡仍有些斬獲,入圍最佳國際影片的《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Kaouther Ben Hania以及《Quo vadis, Aida?》Jasmila Zbanic;最佳紀錄長片的五部入圍片中,就有四部是女性導演執導:《談》Garrett Bradley、《The Mole Agent》Maite Alberdi、《希望之夏:身心障礙革命》Nicole Newnham、《我的章魚老師》Pippa Ehrlich。
反觀來看,在原創劇本與改編劇本兩個項目,僅有五位女性獲得提名,分別是《游牧人生》趙婷、《花漾女子》艾美爾拉德芬內爾,以及《芭樂特續集電影》八位共同編劇中的其中三位Jena Friedman、Erica Rivinoja、Nina Pedrad。本屆奧斯卡總計有70位女性獲得76項提名。
除了女性外,影藝學會成員們在被罵翻的金球獎醜聞之後,試圖在入圍名單中凸顯自家與金球獎有著更寬廣的包容性。這點確實反映在今年的演員入圍名單上,奧斯卡獎曾因2015與2016連續兩年全由白人演員包辦男女主配角所有項目,引爆#OscarSoWhite的抗議風潮,本屆奧斯卡可以說是史前無例的種族多元,《夢想之地》的韓裔男星史蒂芬元(Steven Yeun)成為首位入圍男主角項目的韓裔演員,《靜寂的鼓手》里茲阿邁德(Riz Ahmed)成為首位入圍男主角項目的穆斯林演員,其巴基斯坦的血統也是奧斯卡的演員項目首見,而這兩位加上查德威克鮑斯曼的入圍,讓男主角項目首度出現非白人演員佔多數的局面。
黑人演員還包括《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丹尼爾卡盧亞(Daniel Kaluuya)、凱斯史坦費爾德(Lakeith Stanfield)與《邁阿密的一夜》的小萊斯利奧多姆(Leslie Odom Jr.),三人皆入圍男配角。以《夢想之地》入圍女配角的韓國老牌女星尹汝貞 (Youn Yuh-jung) 成為首度入圍演員項目的韓國演員。Mia Neal與Jamika Wilson以《藍調天后》成為最佳妝髮的首度黑人女性入圍者。
此外還有《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的製片Shaka King、Charles D. King、Ryan Coogler,成為首度全由黑人製片組成的最佳影片入圍者。當然仍有美中不足之處,《藍調天后》、《誓血五人組》、《邁阿密的一夜》這三部皆由黑人主創團隊組成的獎季強片,皆入圍演員工會最佳整體演出獎,卻都未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