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藝術收藏家周杰倫:有時候天分是危險的,而勤奮、不斷地用功可以用來保護天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周杰倫近年多了一個藝術收藏家的身分,透過專訪獨家揭秘天王的收藏故事。
文:DOMINIQUE CHIANG
作為一位知名的歌手、詞曲創作者、演員、導演,周杰倫在大眾中的影響力是無窮的。但其實他還有一個不為大眾所熟知的身份──藝術收藏家。我們為你獨家揭秘天王的收藏故事。
日常的街頭就是最好的「畫廊」
其實,藝術圈早就已經熟知周杰倫的藏家身份。這位亞洲巨星近幾年是頂級藝術博覽會的常客,運氣夠好的話,你能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或者上海ART021、西岸兩大博覽會上看見他閃現的身影。如果你關注他的Instagram帳號,你會發現他的日常生活常常與藝術品相伴,從Jean-Michel Basquiat到Georg Baselitz,周杰倫的藏品名單星光熠熠,大師雲集。
幾乎所有人對於藝術作品的瞭解都有一個過程,周杰倫也不例外。從最初裝飾品和藝術品之間「傻傻分不清」,到現在可以說是一位資深藏家,周杰倫不僅在美術館、畫廊、藝博會裡瞭解藝術,甚至走上街頭汲取靈感。「有一年在紐約,有兩位著名的街頭藝術家朋友開車帶我去遊歷了一次「街頭藝術史」。他們載著我,一路講述街頭藝術的發源地在哪裡,當時那些塗鴉的含義,每一個街區的文化和風貌,還有發生的社會議題是怎樣影響到街頭藝術的,而街頭藝術又是怎樣進而影響到流行文化的。」周杰倫分享道。
對他來說,「生活的每一刻」都在給予他藝術的靈感,日常的街頭就是最好的「畫廊」。「我喜歡老街,充滿了懷舊的氣息,在我的歌曲裡經常會出現稻田、山丘、梯田、老屋、舊校這些漸漸被人遺忘的空間。」除了自由揮灑的街頭藝術、普普藝術,周杰倫也熱愛古董,因為在他的理解中,不同的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而好的藝術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那些有代表性的藝術風格背後的價值觀,哪怕相隔20年,我們仍然可以隔空對話,它是可以延續,可以繼承下來的,就像我一直喜歡的古董,我一直關心的藝術家們的作品,那種內涵經久不衰,隨著時間的發酵會更有力。」
如今的周杰倫不僅收藏藝術品,更是積極地投身到當代藝術行業當中,用創作者的身份接受藝術對他的滋養。他和當代藝術家徐冰合作,徐冰以「造字」而知名。周杰倫以徐冰作品《地書》為靈感,在他的音樂MV裡呈現「地書化」的歌詞,希望這些符號與意象能夠跨越文化的鴻溝,成為某種人人能夠欣賞的普世之物。從這個角度來說,音樂和藝術是相通的,但周杰倫寧願保持謙遜:「有媒體曾經評價我是一位藝術家,我覺得自己還不夠格,在我的概念裡,藝術家一定是一個集大成者,需要時間慢慢沉澱。」

任何事物都沒有唯一或標準的答案
- ELLE:你是從什麼時候以及通過什麼樣的契機開始接觸藝術品的?
周杰倫:最開始接觸到藝術是因為媽媽是美術老師,從小到大耳濡目染,但真正走進藝術的殿堂是在五年前。那時候我還分不清裝飾品和真正的藝術品之間的差別,但我總有一股很強的求知欲,總是拉著身邊朋友聊畫和雕塑。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很早就能遺傳到媽媽的藝術細胞該有多好哈哈!
- ELLE:你最喜歡的藝術家是誰?
周杰倫:Basquiat。在大家的印象裡,他像是一個流浪漢,總是穿著一件大了五號的外套。但他是一位超勤奮的藝術家,你能想像約七八十年代的街頭塗鴉是屬於這樣一位居無定所的天才級黑人藝術家的嗎?他的作品看上去非常即興,信手拈來的那些符號、文字,似乎在訴說著一個不完整、又很不合時宜的故事,很神秘,又令人嚮往,他像個音樂家。但成名之後的他感到的那種孤獨,在畫裡我一下子就能體會。
他的作品裡最標誌性的符號是「皇冠」,他甚至給他身邊的朋友,所有他尊敬的物件都扣上了「皇冠」,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皇冠。「皇冠」是Basquiat的簽名,「tobe king」。成為「king」就是追求完美和極致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非常掙扎的,需要不斷質疑自己,突破自己,推翻自己,才能獲得自由,直到最後才能得到一個「皇冠」的加冕。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我也能得到為自己加冕的「皇冠」。
- ELLE:目前為止,你已有多少件收藏了?都是當代藝術品嗎?
周杰倫:其實件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藏到我認為最「屌」的作品,而且要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我大部分的收藏都是當代藝術作品,還有一些是限量版的藝術衍生品。我理解的當代藝術,不是一定要知道畫面究竟在表達什麼,當代藝術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我不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很確定的、單一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沒有唯一或標準的答案。
- ELLE:可否分享一下這次拍攝入鏡的這兩件作品的故事?
周杰倫: 第一幅是Georg Baselitz的作品《餐桌上的飲酒者》(Trinker am Tisch ,1983),這幅畫大家有沒有發現是倒過來的?那為什麼他畫的是一位上下倒置的人呢?好像我的一首歌《反方向的鐘》,希望時鐘能夠穿梭畫面,朝著反方向移動。Georg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藝術家,他很有個性,最開始出現在他作品裡的都是一些看上去笨笨的農民和牧人,很有人文風情。後來,他開始畫傳說裡的英雄人物,然後把他們都翻轉180度,這樣很「屌」!

有時候天分是危險的
我覺得這是一種對傳統的公開挑戰,把畫面中的人物在你腦海裡的聯想全部都解放出來了,很灑脫也很隨心所欲,我喜歡這樣的狀態。我看過一個朋友發給我的Georg的採訪片段,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沒什麼天分,不知道該怎麼畫畫。但是他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創造力,當你做了大量的工作,創造力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創造也只能從這種很普通的、重複的工作中產生。
Tags: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