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理財工具大洗牌,誰是投資大眾的新寵物?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理財工具大洗牌,誰是投資大眾的新寵物?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月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民眾認為2021年仍然會在疫情的壟罩下渡過,但多已經不打算持續保留現金,轉而搶進股市,此外行動支付的普及率已經高達七成。

文:邵鈺珊

理財、投資、投機有何不同?你知道嗎?打造理財系統,必須包含收入方式、消費方式、經濟脈動這三大元素。

對此,關鍵議題研究中心(TNLResearch)在台灣,也偕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針對18至60歲的台灣上網民眾,於2021年2月4日至2月9日這進行調查,最新調查結果發現,雖然民眾認為2021年仍然會在疫情的壟罩下渡過,但民眾已經不打算繼續保留現金,股票成為投資大眾的首選標的。

在支出方面,行動支付使用率超過七成,且大部分消費者習慣綁定信用卡。看得出來,民眾的理財行為,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去年一整年,經濟受到疫情影響,9月、11月份的調查結果都顯示,投資大眾大多選擇「保留現金」;但2月份的調查結果揭露,包含ETF在內的「股票」,成為投資標的選擇的第一名,其次是保留現金,緊接著是基金。此外,黃金及貴金屬等保值性高的避險商品,自去年9月後,投資意願首見下滑。進一步觀察各年齡層的投資行為,雖然「股票」、「保留現金」攻佔各年齡層的投資喜好第一、二名,但從第三名開始產生分歧。

chart1
Photo Credit: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在各年齡層當中,18-29歲年輕族群更傾向投資「外幣」,而「保險」則較受40-49歲族群歡迎。由此可以看出投資民眾的進場意願回升,以及不同年齡階段的投資目的不同。

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頻率多了53.3%

本次調查結果中,理財產品排名也出現了異動,「活期存款」成為了投資大眾的第一名,而11月份的第一名「信用卡」,則在2月份排名第二。在付費工具方面,行動支付已經成為台灣社會普遍的付款方式,其中以30-39歲族群為使用大宗,有使用行動支付的消費者,佔該年齡層78.4%。大部分民眾習慣讓行動支付綁定信用卡。

chart2
Photo Credit: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18-29歲的群眾使用行動支付比例在各年齡層中比例最低,不達7成,且喜歡綁定金融卡,與其他年齡層的支付行為明顯不同。另一方面,不使用行動支付的主要原因還是習慣問題,其次是消費者仍有安全疑慮。總體而言,與疫情爆發前相比,使用行動支付的頻率多了53.3%。

chart3
Photo Credit: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疫情會陪著我們渡過2021嗎?

總體環境上,台灣民眾的感受變化不大。認為未來會越來越好的比例提升至31%,認為未來會越來越糟的比例下降至26.9%。雖然在感受上的信心度提升,但民眾預測恢復正常所需要的時間,延長到9.37個月。換句話說,即便疫苗已經問世,民眾預測2021年仍然會在疫情的影響下度過。

chart4
Photo Credit: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隨著FinTech的成熟與純網銀的問世,理財系統一條龍的服務也越來越完整。

在收入方面,經過去年經濟震盪,大家開始意識到斜槓收入的重要性,除了正職工作之外,透過投資或數位工作打造被動收入
來源,是個人理財系統的保險。

其次,在支出方面,聰明、便捷的購物及支付方式也尤其重要,如何不讓財富從指縫中一點一滴的漏掉,需要針對個人日常消費需求,比較各家金融業者提供的支付方案,選擇最適合的服務。如果能將系統化理財與同一金融業和提供的服務相結合,不但能一邊賺錢、一邊理財,還能減少手續費的支出,大家不妨嘗試看看。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的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