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武器裝備品「抵償貿易」?全世界的「常識」,在日本仍是「非常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亞的軍事威脅日漸升高的情勢下,日本的安全保障相關軍事裝備的所需費用也年年增加。今後更因人口減少,GDP成長無法有所期待,軍事費用的負擔將為沉重的壓力。面對如此狀況,前防衛大臣中谷元講述了可減輕採購裝備品所需負擔的妙案。
文:能勢伸之
採訪對象:中谷元
抵償貿易就是易貨貿易
- 2021年度的預算案中,防衛經費將逾5.34兆日圓,創下新高。在防衛預算的總金額當中,由海外進口的防衛配備成品以及武器、原料物資、器材的採購費用所占的比例大概如何?
中谷:防衛物品的進口金額所占的比率,年年有升高的趨勢。特別在FMS系統的預算金額方面有增加的傾向。(FMS:作為美國的安全保障政策中的一個環節,以有價的方式提供裝備品給同盟的各國等的對外軍售)預計明(2022)年度進口配備品總額為3兆7000億日圓。其中針對國内所需約為3兆1300億日圓,而針對國外約為5000億日圓。(兩者均為概算所需金額)
- 2020年因冠狀疫情,日本的產業也受到相當大的打擊。但鑑於即使是在此狀況下,北韓和中國的劍拔弩張情勢,就不得不增加來自海外的武器和裝備品的標購。對於解決如此矛盾困境的好計策,不知您有何想法?
中谷:那就是抵償貿易。這個方式已經成為世界多國的慣例,但只有日本等的一部份國家還未採用。抵償貿易也就是所謂的易貨貿易。裝備品的進口國對出口國提出附帶條件作為酬報。
例如,我買你的戰鬥機可以,那你要來買日本的水陸兩用裝甲車,或是可以讓最新配備品的零組件在日本國内授權製造生產。另外一種方式是,提供與防衛裝備沒有直接關係的服務。例如將和武器毫無任何關聯的工廠招商至進口國,或者買對方的武器的交換條件是要對方買自己國家的農產品的方式。到目前為止,日本完全沒有後者做法的事例。
- 那在海外有哪些事例呢?
中谷:例如巴西在向瑞典的紳寶集團(Saab AB)購買獅鷲戰鬥機時,要求承諾授權技術轉移讓巴西生產該款戰鬥機的案例,或是英國航太系統公司(BAE Systems Plc)在賣給沙烏地阿拉伯戰鬥機時,提供了對沙烏地阿拉伯的製糖厰、製藥廠、石油化工厰等建設的支援和投資等的事例。
- 以出口農產品作為購買武器的酬報,那就是說,以出口稻米作為進口戰鬥機的酬報也是可行的嗎?
中谷:是可行的。例如泰國曾以冷凍雞肉作為向美國購買F-16戰鬥機的交換條件。日本的話,把稻米、和牛、水果等的農產物品當作交換條件也都是可以考量的。
印度的抵償貿易率為50%?
- 為何您認為抵償貿易是必要的?
中谷:以往日本從美國進口裝備時,為了使日本防衛產業的技術提升、以及強化防衛物品的生產根基,展開了以授權生產或在國内進行最終的組裝作業,進而讓日本企業以共同開發的方式來參與。但近年由於機密性質較高的裝備品的保密規格變得較嚴格,所以可因應如此作法的案例正在銳減。
另外,裝備品的價格大多是隨對方「喊價」,日本也有可能會被迫以不合理的高價購買。如果引進了抵償貿易的做法,購買的金額越高的話,對方就必須購買相對高額的物品。如此一來,可能有助於抑止對方漫天開價。對於改善現今幾乎已淪為「賣方市場」(賣方在交易上處於有利的地位的市場)的日本軟弱立場也會有所助益。
- 易貨貿易的金額以及百分比的決定方式,有沒有什麼規則呢?
中谷:基本上印度已經將抵償貿易制度化了,3000萬美金以上的案件的抵償貿易率的下限為30%,據說現在的行情,抵償貿易率是50%。而在歐洲也有100%或是在那之上的案例。抵償貿易率的決定會因著國家而有所不同。
- 有個過去的事例,法國在1980年代向美國購買了3架AWACS(空中預警管制機),要價8億美元。但當時的抵償貿易率的設定是130%的金額,結果好像使得美國不得不向法國買入大量的噴射引擎的這種案例……。
中谷:是的,各國都有其本國所開發的優越武器和裝備品,其中大多是受到國家保護的防衛機密。以美國來說,也因為需要法國噴射引擎的特殊技術,所以並不是無益的購物。而法國雖然付了昂貴的費用購物,但對於其國内的防衛產業來說是非常有助益的事,所以我認為可說是一筆雙贏的交易。
- 如果日本要採取抵償貿易的話,對於要如何來進行,您有何具體的想法嗎?
中谷:抵償貿易需要各部會間的協商。因為進出口相關事宜是經濟產業省的管轄範圍,不能光由防衛省來決定。而防衛省和經濟產業省有必要確實地來制定法規。因為防衛裝備的海外轉移(裝備的出口)需要各個做逐一的判斷,所以要有政府的支持才可能實現。

日本製防衛裝備的出口需要政府的支持
- 也就是說菅義偉首相一交代下去就可以執行了嗎?
中谷:現在還無此動靜,但我覺得表明實行意願是必要的。採用抵償貿易的做法需要哪些程序?召開估評檢視會、周全齊備相關現實環境是很重要的。
- 感覺菅首相對於像行動電話收費的降低以及NHK收訊費用的降價等,這些看得到的實惠事物非常的熱衷。您有向菅首相及岸信夫防衛大臣提過嗎?
中谷:我在國會質詢時詢問過關於抵償貿易之必要的相關事項,也在2020年11月底的安全保障委員會上向政府質詢了抵償貿易的必要性。
- 2021年度的預算案中,有個「推展適切的海外轉移」的項目,大約編列了6億日圓。這是為了將我國開發的優越防衛裝備品積極地出口所列的,針對這點您有什麼想法嗎?
中谷:這不止是為了整備和發展我國防衛產業的根基,若與同盟關係的各國有通用裝備品的話,在聯合軍事演習時,也能期盼在聯手合作上更加順利。此外,優越的日本製裝備品如果能夠提升他國的安全保障能力,對日本的評價也會提升。
- 也就是說,抵償貿易在今後我國要推展裝備品的出口事物上,也會是個課題。要如何應對進口國的要求有必要事先商定。
中谷:因為那是交涉協商的事,所以不能預知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但如剛才說到的,像印度等已經定了制度,美國也有可能會要求抵償貿易,到時就不得不接受了。
而裝備品的出口,需要一件一件經過經濟產業省的負責部門許可,所以企業在裝備品是否能夠得到認可,是隨經濟產業省的擺弄,而製造廠商若覺得裝備品能否出口是有風險的話,就會沒有製造意願,再加上如果沒有什麼利益的話,就更不願意生產製造了,所以政府有必要給予某種程度的保障來支持和援助。
- 抵償貿易來得及在2021年度開始採用嗎?
中谷:雖然已經在推動了,但還很困難。在「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時代背景下,武器的出口實質上,長期處於不可能的狀態。現在雖然因著「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讓防衛裝備的海外轉移成為可能。但是,真的要出口裝備的時候,在野黨也有可能會在國會上以「當真要販賣軍火武器?」來作為爭論的焦點,所以在日本還有一些門檻較高的課題。
但是,有鑑於緊迫的東亞情勢,綜合導彈防禦能力以及太空領域上的防衛能力等的強化,都是今後在安全保障問題上刻不容緩的課題,而在我國財政持續緊絀的狀況下,我認為今後更應該將抵償貿易當成必須認真來探討的重要主題。
作者介紹:軍事記者。1958年生於日本京都市,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長期擔任國防問題相關採訪工作,1999年科索沃爆發武裝衝突之際,曾採訪貝爾格萊德(譯注:塞爾維亞首都)和北約總部。著有《飛彈防衛》(暫譯,新潮新書)、《東亞軍事情勢的未來》(暫譯,PHP新書)、《檢證 日本著彈》(暫譯,共著)等書。
採訪對象:眾議院議員、前防衛大臣。1957年10月14日出生於高知縣高知市。土佐高中畢業後,進入防衛大學就讀。1980年入伍陸上自衛隊。歷任突擊兵教官等職。1984年12月二等陸尉退伍後,立志當政治家。1990年2月於眾議院選戰中初次當選。爾後,達成連選連任,現為第十次任期。著有《不偏左也不偏右的政治 自由主義之旗幟》(暫譯)、《不為人知的防衛省真相》(暫譯)、《為何自民黨的支持率無法提升? 政變願望》(暫譯)(上述書籍均由幻冬舎出版)。
本文經《nippon.com 繁體字》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