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素時代來臨!》:人類打造的肉類生產機器——食品業是造成絕大多數動物痛苦的產業

《純素時代來臨!》:人類打造的肉類生產機器——食品業是造成絕大多數動物痛苦的產業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備受國際讚譽的蔬食營養先驅——布蘭達.戴維斯與薇珊托.梅麗娜,繼《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的經典權威之作後,再次將她們多年的研究結果與素食營養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架構,為大眾讀者量身打造完整又易於理解的蔬食營養觀念。

文:布蘭達.戴維斯(Brenda Davis)、薇珊托.梅麗娜(Vesanto Melina)

動物的困境,人類的力量

有些人將地球上的一切,都視為可攫取的資源。對他們來說,動物存在的目的,就只是為人類服務。這樣的邏輯,被用來捍衛在時尚、娛樂、實驗、研究與食物方面對動物的剝削。在過程中應該如何對待動物,時常會引起爭議;但是對動物的實際運用,通常不是社會上大多數人爭論的焦點。

關於如何適當對待動物,觀點會因文化而大相逕庭。在美國,小貓與小狗是倍受寵愛的寵物;而在中國,牠們可能會被剝皮,並且煮成晚餐。儘管這種想法會讓美國人感到噁心,但他們卻能毫不猶豫地大啖龍蝦。有些人會反駁,因為貓和狗比龍蝦聰明,所以應該得到更友善的對待;但是我們在對待比狗更聰明的豬時,可能比對待龍蝦的方式還要糟。

食品業是造成絕大多數動物痛苦的產業。在被人有目的殺死的所有動物裡,有95%以上都是被殺來食用。

人類打造的肉類生產機器

忘掉你童年時最愛的故事書裡所描繪的田園風光吧。現今農場動物的生活,跟那些童話截然不同。

在1900年,有41%的美國人住在農場裡;100年後,這個比例掉到了1.9%。隨著動物性產品的消耗量增加,這麼少的農民,怎麼可能提供足夠的肉類與乳品,來滿足這麼多的人呢?答案可以由一個詞概括:農企業(agribusiness)。在動物性產品方面,農企業的目標,就是要把動物轉變成生產單位,以最少的金錢,來生產最多的肉品、乳品或蛋。要達成這個目標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把動物從田野帶進工廠,並盡一切努力,盡可能縮短屠宰所需要的時間。

這項任務本身已經成為一門科學。歷史最悠久的其中一項技術,就是把動物飼養在狹小的空間裡,給牠們使用荷爾蒙,讓牠們更快速地增重,激發牠們的食欲,將牠們配種以求快速生長,餵牠們抗生素來控制疾病,以及採用廉價飼料。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業界所謂的「集中型動物飼養經營」(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簡稱CAFO),更常被稱為工廠化農場(factory farm)。

在北美,每年大約有110億陸生動物被屠宰作為食物。其中,有將近80%的牛,以及幾乎所有的肉雞、蛋雞、火雞與豬,都是飼養在工廠化農場中。這些動物被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承受著難以言喻的痛苦;然而一般消費者跟這些動物的生活距離遙遠,因此他們很容易忘記,在超市中陳列的肉品,是來自於動物身上的肉。

豬的一生

在自然環境中,豬是以6∼30隻為群體來生活的。牠們非常愛乾淨,也很講究,飲食、睡眠、理毛與排泄有個別的場所。豬很愛玩,也很有保護性,並且具有複雜的社會系統。牠們喜歡泡在水裡,而在泥漿中翻滾的行為,是牠們調節溫度所必須的,因為豬缺少汗腺,很容易產生熱緊迫 [1](heat stress)。泥漿還可以保護牠們不受蚊蟲叮咬與曬傷。研究顯示,豬比狗、甚至3歲小孩都還要聰明。牠們有驚人的長期記憶,可以學習玩簡單的遊戲,學習速度就跟靈長類動物一樣快。牠們甚至可以成為電玩高手,學會用特別為牠們設計的搖桿來玩遊戲。

豬的自然壽命是10∼15年,不過在美國的食用豬只能存活六個月左右。育種母豬會活到牠們的繁殖能力減弱,通常是3∼4年。在牠們活著的大多數時間裡,都是待在沒有足夠空間可以轉身的木條箱子中。儘管小豬通常是在15週左右斷奶,但在集約化飼養中,牠們只接受2∼4週的哺乳,就會從母親身邊被帶走去催肥,然後母豬就會再次受孕。

剛斷奶的小豬會在接下來的六週中進行「保育」(nurseries),通常就是將鐵絲籠疊放在一起。長得不夠快的小豬,通常會在三週大時被「安樂死」。雖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殺死這些小豬,但最常見的是頭部鈍傷。一般的執行方式,是抓住小豬的後腿,用力將牠們甩出,然後牠們的頭就會撞在水泥地板上而死。

健康的小豬要接受藥物治療,來預防因為吃固體食物所導致的腹瀉,因為牠們還太小,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大多數的豬都會遭受各種切割,包括雄性去勢、剪耳號、剪尾與剪針齒 [2],主要是為了減少與壓力有關的行為。這些造成劇痛的程序,都是在沒有施打止痛藥的情況下進行的。

用於肉類生產的豬,會被移到狹窄的圍欄中,直到體重達到110∼140公斤的可屠宰體重。豬隻被迫擠在一起,或者單獨關在隔欄,或者群聚在一起,擠到沒有空間可以拱土、探索、築巢,或者進行其他自然的社交行為。地板通常是金屬網格結構,好讓尿液、糞便和嘔吐物直接落入下方的大坑之中。這些設施內的空氣瀰漫著灰塵、皮屑、氨氣與其他有害氣體。毫不意外地,呼吸道疾病成為豬隻的流行病。養豬場是培育傳染病的沃土。為了確保動物能夠存活到宰殺之時,通常會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荷爾蒙及其他藥物。

這些動物唯一能看到天光的時候,就是從籠子裡被移到載往屠宰場的卡車這段過程中。據估計,每年美國有100萬頭豬在運往屠宰場的途中被壓死、凍死,或者因為脫水或生病而死。如果動物受到驚嚇,抗拒被裝載、卸載或在屠宰場的滑道上前進,就會受到高壓電棒的攻擊。有時候,還會被惱怒的管理者用鐵條毆打,或者拳打腳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