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素時代來臨!》:人類打造的肉類生產機器——食品業是造成絕大多數動物痛苦的產業

《純素時代來臨!》:人類打造的肉類生產機器——食品業是造成絕大多數動物痛苦的產業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備受國際讚譽的蔬食營養先驅——布蘭達.戴維斯與薇珊托.梅麗娜,繼《全植物飲食.營養全書》的經典權威之作後,再次將她們多年的研究結果與素食營養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架構,為大眾讀者量身打造完整又易於理解的蔬食營養觀念。

屠宰豬的第一步,就是用電擊或者二氧化碳來迷昏豬,讓牠失去知覺。接著,會用鍊條或繩子綁在豬的後腳上,將牠倒吊起來。不幸的是,電擊並不一定都有效,因此常有關於動物慘叫與瘋狂踢踹的報導。接下來上場的是「屠夫」,也就是將豬割喉的人。如果屠夫沒有成功宰殺豬隻,豬還是會繼續沿著生產線抵達燙毛槽,在那裡,豬隻會被活生生燙煮去毛。所有的步驟都是快速完成的,生產線的速度,每小時可以處理超過1,000頭豬。

每次消費者在超市購買500公克培根或幾片火腿時,都在為這些做法提供徹徹底底的認可,以及實質的經濟獎勵。在美國,光是在2010年,估計就有1億1千萬頭豬被宰殺作為食物。而放眼全球,每年則有13億頭豬最終成為盤中飧。

小紅母雞 [3]

雞是群居的動物,通常會成群一起生活。每個雞群都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啄序」,在這個順序中,優勢個體在食物與築巢區都享有優先權。每個個體都知道自己在雞群中的地位,也能記住多達90隻其他雞的長相與位階。

雞比大多數人認為的要聰明得多。小雞會透過觀察來學習。牠們會算數,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時間感與物體恆存概念——這是人類嬰兒直到6∼7個月大時才會具備的技能。雞還可以預知事件的發生與預測結果。一個研究小組用彩色按鈕為雞建立了獎勵系統。如果雞等個2、3秒鐘再來啄按鈕,就會得到少量食物;但如果牠們可以等待22秒鐘,就會獲得大量的食物。在學會了規則後,有90%以上的時間,雞都會為累積獎品而等待。

在北美,每年宰殺來食用的雞、火雞、鴨、鵝、雉雞、鵪鶉與其他禽類,加起來超過90億隻,其中雞佔了絕大多數。而且,北美有95%以上為食用而飼養的雞,從出生到死亡都處於完全被監禁的狀態。牠們或者是作為肉品(肉雞),或者是為了孵蛋(蛋雞)。(有關「自由放養」的條件,請參閱P.13中「『零殘忍』的問題」。)

肉雞

肉雞通常都飼養在開放式地板的巨大金屬棚雞舍中,每個棚裡經常容納了兩萬隻以上,而每座養雞場則有15萬∼30萬隻雞。每隻雞平均擁有的空間都少於0.1平方公尺。這種過度擁擠的情況,會造成極大的壓力,也會增加受傷與生病的風險。

由於雞胸肉很受歡迎,因此會選育出具有更大胸肌的肉雞,而且這些肉雞在宰殺時的體重,幾乎是牠1950年代祖先的兩倍。這種選育性繁殖的結果,造成雞隻的肌肉生長超越了骨骼發育,導致畸形、骨折、肌肉撕裂傷與內臟組織破裂。許多雞實際上會因為自身的體重而跛腳。有些雞因為畸形的關係,無法順利進食或飲水而餓死,有些則會因為心臟病或器官衰竭而亡。

肉雞在僅僅6∼7週大的時候,就達到了可上市體重。抓捕人會一手抓住3、4隻雞的腳,每小時將1,000∼1,500隻雞裝進木條箱裡,運往屠宰場。這個過程充滿高度的壓力,通常會對雞造成嚴重的傷害,有時甚至會致命。在屠宰場裡,雞隻會被傾倒在輸送帶上,然後被倒吊在可移動的架子上。在屠宰雞以前,並沒有規定要先擊昏,因為雞沒有受到《人道屠宰法》(Humane Slaughter Act)的約束。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將牠們浸在電水浴中使其癱瘓,但不見得會失去知覺。如果牠們沒有失去知覺的話,就會被割喉,好讓牠們在被投入燙毛滾水之前死亡。某些不幸的雞在這個過程中仍然沒有死亡,因此會活活溺死在滾燙的熱水中。

蛋雞

蛋雞被緊緊塞在鐵絲格子籠中,所得到的空間還不及肉雞的一半。每隻雞大約只有430平方公分的空間,比A4紙張大小的一半略大一些。從正常的觀點來看,一隻母雞需要大約465平方公分的空間才能站直,1,148平方公分的空間才能用喙整理羽毛,1,877平方公分的空間才能開展翅膀。這種過度擁擠的狀況,讓這些母雞無法進行像是築巢、棲息、覓食、洗沙浴、用喙理毛或探索等自然活動。為了處理因為這類情況所造成的異常行為,會用炙熱的刀片將1/3∼1/2的鳥喙切掉,來防止雞隻互啄致死。這種切除是在沒有麻醉之下進行的,會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引起急性甚至長期的慢性疼痛。

許多蛋廠還會對他們的家禽進行強制換羽,來誘發下一個產卵週期。在這段時間裡,母雞被完全禁食或限制飲食10∼14天,期間所減輕的重量,可高達原體重的35%。

從餵食、飲水到收集雞蛋的整個系統,通常都是全自動的。籠子的地板向前傾斜,讓雞蛋能滾動到輸送帶上,然後就可以直接傳送到清潔站。蛋雞的產卵期有1∼2年,之後的產蛋量就會降到低於經濟效益標準以下。這些「產能耗盡」的母雞,是經由基因篩選來提高產蛋效率的,因此牠們身上的肉並不太多。因為生蛋需要大量的鈣,所以牠們的骨頭非常脆弱,在處理過程中很容易骨折。這兩個因素,使得這些母雞對肉品加工商來說幾乎沒有價值。傳統上,產能耗盡的母雞會被用來煮湯,也用於學校的營養午餐,不過由於肉雞的供應量很大,對這些體型較小的雞隻需求量很少,因此會用毒氣殺死牠們後焚化,或者將屍體磨碎然後餵食給其他動物,其中也包括了其他的雞。

當然,為了保持蛋業的持續發展,必須要不斷產生新的蛋雞。小雞在1天大的時候,就會經由性別來決定牠的命運。在美國,每年總共有2億6千萬隻出生的小公雞不具有經濟價值,因為牠們既不能產卵,也無法生產足夠的肉,因此牠們會立刻以幾種惡劣的方式被處理掉:活活被絞碎、用毒氣殺死、悶死、電死、甚至被丟進碎木機裡面絞死。

肉牛、乳牛與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