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抗拒」迷失的中華職棒球星:周思齊

那些年「抗拒」迷失的中華職棒球星:周思齊
Photo Credit:Gene Wang@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人可能不太知道,周思齊現在能留在職棒場上打球,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 走過了人生的最低谷,經歷球隊轉賣還有假球案的衝擊,這一路走來到底有多不容易?

文: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大家都知道,中信兄弟的周思齊,2020年不僅僅是回春而已,打擊表現已經可以說是來到「生涯年」等級,轟出的全壘打支數已經比他拿下年度MVP的2012年還要來得多,完全看不出是一個即將要滿39歲的老將。

但許多人可能不太知道,周思齊現在能留在職棒場上打球,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走過了人生的最低谷,經歷球隊轉賣還有假球案的衝擊,披上黃衫軍戰袍找到屬於自己的位子,這一路走來到底有多不容易,就讓今天的文章來告訴你。

出生自花蓮的周思齊,小時候最先喜歡上的運動其實是足球,因為球隊解散了,才改加入光復國小少棒隊,在他的棒球世界中,最欣賞的,就是「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

尤其是王貞治的書裡曾強調過,自己最自豪的,就是絕對沒有人可以超過他的揮棒次數,現在跟未來都沒有,這也讓周思齊明白,要成為一名偉大的球員,背後一定得付出別人難以想像的努力。

曾是打雜的C隊球員

雖然喜歡上了棒球,但直到國中畢業前周思齊都沒有任何國手資歷,甚至也沒有高中球隊主動吸收,教練也曾經勸他放棄打棒球,繼續下去可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學業成績不錯的周思齊,原本也考慮升高中專心讀書,想不到因為好友曹錦輝受到高苑工商邀請,希望小曹能加入球隊,但他卻說「如果周思齊不去,我就不去」,也因為好友的鼓勵,周思齊選擇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高苑工商是當時青棒的強權,內部又分為A、B、C三個隊伍,而周思齊當然是被分在C隊,不只是實力與其他人相差一大截而已,甚至連練球時間都要靠自己爭取,還得出公差、清理球場,替學長們洗球衣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打雜的。

看著曹錦輝高一就進入A隊,還能代表台灣出國比賽,周思齊的心情當然很複雜,但這也同時給了他動力,拼命地努力練習,直到高三終於升上A隊,並於1999年首度當選世青賽中華隊國手,雖然在熱身賽滑壘受傷,正式比賽也僅有代打上場的紀錄,但也因此讓他體悟到「身體健康」才是球員最重要的課題。

考上輔仁大學體育系的周思齊,慢慢地在成棒階段闖出名堂,大一就加入了中華隊的培訓隊,大二又獲選為亞錦賽國手,又因為出色的外型,周思齊成了輔仁的外野看板球星,而他也決定在畢業後投入第一屆代訓選秀會。

當時的代訓選秀會是兩聯盟合併後第一次,集結了眾多菁英,包括林智勝、林恩宇、林岳平等人都是那年的選秀首輪,而周思齊直到第三輪才被誠泰太陽給選走,當時他與黃泰龍(黃仕豪)一同入隊,長相被說很像是「棒球界的陳信安」,而周思齊還真的曾在當兵的時候與信安成了同袍,連班長都說,一定要比對身高才能看得出來。

然而,就在代訓結束前夕,周思齊卻因肩膀受傷必須動刀,誠泰董事長林致光仍舊選擇和他簽約,僅管進職棒前兩年都沒有什麼表現的空間,但卻在2007年利用有限的上場空間,繳出亮眼的成績,整季92場的出賽維持0.308的打擊率附帶7轟,也成了毒牙打線闖進季後賽的重要功臣之一。

在那個年代,重訓鍛鍊在台灣還不是顯學,原本進職棒時身材瘦弱的周思齊,卻在誠泰時期的隊友鄭景益、丘昌榮的鼓勵下一同重訓,慢慢的自己也產生興趣,也可以說是他開始重訓的契機。

「黑米事件」的衝擊

好不容易拼到了主力球員,誠泰卻在2007年底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地獄操盤手」米迪亞暴龍的加入,整支球隊教練、管理到翻譯,都有組頭的人混入其中,看著隊友一個接著一個向下沉淪,周思齊幾乎沒有一天可以安穩打球。

他多次分享過自己在那年遭遇到的「荒謬」經歷,威脅利誘甚至色誘都有,曾經看到桌上「一邊擺著錢」,「另一邊則擺著槍」,錢是厚到他從來沒看過的程度,那槍的用意也很明顯了,如果不配合,恐怕會被處理掉。

還有之前去外地比賽住飯店,球隊的管理人員來敲門,他跟室友用房間的貓眼看出去,發現外面站一排小姐,嚇得他們躺回去裝睡,這種方法或許對某些球員行得通,但對於周思齊而言,是無用的。

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周思齊已經分不清楚自己周圍的人到底是隊友還是敵人,面對組頭的糾纏,周思齊不曾動搖過,但表面上也不能惹毛他們,必須笑笑地面對,拖過一天是一天,等待著撥雲見日的那天到來。

只不過,在「黑米事件」爆發後,明明什麼都沒做的周思齊,是以證人的身份去地檢署應訊,但從外界的角度看起來,就像被貼上了標籤一樣,甚至連周遭的親朋好友都對他產生疑心,而在球迷的眼中,他到底是不是清白的,也無人知曉。

周思齊在他的書中說過,因為經歷過在米迪亞發生的事情,讓他一度對人充滿了不信任感,不僅對陌生人會充滿著懷疑,就連對認識的人也會抱著警戒心,後來壓力大到甚至開始掉頭髮,身體跟心理狀況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但難能可貴的是,身處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他還有辦法在2008年繳出0.330/0.394/0.467的打擊三圍,入選了年度外野最佳十人,與隊友郭銘仁成了當年唯二參加頒獎典禮的暴龍球員。而他印象很深刻的是,走紅毯的時候,前一個球員彭政閔受到熱烈的歡呼,而換他走的時候,現場卻是鴉雀無聲。

如果用「孤立無援」這四個字來形容周思齊當時的境遇,應該是再適合不過的了,站上頒獎典禮台,周思齊知道沒有人會幫自己說話,媒體不會、球員跟教練不會、心碎的球迷們更不會,所以他只能靠自己講出心聲,而這段得獎感言,我現在重新聽一遍,還是全身起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