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的東亞史(2)巴蜀、滇與夜郎篇》:東南亞西部邊緣的滇國,與古代日本系出同源?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書是劉仲敬「逆轉的東亞史」系列作品之一,從巴蜀、滇、夜郎民族的起源談起,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跳脫傳統的中國框架,建構專屬巴蜀、滇、夜郎民族的歷史。
文:劉仲敬
四、東南亞的中流砥柱
滇:與古代日本系出同源?
我們今天講滇國的歷史。滇、蜀、緬三個政治實體在種族和文化上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這跟史前時代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文明結構有關。所以,在介紹這三個密切相關的邦國的歷史之前,我要先在讀者的大腦中繪製一張文明地圖。這張文明地圖的時間大概是在距今三千五百年到距今四千年以前。在這個時間,西亞的文明已經連成一整片,地中海沿岸也已經至少是零星地出現了文明,由比較密集的南部沿岸到比較稀疏的波羅的海沿岸,波斯灣和太平洋沿岸也已經出現了文明,但是整個東亞大陸還處在一片黑暗的狀態。
這時的人種結構大致上可以劃分為四個區,用他們的四種不同的建築結構來簡單粗暴地劃分就是:
第一區是最大的,也是時間最早的一個區,就是今天東南亞各民族的祖先。他們住的是考古學術語稱之為「干欄」 的竹質木樓,分布範圍從馬達加斯加一直到太平洋各島。西南方向,從馬達加斯加和錫蘭島開始,向東北延伸到下緬甸,然後延伸到嘉陵江和長江一線,直到峽區,接著沿著洞庭湖向東延伸,一直延伸到錢塘江,最後再向東,把日本、台灣和太平洋各島全部籠罩在內。這個區域就是上古的東南亞地區,它的特點就是,它的居民是以住竹質木樓為主要住所。
第二個區域是上古的內亞區域,從上緬甸延伸到今天的滇、蜀,然後在咸陽和寶雞之間,向北延伸到鄂爾多斯,再跨過黃河,把今天三晉的大部分地區都包括在內,然後沿著太行山向北走,在蔚縣一帶進入蒙古高原,然後大致上沿著大興安嶺向北,這一線以西、以北,就是最古老的內亞。在馬車產生以後,這裡變成了文明的樞紐,滇、蜀、緬甸最古老的統治者的種族都來自於這個區域。
第三個區域是上古時期的東北亞,也就是環渤海圈的區域,包括今天泰山以東的山東省、膠東半島、遼東半島、整個滿洲,以及拒馬河以北的燕山山麓一帶。在興隆窪文化、夏家店文化的時代,燕山山地的文化大致上是興隆窪文化的一個旁支。這個文化囊括了膠東半島、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但是在上古時代並沒有到達日本。
最後,在中間剩下來的一部分,從咸陽到淄博、從拒馬河到荊山這一塊地方,就是最古老的殷周兩國建國的地方,這是最古老的東亞,是上古意義的東亞或者中國。
我們要注意,我剛才雖然把上古時代——距今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以前的遠東劃分為上述四個區,但是上述四個區並不是完全對等的。用更加簡化的方式,可以把它劃分為內亞區和東南亞區。如果按照這種二分法的話,那麼我剛才說的東南亞區仍然是東南亞區,我剛才說的內亞區、東北亞區和東亞中國區全都屬於內亞區。那麼這三個內亞區有什麼不同呢?我剛才說的那個狹義的內亞區是始終保存了和西亞的交通孔道的,它跟伊朗地區的文明、印度河地區的文明一直是不分家的;但是東北亞地區的交通就更加不便利了,需要多經過一道轉手;而中國地區基本上就是純粹的被殖民區了。
從建築的結構來看,東南亞區普遍地使用竹木質的樓房,內亞區普遍是石頭房子和石頭墳墓。這個你一看就非常熟悉,因為敘利亞、兩河流域和埃及普遍都是這種搞法。他們在進入了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區之後,即使當地缺乏石塊,他們仍像是氐蜀系的民族進入成都平原以後那樣,還是會千辛萬苦地從高地取石頭來。在他們的社會生態裡,石匠和建築師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第二個區域,東北亞區,比較重要的房子和防禦工事多半是用石頭建的,但是不太重要的地方就用硬土、捶實的土所做成的土牆來替代。從這種建築結構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內亞區的一個退化。第三個區就是東亞和中國區,那就是很明顯的,跟剛果河地區的非洲部落一樣,是典型的被殖民者,通常也就是住在地洞裡面,地洞上面用木頭杆子搭起一個茅草棚。
駕著戰車的殷商先民征服的也就是這批最早的中國土著,也就是半坡村和二里頭的居民,所以殷商對待他們非常殘酷。古代傳下來的后母戊方鼎或者其他什麼鼎,其實就是殷人做飯用的鍋,而這些鍋裡面,考古學家經常還會發現煮熟的人頭。由此可見,殷人作為駕駛戰車、接受了部分西亞文化的殖民者,對中國當地的土著就是把他們當作野獸一樣對待的,吃他們的肉就跟別的獵人吃捕獲的野獸的肉是一樣的。
廣大的東南亞區包括了今天的日本和台灣在內,但是進入中古以後,日本就必須重新劃入東北亞區了。日本最早的繩紋文化跟東南亞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之類的百越文化在風格上是非常相似的,至少從陶器看來是非常相似的。古墳時代以後,很明顯地,他們出現了內亞式的巨大墳墓和石質建築,同時相應地在日本的神話傳說中也出現了《古事記》 ,以天皇為代表的天孫民族從高天原降落到大國主神居住的土地上,征服了大國主神,使大國主神苦苦哀求,要求饒命。
這個神話表現的曲折歷史,很明顯就是東北亞人從滿洲和朝鮮半島入侵了日本西部。繩紋文化的考古記錄從日本西部向東部和北部不斷退縮。最後等到傳說時代結束,崇神天皇以後,日本的世系開始固定以後,後來的日本就像諾曼征服以後的英格蘭一樣,不再有新的征服者進入,封建文化處在長期穩定的狀態,結果日本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東北亞和東南亞混合的結構;而吳越和東南亞的大部分文明體系和邦國並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混合。
Tags:
這樣用手機才安全!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出門可能會忘了帶錢包、忘了帶鑰匙,但絕對不會忘記帶的肯定就是「智慧型手機」,畢竟生活中的資訊取得、溝通聯繫甚至是金融交易…等必要功能都靠手機完全包辦,甚至我們重要的個人隱私也都保存其中-小至通訊錄、行事曆、電子郵件到大量的照片、影片,甚至是各類應用服務的帳號密碼,也正因如此,手機成為近幾年資安威脅的主要目標。
雖說智慧型手機的資安風險愈來愈高,但絕大多數使用者似乎都沒有意識到手機資安防護的重要性,不過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牽涉手機平台的資安案例出現在新聞上,也讓大家慢慢開始重視到「行動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建立起正確的資安防護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若是忽視了主動防護的意識,下一個新聞上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你!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也要為大家帶來五個你一定要知道的行動資安防護秘技,有看有保庇哦!
秘技之一:來路不明的 Wi-Fi 、網站不要連
大部分的手機都會搭配 4G 或 5G 行動網路,但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用吃到飽的資費,因此若是在家中或公司之外的公共場合,多半會尋找可免費使用的 Wi-Fi 網路,不過這些 Wi-Fi 若是由公共設施如機場、政府機關、學校或是店家所提供,相對較無資安疑慮,但若是未知來源且沒有加密鎖定的 Wi-Fi 訊號,就需要格外留意,可能會有傳輸資料遭受側錄,或是被路由器導引至帶有惡意程式或騙取個資的網頁。

除了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手機若有針對這些資安隱患有所防護,對於使用者來說也有額外的保障,像是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就加入了 Knox Vault 主動防護機制,且不僅止於系統面的安全性,更將關鍵的硬體元件也列入防護的一環,在手機開機後便能完整監控系統核心,確保沒有受到外來惡意程式的竄改,帶來即時保護且從不間斷!

秘技之二:密碼設定有一套,生物辨識更可靠
對於手機使用者來說,資安防護的第一線就是「密碼鎖定」,除了各類型的應用程式服務,手機的螢幕鎖定也是必要一環,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切莫不要因為方便記憶,就使用組合簡單、容易被破解的密碼組合,像是單純用生日、英文名字…等較容易被猜中的組合,也要避免所有的網路服務都使用同一組密碼。
當然,以手機鎖定來說,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生物辨識」,像是 iPhone 的臉部辨識 Touch ID,或是一般手機常見的指紋辨識等,更能兼顧使用便利與安全性。

針對重要的密碼與生物辨識資料,三星的 Knox Vault 也考量到儲存與傳輸過程的安全,手機中除了有安全處理器為相關資料的傳輸加密,內部的安全記憶體更讓密碼與生物辨識特徵資訊妥善保存,不會隨意外洩或被破解。

秘技之三:真正隱私的資料避免長期存於手機
過去經常看到有使用者因為維修電腦、手機時發生隱私資料遭到外流的情況,尤其是一些私密的照片、影片,都有可能在手機送修甚至遺失時,遭到有心人士破解盜取資料,而這些狀況一般來說很難避免,也因此會建議大家,如果是真的不能曝光的內容,建議不要選擇長時間保存於手機之中,而是選擇不易外流的儲存方式,例如:隨身碟、外接硬碟。

當然,如果手機中真的有重要的隱私資料需要保存,三星 Galaxy 手機內建的「安全資料夾」會是相當可靠的選擇,除了同樣採用三星 Knox Vault 技術防護,更是手機原有系統中的一個獨立區塊,也能夠透過應用市集安裝程式,而且能與手機原本的程式相互區隔,使用上更為彈性。

秘技之四:非官方來源應用不亂裝,權限允許要看清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功能強大,主要在於和電腦一樣能夠透過各類型應用程式的安裝來擴充更多功能,雖然應用程式造就了手機的便利性,但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忽視應用程式的取得來源,而不小心「引狼入室」。
對於蘋果用戶來說,除非進行系統越獄才能使用非 App Store 來源的應用程式,因此相對接觸到有問題 App 的機率較低,但 Andriod 平台是可以透過 APK 方式來安裝應用,且除了 Google Play 之外,也有不少第三方的應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從應用官網下載的使用形式,因此對於可能暗藏惡意程式的 App 較難防範。

當然,即使是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也需要格外注意這些程式對於系統權限存取的要求是否合理,當應用程式會索取本身功能以外的系統權限時,就需要特別留意,像是明明是相機應用,卻索要聯絡人、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權限,就明顯有問題 ,因此也提醒大家,在安裝 App 的同時,對於這些權限存取不可不慎。

除了注意應用程式的來源與安裝權限需求,對於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來說,也能好好活用「隱私權設定表」這樣的主控頁面全盤掌握所有應用程式的動態,快速找出哪一款 App 有異常行為,同時對於實體的定位與網路上的行為痕跡也能選擇關閉,讓你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上的隱私都能受到保護。
秘技之五:可疑連結不亂點,就算是親友傳來也要先確認
一直以來,資安威脅的主要來源就是「釣魚連結」,且從過去常見的電子郵件、網站慢慢轉移至各類型的社交平台、即時通訊工具與手機簡訊,可說是最「與時俱進」的一種資安攻擊手法,若是一不注意點擊了這些連結,手機系統就可能遭到入侵,為駭客開了一道「後門」,隱私資料可能全都曝光。

當然,若是三星 Galaxy 手機的用戶,面對愈來愈泛濫的釣魚連結威脅,也能透過 Knox Vault 的即時防護功能為自己多增加一道保險,確保手機使用期間的安全,無需定期為手機重開機來避免作業系統受到入侵而被植入惡意程式,甚至手機關機時,硬體層面也有防止實體破壞、資料偵測的機制,讓手機內的隱私資料獲得完整保護。

結語
智慧型手機為人們帶來便利性,但卻也同時帶來資安方面的風險,在仰賴手機功能應用的同時,更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建立正確的資安防護意識,與其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駭客鎖定的目標,不如提前建立好完整的防範機制。
但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太多資安技術知識的使用者來說,主動做好資安防護絕非易事,相對的,選擇妥善考量資安防護技術的產品,或許會是更好的方式,而三星早在多年前就導入 Knox Vault 技術至行動平台,更逐步完善防護機制,相對的更能讓使用者在不需要額外進行功能設定的情況下,就享有完整防護機制,更能妥善守護用戶的隱私安全,也成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值得信賴的選擇。


本文章內容由「蘋果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