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關閉8年,現在行經船隻佔世界貿易額12%:蘇伊士運河堵塞對石油及天然氣的衝擊多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的數據,2020年有近1萬9000艘船,平均每天51.5艘船通過運河,淨噸位為11.7億噸,佔世界貿易的12%左右。
編譯:吳宗宜
蘇伊士運河「大排長榮」
一艘長4個足球場,巨大的貨櫃船長賜輪(Ever Given)擱淺並橫亙於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堵住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貿易路線之一。
目前上百艘船被困住在運河上排隊,等待這艘被強風侵襲而改變航向擱淺的船能夠被救出。為了因應,目前埃及已經重新開放運河的舊航道,以紓解運河上阻塞的交通情況,直到找出救出這條擱淺的船的方法為止。
長賜輪是在巴拿馬註冊,由長榮海運向日本正榮汽船以論時傭船(Time Charter)租用營運。本次從中國出發,準備北經運河、途經地中海開往荷蘭鹿特丹。
長賜輪船長400公尺、寬59公尺,重約20萬噸,建造於2018年。在當地時間3月23日上午7:40駛過運河時擱淺,並擋住了其他船隻的路徑,雙向的船隻皆無法通行。
長榮海運說,這艘船被突如其來的強風侵襲,導致船身偏離航道並意外撞到底部擱淺。目前8艘拖船正在努力將船拖回航道中,河道旁的挖土機也正試圖稍微拓寬航道讓貨櫃船得以轉向。
管理長賜輪的伯恩哈德舒爾特船運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 BSM)24日證實,船上25位船員均安,且貨物也沒有被損毀。《路透社》則援引當地消息來源指出,有數十艘船被堵塞在運河以北,數艘在運河以南。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海事歷史學家梅卡黎安諾(Sal Mercogliano)博士告訴《BBC》,「此類事件很少見,但可能對全球貿易產生巨大影響。這是有史以來在蘇伊士運河上擱淺的最大船隻,這艘被困在航道上的船將可能失去動力和操縱能力,如果他們持續無法移動這艘船,或許該船將不得不開始拋棄貨物。」
BSM否認了該船已部分脫離擱淺的報導,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當務之急是安全地重新讓整條船重回海面,並恢復蘇伊士運河的海上交通。」
2017年,一艘日本貨櫃船發生機械故障後堵住了運河,埃及當局使用了拖船救援,數小時該船便得以重回航道,但這次可能不會這麼順利。
在24日的救援行動失敗後,埃及方面可能在近期再使用4到5部拖船嘗試救援,並持續使用挖土機拓寬船擱淺的航道,以使其能夠轉向;如果船還是卡著,下一步則可能是讓該船排出壓艙水並卸下燃料。
《彭博社》的報導指出,讓阻塞蘇伊士運河的長榮貨櫃箱船重回海裡的最佳機會,可能要等到28日或29日漲潮之時。
曾負責救援2012年在義大利海岸擱淺的遊輪哥斯達黎加協和號,參與過至少100次船舶、飛機、石油鑽孔機救援行動的海上救援專家斯隆(Nick Sloane)透過電話表示,長賜輪巨大的體型,讓目前使用拖船和挖土機救援行動的成效看來微乎其微,「這次救援絕不是一蹴可幾的事,28日和29日的春季潮汐會使水位增加18英吋(約46公分)的深度,將使船更有機會脫困。」
勞埃德海上情報(Lloyd’s List Maritime Intelligence)總編輯米德(Richard Meade)也贊同29日拖船會比較容易,他說:「那時航道的水量將大幅增加,但如果這努力也失敗了,則航運阻塞將變得更加嚴重。」
斯隆也表示,「如果失敗,下一次的機會將是12到14天之後的潮汐。」
2015年,埃及政府對運河進行了80億美元的大規模擴建工程,加深並加寬了部分主要航道,並為船隻提供了一條與運河平行的35公里航道,但長賜輪本次擱淺的航道不在2015年的拓寬計畫之中。

「大排長榮」的後果
蘇伊士運河連結了地中海與紅海,是世界貿易的主幹道,該運河總長193公里,並包含3個天然湖泊,是亞洲、中東和歐洲之間的運輸要道。運河的替代路線是繞過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Hope),這需要多出一週以上的航行時間。
根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uez Canal Authority)的數據,2020年有近1萬9000艘船,平均每天51.5艘船通過運河,淨噸位為11.7億噸,佔世界貿易的12%左右。
由於蘇伊士運河是全球原油運輸(中東運往歐洲)命脈,根據《路透社》報導,基於市場擔心運河阻塞可能會延遲石油運輸,導致國際原油市場價格在24日上漲了4%。據航運情報公司克普勒(Kpler)表示,確實有超過20艘載有原油和精煉油品的油輪,受到此次堵塞事件影響。
此次事件對世界石油及天然氣供給的衝擊,取決於長賜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回到航道上。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船舶經紀公司(BRS Baxi)的常務董事夏爾馬(Ashok Sharma)指出,「如果此堵塞延至數週之久,它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所有運輸的船舶,但我認為埃及政府會有相應的措施去處理這樣的狀況,以求在幾天內解決這個情況,而非拖延數週。」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運河還會堵塞多久,因為長時間的延誤將導致石油和其他貨品的供給出現問題。對此,部分人士認為運河很快就會得到疏通,此次事件的影響有限。
即使如此,這一事件仍凸顯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像長賜輪這樣的新一代超大型貨櫃船在駛過狹窄的運河時會面臨相當的困難,儘管在近十年中,蘇伊士運河已進行過拓寬,但對大型船隻來說仍然有相當行駛上的困難,這就是為什麼事故還是會發生。
埃及的命脈
“長賜輪擱淺蘇伊士運河”的相關議題
- 2021-03-26 【圖表】讓蘇伊士運河「大排長榮」的長賜輪到底有多大?我們把它放到台北市看看
- 2021-03-26 「台灣之於美國,就像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之於英國」,究竟這條運河有多重要?
- 2021-03-25 曾被關閉8年,現在行經船隻佔世界貿易額12%:蘇伊士運河堵塞對石油及天然氣的衝擊多大?
- 2021-03-25 【關鍵時事】「大排長榮」如何脫困?誰該負責?海事專家這麼說
最新發展:
-
氣候變遷降雨量減少,會導致巴拿馬運河斷航嗎?還有哪些替代方案? 3月前
-
【2021年度回顧】緬甸政變、太魯閣號出軌、三級警戒、東京奧運,今年你還記得哪些大事? 1年前
-
蘇伊士運河交通於「長賜輪」脫困後近一星期紓解完畢,埃及擬索賠台幣288億元 2年前
-
大潮助攻,長榮貨輪脫困!蘇伊士運河塞船結束後巨額損失誰買單? 2年前
-
在埃及民族主義領袖納瑟的操控下,蘇伊士運河成為第二次以阿戰爭的導火線 2年前
-
長賜輪部分船身已脫淺成功上浮,運河交通何時重啟仍是未知數 2年前
-
怪手司機推文「長榮貨輪動了17公尺」但脫困時程仍是未知數 2年前
-
長榮貨輪擱淺運河:救援隊挖沙、拖曳徒勞無功,美國海軍準備馳援 2年前
-
【插畫】台灣終於成為國際貿易的塞子! 2年前
-
【圖表】讓蘇伊士運河「大排長榮」的長賜輪到底有多大?我們把它放到台北市看看 2年前
-
「台灣之於美國,就像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之於英國」,究竟這條運河有多重要? 2年前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