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之兵法全攻略(一):啟蒙中國當代燒烤的新疆羊肉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要說現在雖然中國大陸各地都有各自的燒烤流派,但是其實要在1980年代之後,這些已然開花結果的燒烤才從新疆的烤羊肉串開展出來。孜然與烤肉串的味道的結合,隨著新疆人遷徙到中國各地,才傳遍了全中國。
這篇源自於我之前在家自己做的燒烤,那是我之前在重慶吃到的難忘滋味。後來,我知道這種燒烤來自雲南昭通。那裡的居民多是回民,他們為了把一些老到咬不動的牛烤得好吃,將之切得極小,用串籤將之串起,配上當地的撒上辣椒的重口味,一次幾十把,吃起來暢快淋漓,通透入味,鹹鮮香辣。
會鮮,是因為這種燒烤並非只是塗上濃厚的醬汁烤,也不是簡單地撒點鹽就烤。也許在中國人的骨子裡,就算是烤,中菜還是離不開一鍋好湯。任何一串把把燒,離不開一鍋各家調配的,好的滷湯浸淫,然後再以猛火攻之、調料撫之,啤酒服之。
我之前寫過日本的各種燒烤與韓國的烤肉,卻一直遺漏了中國的。這自然因為以全世界而言,中菜並不以燒烤出名。雖然我們會在後文提到,燒烤是人類最早的烹調方式,早在《禮記・禮運》篇中,就已經有多種燒烤的記載了。但中國大陸的燒烤要遍地開花,卻要遲至1980年代,新疆烤羊肉衝出新疆,開始流行於中國各省之後。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中國燒烤一直處於各式烹調的最末位,也許歐洲思想家孟德斯鳩早就在那個時代替我們解了惑。他在比較歐洲國家的食物與中國的食物後,分析了兩造統治者所面對的不同狀況,他指出:
歐洲人大多以肉食為主,穀物的消費量大大低於中國人。但是,飼養牲畜需要大片草地。同樣土地的面積,在中國用來種植水稻,可以供給大量人口之需;在歐洲用來放牧,只能供給較少的人口生存之需,所以歐洲國家人口較少。人口少較易維持,即使遇到災年,人民的生活水準只是有所降低,不會出現餓莩遍地的慘狀。
《大清皇帝陪我吃頓飯》37-38。
孟德斯鳩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一但出現災荒,後果不但會立即顯現出來,而且極為嚴重。在必須靠著大量密集稻作而養活大量人口的情況下,孟德斯鳩寫道:
中國的立法者們有兩個目的。他們要百姓服從安靜,又要百姓勤勞刻苦。
孟德斯鳩以歐洲與中國的飲食來討論政治,而我們如果純以飲食的觀點來看,以密集農作為主要型態的中國各朝代,肉品與歐洲國家相較之下,自是稀少而昂貴。因此,幾世紀以來的中菜廚師,無不想要以最能夠發揮肉品美味的技術來烹調。他們或是將肉切丁,或將之切片,然後細心醃漬後,再以煎、煮、炒、炸等各種高超的烹調技術使之成菜。
就算是一直到了這幾十年,燒烤在中菜中,還一直只能當做陪襯的宵夜,直到這些年,才逐漸由宵夜變成正餐。串兒,成了中國燒烤的基本型態;而肉,則是人類燒烤的共同主題。一直到現在,中國大陸的燒烤也在不斷持續地演進和發展擴散著。
除此之外,我們當然不能不談世上另外兩大燒烤大國 – 美國和土耳其。燒烤不但是這兩國飲食最重要的組成部份,更深深影響著它們從以前到現在的文化。

中國大陸
沒有燒烤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燒烤是人類最早的烹調方式,也是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的標記。正如《禮記・禮運》中所載,原本人類是「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後來才開始「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
《詩經・瓠葉》:「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這段可翻譯為:「隨風飄動瓠瓜葉,把它采來細烹飪。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一杯請客品。白頭野兔正鮮嫩,烤它煨它味道美。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敬客喝一杯。白頭野兔正鮮嫩,烤它燻它成佳肴。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回敬禮節到。白頭野兔正鮮嫩,煨它烤它成美味。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滿勸飲又一杯。」在《詩經・瓠葉》中,「炮」、「燔」、「炙」是主要的烹調方式,都是燒烤的意思。
而在《禮記》中記載嚴格的飲食規範的《曲禮》中,則記載著:「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窶。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其中的「毋嘬炙。」(音ㄔㄨㄞˋㄓˋ)指的就是吃燒烤的禮儀,不要把烤肉一次吃完的意思。
在作者是一說是東晉葛洪,一說是漢朝劉歆的《西京雜記》中,則有一則敘述劉邦愛吃烤鹿肚和烤牛肝的故事:「高祖為泗水亭長,送徒驪山,將與故人訣去。徒卒贈高祖酒二壺,鹿肚、牛肝各一。高祖與樂從者飲酒食肉而去。後即帝位,朝晡尚食,常具此二炙,並酒二壺。」
而1969年,在西安市延興門村出土了一個位於漢代上林苑的現在收藏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方形銅爐。這個銅爐的上層是長槽形,底部有數條條形鏤孔。下層則是淺盤式四足底座,爐身有著四條条蹄足安放於承盤之上。也就是說,上層是爐身,用來放木炭;下層是的淺盤則是用来承接木炭的灰燼,所以叫「承灰」。
由於其爐身上有「上林榮宮,初元三年受」的銘文,由此上林宮是西漢的皇家宮殿,初元三年則是西元前46年,因為被斷定為西漢時期的皇家器物,並將之命名為「上林方爐」。

由隋、唐時代包括王劭、魏徵等飽學之士所編纂的《隋書》卷69,列傳第34中的「今溫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以此推之,新火舊火,理應有異」這段文字中,則顯示了當時不但會不同的方式進行燒烤,也開始講究這些不同方式所造成的氣味差異了。
唐朝博物學家段成式,所著之介紹漢唐以來的生活與思想的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的〈卷七.酒食〉中,對於唐朝的飲食,有著「今衣冠家名食,有蕭家餛飩,漉去湯肥,可以瀹茗。庾家棕子,白瑩如玉。韓約能作櫻桃畢羅,其色不變,又能造冷胡突鱠、醴魚臆、連蒸詐草獐皮索餅。將軍曲良翰,能為驢鬃駝峰炙」這段敘述。
最新發展: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五):讓巴基斯坦總理折服,更被蘇聯國宴指定的「坦鐸爾里雞」 9月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四):印尼可說是「沙嗲之王」,甚至有穆斯林不吃的豬肉沙嗲 9月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三):流行於東南亞的「沙嗲」,源自於蒙兀兒帝國料理kebab 9月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二):安東尼波登說他吃過最好吃的豬肉,就是菲律賓「勒瓊」 9月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續集(一):在南美洲大多數國家,燒烤作法都來自神秘牛仔「高卓人」 10月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五):孟菲斯燒烤的一大特色,是它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1年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四):死前必吃的燒烤餐廳&死前必去的萊辛頓燒烤節 1年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三):barbecue的歷史甚至早於歐洲人移居美國之前 1年前
-
燒烤之兵法全攻略(二):食材在旺盛火焰中飛騰飄動的「火上飄」 1年前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大廠SAS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