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愛國」僅是喊喊口號,抵制「辱華」品牌先從鄙視自己人開始

「中國式愛國」僅是喊喊口號,抵制「辱華」品牌先從鄙視自己人開始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共在國內煽動炒作新疆棉事件,原意只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讓各個品牌看見中國是一個不可缺失的市場。這件事情到現在變得很矛盾,中國人自己不買以外,對其他人還要鄙視到底。

最近幾週,中國抵制H&M以及相關拒用新疆棉的品牌,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中國人熟悉的外國品牌都因為拒用新疆棉而受到抵制。

中國人對於新疆集中營和維吾爾族被迫害之事並不了解,生活在新聞被嚴重管控的中國,很多人甚至不清楚為什麼國際品牌紛紛抵制新疆棉,也就不明白新疆棉等同於強迫勞動。中國人打著愛國的旗號支持新疆棉,可笑的是,抵制新疆棉反而才是保護中國人權。

短視頻網站上也出現很多宣佈抵制Nike等品牌的個人宣言,有人直播火燒球鞋,說自己以穿Nike品牌的鞋子為恥辱。同時,校園中很快形成一種風氣:穿抵制新疆棉的品牌都會被瞧不起。而這樣的風氣,被網民稱作是愛國意識濃厚,受到網民的大力支持和稱讚,並且被看做是「少年強則國強」。

國小、國中生心裡本來就不成熟,當學校出現鄙視鏈的時候,老師不但沒有及時糾正,反而還認為這是愛國的正能量,無疑是助長校園暴力。

對於不明新疆內幕的中國人,他們長期被蒙在鼓裡,可以理解他們的愛國情緒,也可以理解他們支持本國產品的呼聲。但中國人的愛國表現是畸形的,不僅網民約束自己不穿,還要求別人也不可以穿,甚至穿了就要被鄙視,不管是明星街拍還是網路短視頻中,只要出現抵制新疆棉的品牌,留言區必有人「替天行道」,開啟罵戰。

國際間抵制新疆棉,是為了保護維吾爾族以及全中國的基本人權,反而是中國人卻把意見不同的本國國民當敵人對待,口誅筆伐。愛國應該從維護國民基本人權開始,中國式愛國僅僅是喊口號、互相挑剔,先不說抵制有沒有成功,自己人就已經中槍不少。

反過來看,中國人能做的也僅是如此。有極端的網友直接到線下專門店,舉牌抵制這些品牌,但是卻被商場保安勸退。中共不喜歡任何一股力量凝聚起來,包括所謂的愛國力量,人民一旦走上街頭,凝聚成一股勢力,就很難控制。換句話說,中共喜歡你愛國,但是不喜歡你太愛國,只要是以政府需要的方式去做就好。

不僅線下聚集會被勸退,網絡上發言也要注意分寸,網民不僅要求明星解約發聲明,更把眼光放在國家隊身上。抵制新疆棉的運動品牌Nike贊助了中超聯賽、中國男女足、中國男籃等。網友認為,國家隊應該為表率,做榜樣與這些「辱華」的品牌割袍斷交,有網友說:「如果國家隊穿著辱華品牌上球場,去代表國家踢球,這畫面實在太諷刺了。」網友的言論越來越偏激,認為明星都能賠錢解約,國家隊只是內部開會而已,實在很難繼續支持。

中共在國內煽動炒作新疆棉事件,原意只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讓各個品牌看見中國是一個不可缺失的市場。一旦這件事上升到「國家」二字,中共是不希望網友談論太多的。

在中國網絡上,「國家」兩個字是禁詞,網民都用「郭嘉」代替。最近網絡上又出現很多維護國家隊的帖子,稱很多國家隊隊員穿了國產的球鞋受傷,不得己才要繼續維持合約等等。這件事情到現在變得很矛盾,中國人自己不買以外對其他人還要鄙視到底。

要求明星解約發聲明,卻允許默認國家隊繼續穿「辱華」品牌,網友也自願體諒國家隊的各方難處,當然,網友不體諒也不行,因為質疑國家隊會被刪帖。

在這一次抵制的背後,中國網民只是被牽著鼻子走,所謂的外國品牌「吃中國人的飯,又砸中國人的鍋」完全是子虛烏有;相反,明明是中國國家隊拿了巨額贊助。這些品牌在中國建廠,為中國提供了無數工作崗位,從服裝材料到服裝縫製,從運輸到實體店,事發之後,H&M已經關了二十多間實體店面,店員悉數失業,這些人都是中國人。

中國的莆田是有名仿冒鞋大本營,這些年中國市場上仿冒的各牌球鞋基本上都出自莆田,中國人甚至戲稱,莆田的假球鞋做得比真的還好,抵制外國球鞋後,大量的莆田假鞋廠將面臨停工,囤積的大批貨物銷量也會大幅度縮水。

在抵制外國品牌後,才發現原來中國原創品牌如此稀少,而且很多國貨品牌價格高昂,讓人難以接受。雖然有網友拿國貨李寧的球鞋與Nike相比,認為價格差不多,既然能接受Nike的高價,也可以接受國貨的高價。不過,很多外國品牌在中國價格高昂,很大程度跟中國的稅金有關係,這些品牌在本國內會便宜很多,既然如此,中國品牌在中國還賣這麼貴,就顯得不合理,頗有割韭菜的嫌疑。

因為有幾位台灣明星也解約、發聲明支持新疆棉,針對他們的行為,台灣網友也發帖討論。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帖子寫到:我理解去中國掙錢需要有一些立場的聲明,但新疆棉關乎人權,這是底線,所以我不再支持那些支持新疆棉的明星。

這樣的說法有理有據,陳述了很多人對於新疆棉一事的立場,同時沒有人身攻擊到任何人。拿愛國當藉口的中國人,應當明白愛國是從愛國人開始,愛國人是從尊重基本人權開始。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