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號罹難者確認49人,賠償金與受害家屬後續處理一次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鐵自強號列車從1978年上路,過去40多年來,一共發生10起的重大傷亡事故,不過今(2)日的太魯閣出軌,為最嚴重的一次。
(2021/04/11 13:00更新)
台鐵太魯閣號日前發生重大死傷事故,花蓮地檢署今(11)日證實,經DNA比對罹難者為49人,含外籍人士在內,已全數核發相驗屍體證明書,遺體由家屬領回處理,並無新增罹難者人數。
花蓮地檢署表示,案發後初期,將已尋獲而未經認領的遺骸、組織列為疑似無名屍,為求慎重,法醫師於遺骸、組織各部位多次詳細採檢DNA鑑驗,昨(10)日完成比對,結果均屬於已確認身分的49名罹難者,並無新增罹難者人數。
(以下內容原刊於2021/04/02 19:55)
台鐵今(2)日發生重大事故,太魯閣號408車次於花蓮縣大清水隧道出軌,稍早已將所有乘客救出,不幸的是一共有51人無生命徵象、146人輕重傷送醫,為過去40多年至今,台鐵發生的重大事故中最嚴重的一起事件。
太魯閣號408車次(樹林往台東)今日上午9:28於花蓮縣第一清水隧道出軌,疑似因工程車由公路掉落、砸到台鐵太魯閣列車,造成車輛擦撞隧道壁、4至5節車廂變形。交通部已於鐵道局成立應變中心。
台鐵局今日晚間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傷亡數字。截至下午6時30分,死亡人數一共為51位,其中49是乘客,包括司機員1人(33歲的司機員袁淳修)、助理司機1人(32歲的助理司機員江沛峰)、乘客49人,其中包括1名法國乘客,將陸續送到花蓮殯儀館。不過由於現場狀況混亂,椅子下仍有遺體,預料死亡人數還會再增加,不過車廂內已無人受困。
受傷人數達146人(包括2名日本人、1名澳門人),分別送至805醫院(24人)、花蓮慈濟(52人)、花蓮門諾(30人)、部立花蓮醫院(30人)、蘇澳榮民醫院(5人)、羅東博愛(2人)、北榮玉里(1人)、台北慈濟(2人)。目前住院中69人,出院75人,送醫急救後死亡2人。

受害家屬怎麼聯繫?
交通部表示,罹難者的身份非常難確認,會用購票的身分證號碼比對死亡名單,名單陸續會出來。家屬如要瞭解傷者目前情形,可以撥打專線0800-765-888或02-2191-0096。
另外,如果家屬要到花蓮訪視,交通部承諾會安排交通和住宿,集合地點在台北車站值班站長室。相關資訊可撥打專線(02-2383-1384)。
賠償金額多少?
交通部表示,台鐵局將發放死亡慰問金10萬元、受傷慰問金5000元,目前已發放受傷慰問金給56人。
而台鐵機構行車及其他事故損害賠償為:
- 死亡250萬元、特別濟助金280萬元
- 重傷140萬元、特別濟助金100萬
- 輕傷40萬元、特別濟助金20萬元

事故原因為何?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表示,初步了解是因為邊坡整治工程,施工廠商是東新營造,工地主任李義翔今天早上開工程車到工程地點巡視,把車子停放在工務所前,疑似煞車未解任,離開後工程車溜逸下坡掉到隧道北口,接著與408次太魯閣直接撞上,撞上後工程車也掉入隧道,目前正在解讀列車錄影資料,確認時間序為何,目前交由運安會調查。
針對運安會質疑,是否應該設置圍籬,台鐵局副局長馮輝昇表示,在行車安全6年計劃中,有編列設置圍籬的相關經費,目前正在進行邊坡工程。

多久能完成通車?
由於目前該列車4-8車廂還卡在隧道內,台鐵局指出,東正線預估搶通時間為7天,包括事故車輛脫離處理5天、軌道修護1天、電車線及導電軌修復1天。
不過目前西正線已恢復單線雙向運行,截至下午5點,共有45列次慢行通過事故現場,平均每列次延誤94分,影響超過1萬旅客。
公路總局已安排408B列車,將未受傷旅客,運送至花蓮站。而因救災、救援人員,焦心家屬正趕往花蓮縣,國道公路警察局於臉書呼籲,請民眾盡量避開國道5號,讓救災救援車輛優先通行。交通部也請高公局、公路總局啟動東部緊急疏運措施。

台鐵近半世紀10起重大事故,此次恐最嚴重
根據《中央社》報導,台鐵自強號列車從1978年上路,過去40多年來,一共發生10起的重大傷亡事故,不過今日的太魯閣出軌,恐為最嚴重的一次。
- 1981年3月8日,台鐵自強號北上行經新竹車站至竹北車站間頭前溪橋南時,撞上當時擅闖平交道的砂石車,導致列車出軌,甚至翻落到頭前溪河床上,造成30死、130人輕重傷,是自強號自1978年上路以來最重大的事故。
- 1991年11月15日下午4時,台鐵自高雄發車的自強號列車,疑似因更換軌道號誌故障、自動煞車系統失靈等,高速行駛情況下與莒光號列車對撞,造成30死、112人輕重傷。
- 2007年6月15日,台鐵一輛試運轉的雙電力機車頭,在行經宜蘭龜山大里路段時,因機車長違規闖紅燈又高速行駛,在列車將駛進大里車站前,撞上一輛南下的電聯車,造成5死、18人輕重傷。
- 2012年1月17日上午8時許,台鐵太魯閣號列車載了300多名旅客,行經桃園埔心到楊梅路段時,撞到闖越平交道的砂石車、列車出軌,列車機車長不幸殉職,另有約25人輕重傷。
- 2013年8月31日上午7時許,台鐵自強號列車行經屏東枋山1號隧道口時,撞上土石流,導致列車出軌,造成12人輕重傷。
- 2015年11月6日晚間,台鐵自強號列車行經彰化二水鄉惠民村平交道時,撞上一輛強行穿越平交道、輪胎卡在鐵軌的貨櫃車,當場起火燃燒,造成9人受傷。
- 2016年7月7日上午10時許,台鐵區間車停靠松山車站時,發生不明爆裂物爆炸事件,造成25人受傷,後來證實是人為刻意丟棄爆裂物所釀。
- 2018年10月21日下午近5時,台鐵普悠瑪列車行經宜蘭蘇澳鎮的新馬車站附近發生出軌翻覆事故,造成18 人死亡、超過215人輕重傷。
- 2021年2月23日,台鐵台東海端火車站上午發生電力維修車撞上道班工人,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的職安事故。
- 2021年4月2日,台鐵花蓮太魯閣號疑似遭工程車滑落砸中車體,出軌後造成51人死亡。

針對此次意外,衛福部提供安心專線「1925」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感到焦慮、難受,都可以撥打這支電話;福利諮詢專線「1957」則可用做生活協助、急難紓困及社會福利諮詢等需求。
不論傷患、家屬、身邊的朋友、第一線救災人員、醫護人員、目擊者,都有可能因為災難後而產生心理上的恐懼,若有需要,皆可使用此項資源。
民間捐款部分,衛福部也成立了捐款專戶,民眾可利用以下捐款專戶進行捐款:
- 郵政劃撥方式:劃撥帳號50269506,戶名為「衛生福利部賑災專戶」。
- 國外部分:國外民眾捐款帳號為007-09-11868-0「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外部」,戶名為「衛生福利部賑災專戶」。
捐款者請指定捐款用途為「0402太魯閣號事故案」,並請於空白處敘明捐款人姓名、電話及收據寄送地址,傳真至02-85906065, 以利寄送收據。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羅元祺
最新發展:
-
太魯閣號事故車廂疑有人骨碎片,法醫檢驗專家分析:3到7天可驗明人骨、物歸原主有難度 3月前
-
太魯閣事件一審宣判:8人有罪李義祥判刑7年10月,同天台鐵舉辦便當節罹難者家屬「心寒」 1年前
-
【2021年度回顧】緬甸政變、太魯閣號出軌、三級警戒、東京奧運,今年你還記得哪些大事? 1年前
-
太魯閣號事故偵查終結:李義祥、移工阿好依「過失致死」起訴 2年前
-
與家父論辨「太魯閣號事故」:公家機關與承包商的責任該如何釐清? 2年前
-
瑞士乳酪理論:太魯閣號事故,一場安全管理系統失效所造成的災難 2年前
-
【關鍵時事】台鐵該重新思考,太魯閣號和普悠瑪列車賣站票合理嗎? 2年前
-
太魯閣號事故釀50死:美、日、帛、捷等數十國表達慰問哀悼 2年前
-
太魯閣號事故釀49死:受損車廂陸續拖出,花檢聲押義祥工業社負責人 2年前
-
為什麼事故現場有工程車滑落?台鐵太魯閣號釀悲劇的關鍵疑點 2年前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