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不會、兩個需要,民進黨版修憲提案可能會讓台派失望

四個不會、兩個需要,民進黨版修憲提案可能會讓台派失望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修憲需要經過絕大多數立委支持,和966萬以上公民投票同意才能通過,如此高的門檻民進黨仍啟動修憲討論,背後必定有多層盤算,最後非常可能提出一個台派失望,對岸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版本。

文:Leo Chu、張正昀

民進黨政府自2020年開始,便傳出將可能針對《中華民國憲法》進行修憲可能性之探討。儘管事前關於民進黨修憲的臆測,認為民進黨不會「真修」,只會以擴大自身支持基礎,針對是否下修行使公民權的年齡限制,以及「廢考監」與否為主的「求穩」,屆時再尋求朝野合作,以過修憲提案。

然而,3月31日,民進黨憲改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依舊擺出「來勢洶洶」的陣勢,會中決議將分為「地方政府人權與基本國策」、「國會職權」、「中央政府體制」等三小組,由前黨主席、台獨大老之一的姚嘉文、黨團總召柯建銘、桃園市長鄭文燦分別擔任各組召集人,預計9月提出民進黨版本的修憲草案。

其中,「中央政府體制」組由姚嘉文任召集人,預期廢除考試院、監察院將是該組主要焦點。過去啟動修憲多由國民黨主導,這次民進黨由主動發起,當然受到各界矚目,特別是民進黨黨綱主張台灣獨立,姚嘉文會前便被詢問是否觸及更改國名問題,姚並未正面回覆,以「這是另外一個問題,黨合作的另外一個問題」,留下想像空間。

可能會讓台派失望的民進黨版修憲提案

從目前揭露的分組與資訊來看,目前可以大膽預測,9月份民進黨修憲版本出爐,屆時台派可能會失望,北京不滿意但可接受,藍營須謹慎面對,總結來說應該有「四個不會」。

1. 不會動「國家統一框架」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開宗明義所說的「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依照憲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及第174條第1款之規定,增修本憲法條文如左」,大概率「國家統一」字眼不會被拿掉。

去年5月份曾經一度鬧過將「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中拿掉「國家統一」定位的修法提案,最後應爭議太大而不了了之,加上美國拜登政府重新發布對台交往準則,重新表述「一個中國」政策,因此,民進黨憲改小組直接忽略這個議題的討論,不是不可能。

2. 不會動「中華民國版的一國兩制」

這點延續前一項「國家統一」議題,在這個框架不動下,我國憲法所代表的中華民國仍保有大陸地區的主權,因此,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這個具有「中華民國特色」的一國兩制,更動可能性偏低。

3. 不會觸及「國號」

此點與前兩項有所關連,國旗與國號為主權象徵,更動之相當於制憲,實質走向台灣獨立,牽扯過於廣大,將根本性觸碰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核心,民進黨現在不可能也沒能力處理後續效應,因此很大可能憲改小組討論的範圍只限縮於「增修條文」,關乎「國旗與國號」的憲法本文,不在討論範圍內。

4. 不會限縮「總統權力」

目前憲法增修條文中總統有權無責的設計,是造成國政亂象的根源之一,特別是國家最高行政首長——行政院長的任命,只繫乎於總統的一念之間,總統任命無須立法院同意,但是行政院卻必須向立法院負責,造成總統權責不一。

從目前已知的訊息來看,民進黨似乎只對「總統國情咨文定期化」感到興趣,最終的版本,應該較難看到一個限縮總統權力,回歸憲法本文中偏向「內閣制」精神的權力運作與制衡制度。

總統副總統出席元旦升旗典禮(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此外,民進黨修憲小組的中央政府組織組討論議題也包括「總統任期調整」,現行憲法規定總統任期至多「兩任八年」,如要調整任期,雖然有人懷疑是朝「任期增加」的方向討論調整的可能性,但根據民進黨表示,是要針對新舊任總統交接期過長等問題提案,縮短總統當選到就職的時間。

修憲要成功,尚需國民黨幫推一把

雖然民進黨啟動了修憲的討論,但是真正要順利完成修憲,其門檻是非常高的。

根據目前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規定,憲法修改需要經過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提案,四分之三出席,出席委員中有四分之三表決通過,才能提出憲法修正案公告,經過半年公告後,由公民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需要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才得通過。

簡單來說,民進黨想要修憲,至少要有85席立委支持,加上約966萬以上公民投票同意,才會成功,如此高的門檻,從現實層面來說,相當於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目前國民黨立委席次超過三分之一,民進黨想修憲,第一關就必須與國民黨合作,否則修正案連立法院都出不了,何況交付公民複決。

修憲如此困難,民進黨仍啟動修憲討論,背後必定有多層政治盤算。

修憲的意義重大,啟動修憲象徵對於國家主權有某種程度的主導或代表意義,過去修憲多是國民黨主導,國民黨與中華民國互為表裡的意象也深植人心,否則極端台獨主義者不會將國民黨與中華民國共同表述成外來政權,民進黨自2016年執政後,從雙十國慶的主視覺,到蔡英文提出「中華民國台灣」,一直試圖扭轉中華民國的内核意象。

這次民進黨啟動修憲,某種程度來看,是更進一步打破國民黨與中華民國緊密相連的符號象徵,若民進黨的憲理念獲越多民意認同,國民黨便越與中華民國有所脫鉤,加上「賣台」、「芒果乾」的政治操作,與中華民國意象脫鉤的國民黨,在台灣政治環境中更難生存。

修憲是「真修」,還是選舉考量?

誠如前面提及,民進黨如真想修憲,「真修」尚需國民黨幫推一把,假如執政黨真推出充滿「台灣價值」憲改版本,即便立法院順利通過,還需經過公民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需要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966萬以上),才能宣告修憲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