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推片單】艾美獎熱門劇《使女的故事》第四季登場,同志、黑人議題也在串流發燒

【串流推片單】艾美獎熱門劇《使女的故事》第四季登場,同志、黑人議題也在串流發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4月份的串流電影,最受矚目的必屬《使女的故事》第四季,但除此之外,還有哪些也值得追的串流片單?

由Netflix極具代表性的原創影集《怪奇物語》製作班底打造,電影《愛與怪物》以高水準的怪物設計和特效場面,挺進本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與《TENET天能》、《花木蘭》等對手競爭,另一位候選者是同樣在Netflix獨家播映的《永夜漂流》,將上演同台廝殺的戲碼。

《愛與怪物》故事架空於怪物入侵導致世界末日的七年後,全人類被迫躲在地下庇護所生活,喬爾透過無線電再度聯絡上高中時期的女友艾咪,且又一次地為她傾心。喬爾對地底下的生活已無眷戀,無論一路遭遇多少阻礙,他決心冒險闖蕩,只為尋得真愛。

本片主角是典型的毫無戰力「弱雞」設定,在末世降臨的嚴峻環境之中,不得不「轉大人」,展開個人的英雄長成之旅。主人翁喬爾由以《移動迷宮》征服全歐美青少年的狄倫歐布萊恩(Dylan O'Brien)飾演,狄倫曾於2016年拍攝《移動迷宮:死亡解藥》時嚴重受傷,包括臉部、身體多處骨折以及撕裂傷,造成他對拍攝動作戲的心理恐懼,然而爾後的《美國刺客》及即將上線的《愛與怪物》也都含有動作場面,令人心生佩服,也許狄倫克服難關的抗壓精神,與片中的喬爾格外相通。

除了奧斯卡之外,《愛與怪物》也受到評論家選擇協會(舊稱:廣播影評人協會)的肯定,入圍2021年「Critics Choice Super Awards」,此競賽係為類型作品而設,特別表彰動作、動畫、恐怖及超級英雄等類型電影及影集,而在最佳科幻/奇幻的項目,《愛與怪物》最終敗給氣勢如虹、並橫掃該類型所有電影獎項的《棕櫚泉不思議》。

回到尚未開獎的奧斯卡戰線,開發多年的《愛與怪物》在2019年殺青後,原定於2021年初由派拉蒙影業發行,但受疫情衝擊之下,在美國市場必須採取僅於限定院線上映、並由串流平台同步播映的模式,海外地區則由Netflix線上包辦。不難理解,小螢幕放映並不利於視覺效果這類技術獎項的評斷,或許對影藝學院的會員們來說,如何衡量不同媒介的呈現影響,會是新的考驗;而對《愛與怪物》來說,在《天能》等強敵環伺的競爭之下,能否突破重圍,也是一大挑戰。

MP_Still_PK_01346_R2_2
Photo Credit: Netflix

《酷蓋爸爸》(PAPA & DADDY),GagaOOLala播映,4月23日上線

還記得去年同志大遊行的新聞熱點之一嗎?深耕戲劇界的謝佳見與新生代男星林輝瑝穿著情侶裝,在遊行隊伍中大方擁吻,吸引了大批民眾搶拍,這是迷你劇《酷蓋爸爸》拍攝的計畫之一,也是許多粉絲對於該劇的最初印象。取景與宣傳同時兼達,設想周到。

台灣聚焦同志題材的GagaOOLala,是亞洲首個以LGBTQ+為主打的正版影音串流平台,受文化部補助,於去年五月開通全球服務,成為台灣第一個全球化的OTT平台,以向全世界放送台灣原創內容為願景,同時希冀從中獲取收益。

《酷蓋爸爸》是GagaOOLala原創作品「同志音樂愛情故事」(Queer Up The Volume)系列之一,以同志家庭育兒為主軸,也觸及教養觀念磨合、孩子對於「母親」概念的提問,以及眾多層面的家庭習題。該系列另一部鎖定今年春季播映的迷你劇《戀愛無名氏》,則以揭開泰國BL影劇圈黑暗內幕為號召,率先於4月9號上架。

《酷蓋爸爸》編導陳怡妤曾憑《幸福選擇題五部曲》之《三人行不行》榮獲「ContentAsia Awards」最佳亞洲同志節目,此次網羅二哥、兔女狼、泰辣等高人氣同志網紅跨刀演出,從製作端就為宣傳面設想。以形式設定來看,全劇共六集,篇幅精簡,將以每集不到半小時的片長,展開同志築巢的酸甜之味。

綜觀「同志音樂愛情故事」系列佈局,試圖以10部影像、10首歌曲、10支MV,串聯起屬於LGBTQ+社群的10種愛的樣貌,期望透過音樂與影像之不同媒介的加乘,將故事的傳遞更立體化,儼然是運用串流平台悉心策展的縝密案例,至於成效如何,可待未來關注。

台灣第一部同志家庭網路劇《酷蓋爸爸》本周開鏡
Photo Credit: Portico Media 杰德影音提供

《使女的故事》第四季(The Handmaid's Tale),CATCHPLAY+、HBO GO播映,4月28日首播

九座艾美獎、兩座金球獎加持,由MGM和Hulu製作的反烏托邦美劇《使女的故事》,全新一季將於本月底重磅回歸,此劇是疫情重挫下的廣大受害者之一,原訂於2020年推出的第四季,硬生生被推遲了一年。

而除了即將與主角茱恩奧斯朋(June Osborne)見面之外,劇迷另一大福音即是此系列目前尚未終結,收購Hulu的迪士尼已在投資者大會宣佈續訂,使得第五季的誕生勢在必行。

《使女的故事》改編自加拿大知名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1985年的同名小說,影集聚焦在不久的將來,全球生育率驟降,極權主義「基列共和國」在一場內戰後統治了前美國地區,掌權者均為男性,並建立了一套新的社會規則,使得女性僅能從事極少種類的工作,且不得擁有財產,也被禁止閱讀。主角茱恩是被分配到大主教家中的使女,被迫與男主人行房,唯一生存目的是受孕和生產。除了《使女的故事》,Netflix、CBC 聯合出品的有限影集《雙面葛蕾斯》,亦是改編自瑪格麗特愛特伍之作,書籍與影集皆令人拍案叫絕。

這位備受推崇的加拿大作家,遠見與想像力驚人。30年後的地球,環境污染、少子化、軍權奪政、極權統治,以及思想改造和性別窠臼,無一不是現實,看著緬甸人民被軍方鎮壓、新疆再教育營被揭發的每一則報導,都令人有如初識《使女的故事》一般啞然無語,暗自心碎。30載,好像很久了,但又似沒什麼不同。


“串流影音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