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CNN》到底「獨家」了什麼:為何應緬甸軍方邀請入境採訪後,引發了新聞倫理爭議?

《CNN》到底「獨家」了什麼:為何應緬甸軍方邀請入境採訪後,引發了新聞倫理爭議?
Photo Credit: CNN Youtube截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緬甸軍方強力封鎖國際媒體入境報導的情況下,美國媒體《CNN》受邀進入緬甸進行的「獨家」採訪引發了爭議,因有民眾接受《CNN》採訪後遭逮捕,被批評沒有保護受訪者;不過也有不少緬甸人民感謝《CNN》的報導為他們伸張正義。

文:杜晉軒、吳象元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直接已超過兩個月,由於軍政府阻止國際媒體進入採訪,內部訊息流通不易,根據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統計,至今遭軍方鎮壓死亡的人數超過550人。

就在緬甸軍政府全力封鎖國際媒體入境之際,軍政府卻在3月底邀請了美國媒體《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及總部在柬埔寨的網路媒體《東南亞環球網》(Southeast Asia Globe)入境採訪。由於發生了有緬甸市民在接受《CNN》採訪後被便衣警察逮捕一事,因此也引發了新聞倫理的爭議。

根據《CNN》發布的新聞片段,人在仰光採訪的《CNN》國際版首席記者Clarissa Ward表示,他們在仰光採訪的過程中,儘管能自由進行採訪,但採訪全程都是在軍方安排的翻譯與軍人的護送陪同下。

此次的爭議事件,在於《CNN》與Ward是否沒有善盡保護受訪者的責任?因為Ward的採訪團隊曾在仰光市集採訪了數位民眾,但團隊離開後,受訪者隨即被埋伏的便衣警察拘捕。

提出批評的媒體、社運圈人士認為,已屠殺多名百姓的軍政府,在多番阻止國際媒體入境後,卻忽然邀請《CNN》赴緬採訪,目的是為了取得對軍方有利的國際報導,因此擔憂《CNN》成了軍方洗白的工具。根據媒體報導,緬甸軍方邀請《CNN》採訪的背後,是應此前聘請的以色列籍說客建議而進行的。

Ward:指責我的都是坐在辦公室的白人男性

對於有受訪者被便衣警察逮捕,Ward與《CNN》連線採訪時強調,當他們來到仰光一個大眾市集時,許多市民一看到CNN,就自動上前來舉「三指手勢」,並呼喊反軍方政變的口號,因此Ward認為,應採訪他們以讓當地人民有表達意見的機會。

《今日緬甸》指出,有5位名平民因與Ward接觸而被埋伏的便衣警員拘捕,接著有兩名女性因拍攝Ward而被捕,以及一名回答Ward提問的女性也被帶走。一名目擊者稱,其中被捕的兩名女性大喊:「為什麼拘捕我們?怎麼沒人幫我們?」一名便衣警察遂拔槍威脅道:「誰敢幫她們?」之後那二人被便衣警察推進車內帶走。

Ward與《CNN》連線採訪時表示,軍方逮捕了11人,而他們已要求軍方一定要釋放受訪民眾,而目前已釋放了至少8人,仍有3位音訊未明。

台灣籍的前《緬甸時報》(The Myanmar Times)記者劉忠恩指出,確實許多緬甸人很感謝《CNN》的報導為他們伸張正義,但他認為這次《CNN》「獨家」報導的代價,卻是讓11名無辜老百姓受牽連,而且只換來了無新意的報導。

劉忠恩認為,以《CNN》的財力與資源,應尋求人在緬甸且英文流利的記者合作,而非派一個素來沒有緬甸經驗的記者,且應到邊境去採訪被軍方空襲的克倫族難民營,而不是在軍方安排下待在仰光而已。

儘管面對沒有善盡保護受訪者的批評,Ward仍在推特上反駁,表示報導出來後,她被許多緬甸人的正向、令人感動的訊息所淹沒,而批評她的多是「以偏概全的白人男性的學者、評論家」。

對此劉忠恩則批評Ward是在自欺欺人,選擇性忽略也有不少緬甸籍的女性記者、學者、社運人士對她有所批評,因此許多人批評她患有「白人救世情結(white savior complex)」。

當地新聞工作者的努力被忽視了?

另外也有批評指出,《CNN》在採訪過程營造出的英雄形象,掩蓋了在緬甸或亞洲其他區域本地新聞工作者的努力,尤其與Ward處境相比,他們是在沒有軍政府的保護下進行採訪,卻仍繼續冒著生命危險在報導緬甸現況。

這些媒體中,如《今日緬甸》(Myanmar Now)和《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都是從政變爆發第一天後便持續堅守新聞工作崗位,有時還要讓自己處於火線之中,紀錄著軍方對示威民眾的血腥鎮壓;一位《緬甸前線》的攝影記者,甚至在一次採訪中為保護三個孩子,左手掌遭子彈射中。

根據政治犯援助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資料,目前緬甸有29名記者被拘留,另有21人則是在被拘留後釋放。

任職《緬甸前線》並曾替《經濟學人》和《金融時報》報導緬甸政變的記者周浩霖,在接受關鍵評論網採訪表示,他與在仰光的本地和外國記者,都同意劉忠恩提出的關注和批評。

周浩霖表示,儘管《CNN》提供了關於緬甸人民困境的專業報導,但Ward仍不幸犯了一些錯誤,例如她強調其團隊是政變後被允許進入緬甸的第一批新聞工作者,這在技術來說或許是正確的,但包括《路透社》、《日經新聞》和其他國際媒體,其實都有駐緬甸的在地和外國記者,並且也都在做非常重要的報導。

而對於緬甸在政變後的新聞自由現況,周浩霖表示:「目前緬甸的新聞自由現況真的是岌岌可危,例如發生了像Mratt Kyaw Thu這樣積極報導的記者被指控違反緬甸刑法第 505(a)條 、我的同事(任職《緬甸前線》)不久前才受到槍傷,還有《密支那新聞》(Mizzima)的聯合創辦人Thin Thin Aung和其他人被捕,《CNN》實在應該要對在緬甸本地媒體工作者的辛苦成果,和所受的風險表示敬意。」


“緬甸政變”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