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連結夢想與產品服務的最重要關鍵,是尋找「How」

島內散步執行長邱翊:連結夢想與產品服務的最重要關鍵,是尋找「How」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How是「可持續運作的支持系統」,是What與Why之間的路徑,包括策略、資源、組織文化、核心能力、市場分析、財務會計、管理工具等等,許多地方創生團隊,常常在做What、談論Why時,找不到自己的How。

文:邱翊(台灣觀光地方創生協會理事、島內散步執行長)

不久前,在各地團隊聚集的台灣地域振興聯盟春酒場合,聽到一些經驗分享:某團隊引進投資人,結果公司被奪走;另一個團隊,經歷了組織內部人才問題。

這或許跟人格特質有關。想加入社創、地創領域的人,通常主觀意識較強,包括我自己。這也讓我想到過去曾把自己規劃的行程上架在大平台,但成效有限。

這次,我看到許多新的團隊,大家都有滿滿的夢想及熱情、極具創意的服務或產品,但看到越多夢想,反而讓我擔憂。

用黃金圈法則檢視團隊運作

我想借用Simon O. Sinek提出的「黃金圈」(The Golden Circle)概念(而非定義),來說明我近期的觀察與心得。影片中黃金圈法則的重點是「偉大的領袖如何鼓勵行動」,它由內而外分別是Why、How、What。

Why指的是願景、使命,也就是你想達到的夢想、目標。你看到某個問題,想去解決它,驅動你建立這個志業或事業。你不斷倡議、行動,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完成夢想。

Sinek提出黃金圈,是要提醒領導人強化願景、使命。在我同溫層內的朋友剛好相反,比起一般商業組織、政府,他們絕大部分都有超級強大的Why,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無可救藥地樂觀,努力往夢想前進,甚至也能論述,向人清楚說明自己的願景、使命,影響整個社會。

再看看最外層的What,我定義為「顯而易見的行銷方式,及最終產出的服務或產品」,如小旅行、策展、擾動、餐桌、體驗、設計、社群、書店、地方誌、農創商品、異業合作等等。我同溫層的朋友多以異於常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因此多數都能夠發展出極具創意的服務、產品及行銷手段,吸引大眾目光,打破該產業或地方的框架。

我的擔憂,在於有夢想也有創意的地方團隊,是否都掌握了自己的How。

問題出在How

我定義How是「可持續運作的支持系統」,是What與Why之間的路徑,包括策略、資源、組織文化、核心能力、市場分析、財務會計、管理工具等等。每一個項目都可以再細分成更多觀念、知識。在我的經驗中,How最不容易被外人清楚看見,團隊也常常在做What、談論Why時,找不到自己的How。

以島內散步的發展歷程為例。

一開始,我發現多數人看到的大稻埕,跟在地人的大稻埕不一樣。我想以在地人的視角,讓大家看到大稻埕真正的樣貌,改變大家對大稻埕的刻板印象。這是我的Why。

我用的方法是收費文化導覽服務(What),而當時多數的導覽都是免費或低價。我認為這是沒有人做過的事或者時機還沒到,當然就沒有做任何風險評估、市場分析,僅以個人直覺就開始做了,經歷許多錯誤。

島內散步_(11)
Photo Credit: 島內散步提供

不知道如何攬客,所以在大稻埕開了間Hostel,一年後才理解Hostel跟Walking tour是不同的客戶。

原本鎖定外地旅客,結果大部分的客戶是台北人,因為台北人比較願意支付高額服務費。

我們每年設計100條主題導覽路線,打響了品牌知名度。檢討後,才發覺投入設計新路線的成本,並未充分創造實際經營效益。

前年島內散步團隊擴編,經歷許多人與人衝突,才學到建立清楚組織文化,能解決許多問題。今年的課題則是提高工作效率,明定流程、確立權責,運用各種管理工具及軟體,讓公司營運績效提升,創造超額利潤,夥伴才能有更好的薪資福利。

怎麼找到你的「How」?

我說這些,目的不是鼓勵朋友捨棄夢想,也不是說設計擾動、體驗行銷不重要,其實Why、How、What三者一樣重要。

我現在遇到相同觀點的夥伴談夢想、願景,一樣會非常開心;向大眾演講、接受採訪,傳達個人理念,仍很有成就感;團隊設計出獨特的服務或企劃,吸引媒體目光、客戶買單,會很興奮。

只是我會說服自己,靜下情緒,因為領導團隊建立一個可持續運作的支持系統,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課題。

島內散步_(4)
Photo Credit: 島內散步提供

思考How的時候,我們不妨自問幾個問題:

  • 你的策略是什麼?
  • 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
  • 資源包含核心能力、人力、金錢等等,你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 你有多少資金?有什麼方法可以募資?投資人?群眾募資?
  • 以你的狀況,最合適的組織型態是什麼?協會、公司、合作社?
  • 你想要找什麼樣個性的團隊夥伴?如何找到他們?要提供什麼薪資、激勵措施?
  • 你的目標客戶是誰?如何知道他們是對的客戶?如何找到這些客戶?
  • 你的產品或服務要放在哪個通路上銷售?如果是自己銷售,要如何建立網站,甚至系統?

這麼多的How,那麼How to find「How」?

我沒有一定的答案。每個產業、領域都不一樣。如果是已經成熟的市場,有明確標竿(benchmark),那麼就容易找到。如果是全新的場域,就需要在反覆嘗試錯誤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找到How。

島內散步其中一項長期策略,是「成為台灣各地方的地方團隊,但不是複製台北觀點或過往商業模式,而是在地方長出它該有的樣子」。

我們正在協助幾個地方團隊釐清How,彼此目標是更深度合作,並把公司夥伴推回家鄉創業,即將在新竹、嘉義落地。

對於How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我聊聊,看看島內散步可以幫什麼忙,也歡迎大家提出問題或現況,一起討論。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地方創生專欄”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