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璀璨獨缺一冠:細數中華職棒五位無冕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中,追求的是冠軍這個榮譽,然而有不少棒球員們繳出了耀眼的成績,卻始終與冠軍無緣,一起來回顧這些有點悲情的球員們。
文:毛怪
運動員在職業生涯中,追求的就是冠軍這個至高無上的榮譽,然而有不少運動員在職棒繳出耀眼成績,卻缺少冠軍的這塊拼圖。一起來回顧這些有點悲情的球員們。
鄭錡鴻
- 中職生涯:八年|有機會拿冠軍:一次
在高中時期即是高苑王牌的鄭錡鴻,跟隊友羅錦龍、高國輝、鍾承佑、陳偉殷被稱為高苑五虎,當時他以一顆犀利的曲球制霸球場,名氣甚至比陳偉殷還響亮。2004年加盟藍鳥展開旅美生涯,在新人聯盟繳出11.06的奪三振率,還以74次三振奪下三振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新人聯盟結束後馬上被升到1A。2006年繳出11勝5敗的成績,季末被多倫多藍鳥隊選為該年度1A的最有價值球員,正當大家都看好他的大聯盟之路時,鄭錡鴻卻受到肩傷傷勢所苦,開刀之後一直無法找回身手,2009年遭到釋出。
旅美歸國的鄭錡鴻,在2010年的季後選秀會被兄弟第二指名展開職業生涯,回到中職效力後,首年繳出9勝3敗,防禦率3.84的成績,入圍年度新人王,不過至2014年開始貢獻的局數減少,一直有控球不穩的問題。2015年雖奪下二軍勝投及三振王,但在一軍舞台沒有太多實質貢獻,面對棒球生涯的十字路口,他找上渥爾佛斯在德州的棒球訓練中心,經過訓練後,隔年在3/27面對義大犀牛先發6又2/3局被敲出6支安打飆出6次三振失掉2分,拿下暌違731天的勝投,也讓人開始期待起鄭錡鴻的回歸。
儘管左投在中職具有優勢,但打者越來越難對付,鄭錡鴻在比賽中常有控球不穩的情況,2019年他因傷勢沒有上過一軍出賽,9月被球團安排轉任教練,效力中職八年繳出28勝30敗,防禦率5.27的成績。
在他效力黃衫軍期八年期間,球隊2014~2017年都闖進總冠軍賽,不過最終都鎩羽而歸,而鄭錡鴻僅在2016年被球隊登錄在總冠軍賽28人名單,當年他在總冠軍賽第五場面對義大犀牛後援一局無失分,還送出兩次三振,球隊在第六戰敗下陣來,鄭錡鴻跟冠軍失之交臂。
2019年轉任二軍投手教練後,中信兄弟奪下二軍的總冠軍,也多少彌補了沒有得到冠軍的遺憾,他也希望能夠以自身的經驗,傳承給更多的年輕學弟,新生代輩出,總有一些球員必須卸下戰袍,鄭錡鴻這一顆漂亮的曲球,還是會留在球迷的心中。

林煜清
- 中職生涯:九年|有機會拿冠軍:兩次
踏上棒球之路後一直是投打兼具的林煜清,直到上了大學之後才開始專職投球,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接連在大專盃及春季聯賽繳出亮眼的成績,讓他獲得擔任國手的機會。第38屆的世界盃,他擔任後援投手繳出三勝。第25屆哈連盃,對戰日本完投九局僅被敲出五支安打僅失掉一分的表現,取得完投勝,並奪下最有價值球員,讓人不得不注意這位投手,也打響了林煜清的名號。
大學畢業後,林煜清沒有往職業叩關,而是前往台電效力,隔年2011年才投入中職選秀,當年投入選秀的,還有在高中時期就常一起被比較的林晨樺,握有榜眼籤的兄弟象,在義大犀牛挑走林晨樺成為狀元後,鎖定林煜清,來補強他們不足的本土投手戰力。擁有一顆特殊的螃蟹球球種,加上單指曲球,林煜清備受球隊期待,以隊史第三高的簽約金400萬簽下,兩位業餘強投,到了職業舞台還是一同較勁。
加入職業賽場的他身手依舊,2012年隨即被球隊納入先發輪值中,並賦予開幕戰先發的重任,他主投五局僅失一分拿下勝投,成為聯盟史上首位也是隊史第一位在開幕戰先發拿下勝投的新人,菜鳥年貢獻8勝11敗,防禦率3.91,接下來的兩年分別貢獻10勝及9勝,而且每季可以吃下151局,儼然成為黃衫軍陣中的本土王牌。
2014年的總冠軍賽第四戰,林煜清主投六局僅失掉一分,幫助兄弟拿下勝利,也是總冠軍系列賽的唯一一勝,他獲選為敗隊優秀球員,這是林煜清生涯首次打總冠軍賽。
不過年年高局數的負荷,加上頭球姿勢不協調造成肩膀的負擔,在2015年開始爆發,這年林煜清僅僅貢獻一勝,防禦率高達5.47 ,控球跟球威都產生問題。
2016年,林煜清再次被帶入總冠軍賽,但他的表現不理想,系列賽總計投兩局,就被敲出五支安打失掉兩分,防禦率高達9,再度與冠軍擦身而過,隔年球隊再度闖進總冠軍賽,林煜清並沒有被納入季後賽名單,在季後被球團釋出,原因是教練團認為他自我且難以溝通,而且同時球隊爆發五虎將事件,他被列入十兄弟名單之中,被影射有打假球嫌疑,讓林煜清透過經紀公司發表聲明,經過這次事件,原本要中斷棒球路的他,受到富邦悍將的網羅,與蔣智賢、陳鴻文、張正偉組成富仇者聯盟。
在總教練葉君璋的調教下,林煜清以牛棚出發繳出不錯的成績,但轉先發後壓制力下滑,2019年多待在二軍,季後就遭到球隊釋出。
這時獅隊決定網羅林煜清,這已經是他效力的第三支球隊,以中繼身份出發的他,依然沒有辦法有效的解決打者,雖然這年獅隊闖進總冠軍賽,並拿下總冠軍,但林煜清並沒有被納入其中,季後被獅隊釋出,結束九年職棒生涯。

沈鈺傑
- 中職生涯:11年|有機會拿冠軍:一次
天生左撇子的沈鈺傑,早期卻因為媽媽覺得左撇子不好而改為右手,造成他在比賽中常常投手犯規,在剛踏入棒球路時發展並不順利,好在教練發現他的問題,而讓他改回左手,才解決這個問題。
高中進入美和中學就讀的沈鈺傑,與學長莊旻哲傳授螃蟹球的投法之後,就將它視為武器球,也讓他有了螃蟹沈的封號,在學生時期他除了是一名優異的投手,還是球隊陣中的打擊好手。高中畢業後進入日本別府大學就讀,原本希望能夠一圓日職夢,不過球隊是屬於社團性質,最終沈鈺傑在大三回到台灣發展。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