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俄羅斯大軍集結烏克蘭邊境,「劊子手」普亭到底打什麼主意?

俄羅斯大軍集結烏克蘭邊境,「劊子手」普亭到底打什麼主意?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近期的情緒、侮辱對普亭而言,真的是引起他「報復」或是製造衝突的衝動嗎?柔道高手的普亭、KGB出身的他最擅長的就是冷靜的觀察局勢,在最佳時機出手,讓對方一槍斃命。

近期烏克蘭邊境氣氛再度緊張,俄羅斯軍力紛紛在此進行集結,支持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分子的活動。據估計,現有約2萬8000名分離主義軍隊與2000名軍事顧問於此駐紮。

儘管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表示支持,但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港譯「普京」)對拜登上台後,針對俄羅斯的指控與再度將焦點從中國身上轉移至俄國的做法,表示不以為然。雖然在川普(Donald Trump,港譯「特朗普」)時期,俄羅斯曾開玩笑說「對世界第一壞蛋的角色被中國取代而感到失落」,現今俄羅斯重回寶座,被拜登譏為「劊子手」(killer)的普亭,不知心理是喜還是悲?

美俄競合,凸顯普亭對拜登的不安

長久以來,西方國家習慣的意識形態認為,世界若沒有俄羅斯將會過得更好,但實際上,世界還是很需要俄羅斯這個反派角色。儘管衝突持續升溫,俄美在氣候變遷、北極環保與能源項目上進行新項目的合作卻是毋庸至疑。

反過來說,雙方關係雖然不會加速好轉,但可確定的是,這種變形的衝突策略將會持續進行著,並作用在近期烏克蘭的衝突上。尤其拜登在選舉期間,兒子杭特(Hunter Biden)被烏克蘭天然氣公司布利斯瑪(Burisma)醜聞纏身,並且在大選期間被美國指控俄羅斯利用媒體干預大選,把不受克里姆林宮歡迎的拜登競選團隊,與其子杭特收受布利斯瑪每月5萬美元的消息擴張放大,試圖影響外界觀感與操縱選情。

近日杭特接受採訪,再度否認其中關係。這些都證明了,俄羅斯對時任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副總統的拜登,處理烏克蘭事務的不滿與不安感,以及預感拜登上台後對俄羅斯關係將走向衝突與僵化。

烏克蘭局勢緊張,仍與克里米亞有關

2014年4月11日,俄羅斯將克里米亞共和國與塞瓦斯托波爾市(塞凡堡)作為聯邦主體入憲,此後每年皆會慶祝克里米亞半島的回歸。原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西方各國至今還未公開承認其主權屬於俄羅斯,爭議還是持續著,彼此將此作為談判交涉的籌碼。

俄羅斯一再強調,克里米亞半島上的人民是經過公投才「回歸」俄羅斯,所以無理由歸還給烏克蘭,加上歐盟與美國也無積極打算動用熱戰使俄羅斯就範。而位於烏東的頓巴斯(Donbas),多年來的爭議與近期烏克蘭邊境緊張的情勢,也使國際焦點再度回歸至烏克蘭。

根據俄國媒體塔斯社的報導,從2021年2月開始,烏東頓巴斯地區的情勢越演越烈,每天上演嚴重的槍擊事件。西方國家的代表多次對此表示關注。正如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所表示,俄羅斯軍隊穿越俄羅斯領土的行動,不應打擾其他國家,因為這不會以任何方式威脅到其他國家。還強調,烏東的頓巴斯地區正在發生的是屬於烏克蘭內部衝突,而俄羅斯軍隊從未參與過。

據悉,歐盟27國外交部長將在下次會議上討論「俄羅斯軍隊在與烏克蘭接壤的邊界增兵與的軍事活動」的議題,而缺少聯合軍隊的歐盟國家,大部分則是依靠美國的軍事支持,各國與利潤豐厚的美國軍火業建立起緊密的關係。所以,現今北約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同盟,而且還是個強大的政治思想遊說機構。

烏克蘭雖然還未加入北約,但美國對烏東衝突與黑海防衛也提供不少的力量。根據俄羅斯塔斯社的報導,美國國防部正向黑海派遣軍艦。這種含有特殊意味的訊息,無法確定拜登是否馬上就要和俄羅斯直球對決,但根據《蒙特勒公約》中,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的有關規定,美國必須在船艦進入黑海的14天前,向土耳其發出警告。至今各方媒體尚未發布正確的通知訊息,代表著美國對這件事還是處在「準備報復行動」的階段。

RTXBCYVK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俄羅斯在邊境調動軍隊,準備對烏克蘭開戰?

另根據公開調查組織「The Conflict Intelligence Team」的資料,俄羅斯軍隊現集結地點位於離烏克蘭邊界約155英里處的沃羅涅日(Voronezh)以南。這樣的距離可以說是有點遠又不會遠的絕佳距離,能造成烏克蘭政府神經緊張,卻又讓人感覺還是保有一定的距離。

但來自俄羅斯西部和南部軍區的部隊調動,遠遠超出近期的標準演習的範圍,這讓各國摸不著頭緒,不確定俄羅斯接下來的目的。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界定為「單方面挑釁」的俄羅斯,是否會真正對烏克蘭開戰?因為與俄羅斯沃羅涅日市連結的烏克蘭地區,雖屬於烏克蘭,但是受到俄國政府支持的代理人區域,並加強了整體的複雜性。

綜觀美國與俄羅斯近年以來最有可能發生熱戰的區域,是落在波羅的海、烏克蘭與敘利亞。

雖然俄美在此三個區域衝突持續進行,但彼此對熱戰的爆發還是有所收斂,尤其在新冠病毒爆發下,預估兩國不會輕易的觸碰到彼此的底線。所以,可以說是一種21世紀的新型冷戰正在雙方之間進行,包括持續對俄羅斯經濟制裁、西方國家對俄國召回外交官等方式來表示。

美俄新型態冷戰,兩國關係新低點

這種西方國家對俄的新型冷戰型態,是一種道德與政治上的對峙。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於202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裡,描述了美俄之間的關係是處於冷戰以來最嚴峻的時期,並且風險不斷升級。儘管俄美關係已不再是全球政治最重要的焦點,但危險卻不斷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