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COVAX配送AZ疫苗下午開始配送,指揮中心:研議調整機組人員入境檢疫規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首批由COVAX配送的AZ疫苗,今(12)日上午已經通過7項檢驗,預計傍晚就能放行展開配送。另外莊人祥表示,目前指揮中心同步研議在落實外站管理及機上全程防護的措施之下,調整機組人員入境的檢疫規定。
首批由COVAX配送的19.92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以下簡稱AZ)「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疫苗,今(12)日上午已經通過7項檢驗,預計下午展開封緘,傍晚就能放行展開配送。
另外AZ疫苗的接種對象,自今日起由第一類人員擴大至二、三類人員也能施打,當中包含航空機組人員。有部分機組人員表示,若是接種疫苗之後,還是沒有縮短檢疫時間,可能影響到接種意願。對此莊人祥表示,目前指揮中心也在同步研議,在落實外站管理及機上全程防護的措施之下,會調整機組人員入境的檢疫規定。
今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AX首批AZ疫苗下午封緘放行
根據指揮中心新聞稿,國內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案1059),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去(2020)年10月至日本就學,於今年4月4日返台。個案於4月9日期間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4月10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58例確診,當中包括942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11人死亡。
(中央社)另外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首批由COVAX配送的19.92萬劑AZ疫苗,今天上午已經通過7項檢驗,預計下午展開封緘,傍晚就能放行、展開配送。
台灣透過COVAX取得的首批AZ的武漢肺炎疫苗約19萬9200劑已於4月4日到貨,食藥署取樣600劑依原廠規格進行外觀、鑑別、pH值、細菌內毒素、無菌、DNA/protein比例、效價試驗等7項檢驗。
吳秀梅今天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這批AZ疫苗上午已全數檢驗合格,預計下午展開封緘,傍晚就能放行並交由業者展開配送,預計放行19萬8600劑。
《自由時報》報導,這批疫苗配送到各醫院後,因為效期只到5月31日,比第一批AZ疫苗的6月15日還早到期,因此接種時將優先使用這批疫苗。
此外,台灣與美國莫德納(Moderna)簽訂505萬劑武漢肺炎疫苗合約,最快5月將陸續到貨,莫德納疫苗何時取得緊急使用授權(EUA)也引發關注。
吳秀梅說,由於疫苗審查資料量真的相當龐大,目前仍在審查當中,有好消息會向外界報告。
一年多來不是飛行就是隔離,指揮中心:研議調整機組人員入境的檢疫規定
另外今日開始,AZ疫苗的接種對象由原先的第一類人員,擴大至二、三類人員也能施打,當中包含航空機組人員。對此部分機組人員表示,若是接種疫苗之後,還是沒有縮短檢疫時間,可能影響到接種意願。
《中時新聞網》報導,機師工會常務理事、華航機師陳建財3月底時受訪表示,機組員是被管制的一群,到了外站旅館之後就像是戒護的犯人被「押送」進房門,沒有房卡,要在10坪空間待18到72小時,等下一班飛機來才能呼吸到自由空氣。「每個人這一年都像被壓縮的彈簧」,不斷值勤、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然後自主健康管理還沒滿又要派飛,陷入下一個循環。
《自由時報》報導,於今日接種AZ疫苗的長榮航空B777機隊資深訓練督導、機長徐瑋鍠表示,目前據公司統計,有將近6成飛行組員同意接種;其他4成組員是因為這段時間看見有關AZ疫苗包括血栓、其他後遺症等報導,所以有這方面的疑慮。另一個原因是政府對於打了疫苗後,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及自主健康管理規定的配套還不明確,所以也是想說等政策更明確後,再做施打決定。
被問到打完疫苗讓機組員檢疫時間縮短,是否會提高施打意願?徐瑋煌不假思索回應「那是一定的」,並說每個人都期待這一天的來臨,提及這一年多以來,飛行組員在這種不是飛行就是隔離的情況之下,身心真的受創很嚴重,也對飛行安全造成非常大的損害。
對此莊人祥於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合乎施打AZ疫苗的機組人員約有1萬1000人左右,目前居家檢疫的人數大概800人左右,可能因為短程或輪班的關係,大多數的人都沒有居家檢疫,可以來依照自己的班別來安排疫苗的施打。
此外莊人祥表示,目前指揮中心也在同步研議,在落實外站管理及機上全程防護的措施之下,會調整機組人員入境的檢疫規定。
延伸閱讀:
- 大阪疫情再創新高,又傳公職人員違反聚餐規定,日本開始為高齡者施打輝瑞疫苗
- 12日起擴大AZ疫苗施打對象,防疫人員、國籍航空機組員都能接種
- 歐盟認列血栓為AZ疫苗「非常罕見」副作用,指揮中心拍板繼續接種
新聞來源:
- 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自日本入境(衛福部疾管署)
- AZ疫苗擴大接種 長榮777機長:盼透過接種讓大家生活、就醫權益獲解決(自由時報)
- 首批COVAX近20萬劑疫苗通過檢驗 晚間配送全台供接種(自由時報)
- COVAX首批AZ疫苗檢驗完畢 下午封緘放行(中央社)
- 機師快崩潰 阿中:檢疫有機會縮短(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年薪破百萬在台北買不起房?調整資產配置,買房不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想在買房時擁有好的貸款條件,一定要趁有穩定好工作的時候申貸較佳。面對通膨升息時代的來臨,大家務必聰明善用資產配置成為人生最佳助力,而不是讓買房成為拖垮自己財務的稻草。
本文作者:VI 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 台灣區總經理 黃士豪
買房是很多人畢生夢想,許多上班族開始投資的動機,也是希望透過能扣除每月支出後、盡可能放大剩餘的存款,更快買到人生第一間房。但是看著房價不斷飛漲,媒體不斷報導百萬年薪工程師、醫師都無法在台北置產,讓很多人感到恐慌、甚至放棄買房念頭。
32歲的飛輪教練阿謙很努力賺錢,汲汲營營忙於工作,希望能買一兩千萬的房子,好安身立命。為了達成目標他相當努力培養技能,除了具有飛輪跟肌力教練資格外,平時也提供學員筋膜按摩服務。
因為服務口碑很好,目前團體加個人每月穩定都有100小時課程,即使前段時間疫情不穩定也只有少掉一成教練收入,月收入約為6至10萬。
對於未來目標,阿謙除了希望可以透過被動收入增加、改變目前靠時間及體力換取金錢的現況,也希望能夠買入兩間2000萬的房子,一間自住、一間出租賺取被動收入。
既有資產配置上,由於懷抱著買房夢,因此阿謙保留110萬活存現金,另外有一張台幣56萬的美元保單,投入美股58萬有不錯獲利。
買房對平均月收入8萬的阿謙來說是否為不可能任務?我認為,阿謙應該先拋掉想法便是:別為了賺頭期款而投資。
給阿謙的投資建議一:別為買房投資,要讓投資為你置產。
遇到像阿謙這樣懷抱著買房夢的學員,我都會先要他們反覆問自己:為什麼要買房?
如果從資產及投資角度來看,房子算是防守型資產,如果將房屋價值放進整個資產配置後,花在買房的錢就不能超過總資產50%,否則就會讓自己變成房奴,更會因為多數資產都卡在房子,而因為房價變化影響心態。
假設買房能為自己帶來安全感,那這想法相當好、也值得去達成這個人生目標,這時就可以思考如何利用投資來幫自己買房。
以阿謙希望買到2000萬的房這個目標來看,房價2000萬首購需支出頭期款為400萬,這時除了要因為固定支出增加房貸這一項,因此要提高保障型資產外,也要確保進攻型投資組合有400萬,並透過選擇權等投資方式妥善配置讓自己能利用每年10-20%投資報酬來支付房貸本金及利息。
給阿謙的投資建議二:想買房保障人生,別抱持保障心態投資
在與阿謙諮詢對談過程中,我也看到許多保守型投資人最容易落入的「陷阱」:認為是保障,其實處於風險中。
將錢投入投資市場,因為跌價造成損失,這是一種可視但未知的風險。但是如果將錢都投入到定存、活存現金中,每年因為通貨膨脹造成損失,加上失去將錢轉進保守型甚至進攻型投資組合中能產生的獲利,這是屬於容易忽略但已知的風險。
保障型資產是為了當有突發風險產生時,讓我們不用擔心生計並可渡過半年時間進行避險。就阿謙每月支出約5萬來說,保留30萬是足夠的。特別是在進攻型投資組合都握有許多高價值公司並有不錯獲利時,應該將額外80萬緊急帳戶資金及活存轉進進攻型投資組合,才能更快達成買房目標。
而究竟是否該買第二間房出租賺取被動收入,我也請阿謙好好想想:買第二間房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買房是為了投資,那麼比起將一大筆錢投入保守型資產,以阿謙還年輕並且收入相對穩定情況下,該如何積極進攻讓自己退休時可以擁有千萬甚至億萬資產,才是最適當思考方式。
這些建議也適合你:購買投資型保單前先停看聽
在阿謙現有投資組合當中,我也看到在許多學員資產配置中都會出現的「投資型保單」。這類同時具備投資及保險功能的保單屬於保守型資產,因此建議在購買時要注意投入金額加上其他保守型投資不要超過總資產20%外,更要先釐清以下關鍵。
首先便是保單報酬形式為何?是在一定年限後固定會發放股息給保戶,還是保險公司會每年將這些錢投入特定投資標的做為報酬?這些資產增長能否看得見,甚至是否穩定,必須先了解。
其次則是這些保單綁約年限,這會影響可動用資金及運用彈性。當然,既然是保險更要確認又是綁定哪方面保險,在自己真正需要時是否能夠降低醫療或意外造成風險。懂得從資產角度思考保單,可以讓你在投資道路上少走相當多冤枉路。
附帶一提,想在買房時擁有好的貸款條件,一定要趁有穩定好工作的時候申貸較佳。面對通膨升息時代的來臨,大家務必聰明善用資產配置成為人生最佳助力,而不是讓買房成為拖垮自己財務的稻草。

本文章內容由「VI College價值投資學院」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