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正義》:「有效率」的追求績效、不肖學長「口耳相傳」,歪鴿是怎麼變歪的?

《扭曲的正義》:「有效率」的追求績效、不肖學長「口耳相傳」,歪鴿是怎麼變歪的?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扭曲的正義》作者吳忻穎,是一位前檢察官。在本該實現刑事正義的檢察體系中磨滅了希望,最後失望出走。她回望過去任檢察官的實際經驗與觀察,深刻剖析了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的重大問題,有系統地暴露三方之間如何往來、影響視聽。

實務上員警之所以鋌而走險、違反正常法律程序的主要原因,除了被專案績效、上級要求壓得喘不過氣以外,也有一部分的因素是想要用最方便的方式「有效率」的追求績效,於是選擇接受了某些不肖學長的「口耳相傳」,以自身的(非法)職權嚇唬民眾。

以另一件因違法搜索經法院認定嚴重違法而證據排除判決無罪的案件為例,被告I於審判中陳述,他是以「竊盜」案被拘提到警局,而員警在警局內突然要求他「同意搜索」自己的租屋處,他不願配合,警察便說要「建請檢察官羈押」他,並再辦他一條妨害公務,還謊稱拘票「附帶搜索的效力」。最後他們不顧I的反對硬拉著他到租屋處搜索,在大肆搜索達到目的後,I才在警方的威逼下「補簽」了一張同意搜索書。然而,警方在沒有搜索票、違反I的意願下搜到的物品,並非警方向檢察官聲請「竊盜案」拘票的財產犯罪證據,而是毒品殘渣袋。顯然,警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法院勘驗警方密錄檔案,發現該分局在搜索被告I的租屋處之前,已經先行搜索I的車輛。在搜索被告車輛時,I即一再表達自己不願意和員警一起去租屋處,員警卻還是在I拒絕、沒有搜索票的情形下,到他的租屋處搜索。

法院勘驗的譯文中,警方甚至還出現這樣的恫嚇內容:

……我要電你我也會電得光明正大,要讓你痛苦我只要放聲出去,一群人就讓你死了。
……還是去你家找你媽?應該不需要做到這樣子吧。

I聽到警察這麼說,只得訥訥回答:「知道了。」

警察到底有什麼權力「放話出去讓被告死」?又要「放話」給誰?這段話背後透露的,讓人不由得猜想,難道說公權力背後還存有不當的陰暗面嗎?不要說I,身為法治國家國民的我們,都該感到不寒而慄。

像這類的違法搜索最常見於毒品案,除了違法搜索以外,違法逮捕、違法驗尿是為大宗。

對於這些程序違法的案件,員警們都怎麼說呢?拿近年來一件無搜索票卻強闖民宅執行搜索的派出所帶隊主管J來說吧,他就在審判中做出矛盾的證述,首先是查緝時現場「查獲使用過的吸食器」但無法確定是誰的,接著在現場前科查詢時發現在場人士「都有吸毒前科,所以請他們回派出所了解」,但在場的人皆不願意配合,J表示由於他們不配合,便「認定他們是毒品的現行犯與準現行犯」並且把在場的所有人通通「強制帶回去」。

J雖然是派出所帶隊主管,但其實也許不是很清楚當下「帶回派出所」在法律上是什麼意思。他首先以「他們都有吸毒的前科」為理由,表示自己「請他們回派出所了解」,這看起來似乎是很客氣的「通知到案」,但在當場四人均表示拒絕配合後,J就強制把人都帶回派出所了。然而,一個人擁有前科,並不是當下判斷他是不是現行犯的標準啊。

僅因嫌疑人不配合回派出所接受調查,竟強制將在場所有人帶返派出所,雖然沒上手銬、腳鐐,但這樣的行為,顯然已經拘束嫌疑人人身自由,是違法逮捕了。這樣也就算了,J把人帶回派出所後,還表示若不配合驗尿就不放行,甚至說要把嫌疑人全都送去法院,問題是,依法,警察根本沒有這麼大的權力。

對於「警察明知違法而為之」,可能有人會困惑:明明知道是違法,而且以此類故意的嚴重違法手段取得的證據,在《刑事訴訟法》的權衡下,即便是重要的關鍵證據也不得當作審判根據,這就是所謂的「證據排除法則」。法院在沒有合法證據可以證明被告有罪之下,只能依法無罪判決,從結果來看等於是警方白忙一場,既然如此,怎麼會有公務員甘冒這種違法又做白工的風險呢?

答案就在於我們現行的查緝政策與警政實務上,有其他比法律成本更高的誘因——專案績效以及功獎。這些誘因遠大於被抓到違法的法律風險,甚至讓員警對於「證據排除導致無罪判決」感到「無所謂」,反而前仆後繼地鋌而走險。在績效制度的壓力與功獎和升官的利誘下,他們篤定「檢察官查不到」,檢方則因被大量案件癱瘓只好「睜一眼閉一眼」;或者在偵查中疏忽,起訴後就算發現警方偵查程序違法,也會在扭曲的檢警關係下,將錯就錯,「打死不退」、「上訴到底」。

在此般追求績效、分數、功獎、新聞表現的警察體系裡,有許多員警都在要選擇「精緻偵查」還是「績效至上」之間糾結著。有許多人曾被「忍一下三年官,兩年滿」、「不要跟考績過不去」等鄉愿口號洗腦,直到看到學長因追求績效而犯罪被起訴判刑、因為追求績效而把命賠掉,或是眼睜睜看著偵查隊為績效背書,硬是移送明知根本不構成犯罪的案件,開始懷疑自己當刑警的價值,深陷巨大的痛苦。

載浮載沉之中,許多員警本來心中燃燒的偵查魂,在現實的冷水澆淋下,只得無聲熄滅。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聯經出版

作者:吳忻穎

檢察官依法行事,竟會成為罪人?
我們的社會,究竟生了什麼病?

這是一本寫來改變社會的書,因為一切再不改變,也許就來不及了
披露檢察官、警察、媒體最真實的面貌

  • 是什麼樣的體系,讓一個懷抱熱血的檢察官,選擇出走?
  •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警察疲於追求績效,不惜違法?
  • 是什麼樣的問題,讓媒體成為官方與個人形象的宣傳管道?

說到檢察官,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是「奶嘴檢察官」、「恐龍法官」、「司法不公」,還是判決總是「脫離現實」、不符民意,老是引來輿論撻伐?

然而在群情激憤、擁護眾人認定的「正義」之前,我們該深思的,是以片面資訊做出判斷真的好嗎?我們對這些問題的了解,真的足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