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新加坡獨角獸Grab赴美借殼上市,估值約396億美元

新加坡獨角獸Grab赴美借殼上市,估值約396億美元
Grab創辦人Anthony Tan陳炳耀。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年市場傳出Grab與Gojek進行合併談判,以及阿里巴巴集團擬對Grab投資30億美元,如今隨著Grab已成功在美國「借殼上市」上市納斯達克,未來Gojek的動向受矚目。

綜合媒體報導,東南亞最大叫車和食物外送平台Grab在13日證實,將透過與美國Altimeter Growth公司合併的方式在美上市,將會是東南亞公司至今在美國推動的最大宗股權發行計劃。

Grab是以「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方式,透過Altimeter Capital旗下的Altimeter Growth Corp達成合併協議,在美國納斯達克「借殼上市」,股票代號GRAB,估值約396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1272億元)。

中央社》報導, Grab透過私募股權方式籌資了超過40億美元(約新台幣1139億元),包括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駿利亨德森投資(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和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等投資者參與。若這宗交易成功的話,估值約達396億美元的Grab,將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SPAC交易案。報導指出,今年至今在美國上市的SPAC共籌資99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8179億元),高於去年創紀錄的籌資規模83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3625億元),凸顯了華爾街的投資熱潮。

總部位於新加坡的Grab,是由馬來西亞籍的Anthony Tan(陳炳耀)在2012所創辦的,主要提供電子預約叫車、餐飲外送、電子支付等服務。Grab的事業版圖,除汶萊和寮國外,已橫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和菲律賓等東協國家,去年市值已達到160億美元(約新台幣4554億元);而已經歷多次融資的Grab,股東還包括了日本的軟銀Softbank及中國滴滴出行。

路透社》報導,Grab表示之所以選擇上市,是因為受到2020年依舊強勁的財務表現所驅動的,創辦人兼執行長陳炳耀指出,募得的資金將讓Grab擴大對「最後一哩的配送網路」(last-mile delivery network )與金融服務業務,如對行動支付、數位銀行的投資。Grab已在2020年取得新加坡政府發出的數位銀行牌照,並預計在2022年提供服務。

陳炳耀接受《日經亞洲》專訪時表示,雖然Grab選擇在美國上市,但依然不會放棄還有巨大成長潛力空間的東協市場,因為幅員廣闊的東南亞,仍還有許多地方是物流、網路還沒觸及的,而Grab會做到成本最低且效率最高的配送網絡。

Grab Indonesia今年初於雅加達推出電動車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Grab Indonesia在2020年初於雅加達推出20輛與韓國現代汽車合作生產的電動車。

曾傳出和印尼獨角獸Gojek合併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彭博社》報導,Grab和印尼最大的獨角獸公司Gojek,已在合併談判上取得重大的實質性進展,有望成為東南亞網路產業規模中最大的合併案。

當時傳出兩家獨角獸合併的原因在於,武漢肺炎疫情使兩家公司的業務受到衝擊,因此面臨著股東要求合併的壓力,但由於兩家公司在電子召車、數位支付、餐飲外送等業務上有高度重疊性,合併會帶來市場壟斷、裁員的疑慮,有關國家監管機關的態度是關鍵,因此合併案也不被看好。

此前最備受矚目的東南亞公司在美國上市案例,便也是總部同樣在新加坡的SEA集團(冬海集團),該集團2017年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目前市值已達1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1595億元)。而SEA集團的投資者包括中國騰訊,而騰訊也是Gojek的投資者。

SEA集團的業務涵蓋網購平台蝦皮購物(Shopee)、蝦皮支付、網游平台Garena等,尤其在網路購物與行動支付業務上,與Grab、Gojek有競爭,因此有分析認為SEA集團的崛起是之前驅使Grab與Gojek合併的重要因素。

此外,去年9月市場也傳出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擬對Grab投資30億美元(約新台幣854億元),因此隨著Grab在美國「借殼上市」的局面塵埃落定,已因遭中國政府以反壟斷法祭出行政處罰而自顧不暇的阿里巴巴集團,會不會與Grab有進一步財務上合作值得注意。

最後,隨著Grab與Gojek合併前景不明,未來Gojek是否會赴美上市,也將是市場關注的動向。

shutterstock_1839005521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Grab與Gojek的logo示意圖.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