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產業觀察】百貨公司演化史:餐飲空間愈來愈大,「停留經濟」如何集客有學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老一輩」百貨公司的樓層規劃,會發現幾個有趣的特徵:一樓絕對是化妝品專櫃,因為化妝品的銷售利潤和坪效最佳,這也造就每年百貨週年慶檔期時的排隊搶頭香的狂熱。
遙想15年前,一段生活和職場在兩岸漂流的日子。那是個兩岸互動正逐漸熱絡,但定期航班直航尚未實現的時期,進出中國大多得經由香港中轉。儘管每趟來回的飛行和轉機都耗費大量的時間,但趁著轉機的空檔,入境香港吃喝閒晃一番,也算是進入中國前的心靈撫慰、回到台灣前的一番身心補償。
每次踏上港島、九龍,除了感受高樓聳天、人群簇擁的急迫感,最深刻的印象是:這小小的土地上,怎麼那麼多shopping mall啊!我們可以理解在重要商圈和地鐵匯流處,自然是人潮聚集,為設立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的好地帶。但就連在「黃大仙廟」旁,也能有座小型購物中心,真是讓我滿腦疑惑。
那時候的台北市,捷運網絡還沒那麼綿密,百貨商圈集中在東區和信義區,看似捷運路線沿著百貨商圈而建;但10多年之後,才發現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開始隨著新建的捷運路線,和人口的流動移轉而陸續進駐。
此時,才真正開始在雙北市驗證曾親身經歷過的「香港經驗」──每個重要的捷運或交通環節,皆有購物中心進駐,消費者不乏逛街購物的地方,但也可以感同身受產業競爭將更為激烈,業者們得花更多心思吸引消費者造訪和駐留。
接下來就讓我們用文字來逛百貨公司,道出這個產業的轉變。
百貨公司裡女人的錢最好賺,男裝樓層是上廁所的好選擇
當我們觀察台灣百貨公司產業的演進時,自然得從它最初的型式看起,例如位在西門町寶慶路的遠東百貨(1972年),和遠東SOGO的前身「太平洋崇光百貨」(1986年)。他們在1970年代後開幕,也是開始引入國外經營技術的老前輩。我們姑且用「老一輩」的百貨公司,來形容百貨公司最初的「店型」,而現今所有新進的業者仍會依此傳統觀念,做為其規劃的基礎。
從「老一輩」百貨公司的樓層規劃,會發現幾個有趣的特徵:一樓絕對是化妝品專櫃,因為化妝品的銷售利潤和坪效最佳,這也造就每年百貨週年慶檔期時的排隊搶頭香的狂熱。甚至是你無法在一樓找到廁所,因為這麼賺錢的樓層,怎會把空間讓給無法帶入營收的廁所呢?想上廁所,先繞繞幾個樓層、增加你的駐留時間吧。
另外,女性相關產品的樓層最多,價格帶也最豐富齊全。這當然是反映出女性消費、甚至是衝動消費的力道,是遠高於男性。相對的,男性的生意較不好做,或者說男性不太愛逛街、衝動消費的力道較弱,所以男裝樓層可能只配有一層或兩層樓,且為了撐起專櫃的營收和利潤,男性相關專櫃的產品單價也較高。
而當我們搭著手扶梯經過男裝樓層時,也常會覺得人潮頓時稀少,假如你想好整以暇地享受上廁所的過程,男裝樓層的廁所的使用頻率較低、相對也可能較為乾淨且不太需要排隊,因此絕對是到百貨公司上廁所的不二選擇。
當我們在逛「老一輩」百貨公司時,應該會感受到它們沒什麼精彩的「櫥窗」,讓消費者能學著奧黛麗赫本在櫥窗前吃早餐。另外,它們所配置的「美食街」面積相對較小。日後隨著百貨產業的發展,對於「集客」的方式和思維皆有所演變,精品品牌的進駐帶來絢麗的品牌櫥窗,美食街也開始擴大經營規模。
精品櫥窗、美食街,皆能增加來客數與駐留時間
由於百貨公司業者對於品牌櫃位採取收租(包底抽成)模式,換言之,業者是屬於「房東」的角色。但這位房東也並非只是單純的收租行為,它們不僅要要發揮「選址」的眼光,還要能針對商圈性質找到合適的租客,把百貨公司的櫃位填滿。
在這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集客」能力。不僅僅是「聚集」,還要增加停留的時間,時間一增長,就增加消費者衝動購物的機會。
當消費者付了錢、刷了卡,品牌業者賺到錢,百貨公司也能從中抽成。這看似雙贏的正向循環,其實還會牽涉到品牌業者的銷售功力到不到位,會影響這個品牌有沒有辦法在這家百貨公司中,繼續生存下去。而品牌業者夠不夠大咖、對於櫃位的需求如何,也會影響租金抽成的方式,但這些就會是另一個故事。
前段提到,老一輩的百貨公司鮮少有精美的櫥窗,但隨著國人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對於精品品牌認知越來越廣、消費需求也越來越高,百貨公司開始大量引入精品品牌,例如微風廣場和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大量的精品品牌、以及它們的品牌櫥窗,讓商圈的街景有了另一番高大上的風格,帶來更多消費者駐足的機會,並且加長停留的時間。
對於精品品牌而言,藉由百貨公司的集客力道、搭配自身的品牌力,相對於獨立自營的街邊店,更能讓品牌業者有更多的曝光和銷售機會。
另外,「餐飲」也成為百貨公司另一個用以集客的服務。有一說是消費者不知道要吃什麼時,傾向選擇百貨公司做挑選;也有一說是逛街購物的消費者,大多會選擇在百貨公司內用餐。不管真相是哪一個說法,都成功地將消費者留在百貨公司內。前者是增加吃完飯後的駐留時間;後者是把購物的消費者留下來繼續花費在餐飲服務上。
這樣的集客特性,讓如「鼎泰豐」的品牌餐飲願意降低街邊店的開發,進駐各大百貨公司。對於品牌餐飲業者而言,儘管如此選址策略的租金壓力,比自營的街邊店還大上許多,但百貨公司的人潮和錢潮的保證,也省卻品牌餐飲自力開發選址的風險。

台北信義區是百貨業的一級戰區,微風南山剛開幕時,以高達45%的餐飲比例,試圖在百貨激戰區找到藍海
這就是為什麼越近期開幕的百貨公司,所規劃的美食街或餐飲品牌空間越來越大。以目前整體產業來看,百貨公司的餐飲營業額大約占整體的10~15%。而隨著「微風南山」的開幕,將餐飲營收占比推高到45%,也把餐飲和百貨公司兩者互相拉抬的「停留經濟」話題推到最高峰。
“街頭產業觀察”的相關議題
- 2021-06-20 【街頭產業觀察】吃到飽火鍋店主打「和牛」攬客,客人真的可以吃回本嗎?
- 2021-05-20 【街頭產業觀察】Podcast遲早步上YouTube後塵,「平台」介入搶食數位廣告大餅
- 2021-04-20 【街頭產業觀察】百貨公司演化史:餐飲空間愈來愈大,「停留經濟」如何集客有學問
- 2021-03-20 【街頭產業觀察】時下最夯的「斜槓人生」,其實是碗盛著「焦慮」的心靈雞湯
- 2021-02-20 【街頭產業觀察】還在期待東區商圈復甦的房東們,恐怕沒剩多少時間可以任性
企業如何打造現代開發技術?馬上報名「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開創現代化開發佈局思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WS 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隨著科技的迅速更新與發展,企業市場充滿了各種可能,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也使得企業組織越來越重視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使用者體驗與滿意度回饋、營運效率提升和成本的優化等。 AWS 向來致力於提供創新、快速、敏捷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組織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例如無伺服器( Serverless )及容器技術,就是幫助企業大幅提升敏捷性、降低運營及管理壓力,讓企業可以聚焦自身業務,在實現創新同時也能具備降低管理成本等彈性優勢。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 AWS 將於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活動內容亮點搶先看
當天活動除了許多實際案例分享,更會根據不同主題需求做分場議程,包含產業進階應用場景、無伺服器與容器開發指南、企業現代化遷移。
活動邀請到的講者也都是重量級嘉賓,在產業進階應用的主題裡,樂居的 CTO John Tsai 會跟大家分享樂居如何設計驅動資料設計架構,而在 Track 2 無伺服器與容器開發指南中,則由FunNow 的 Backend Lead Charlie Hsieh 分享 FunNow 如何透過無伺服器現代化架構,讓企業出海走向國際時,發揮關鍵技術應用實力;最後,在 Track 3 企業現代化遷移的主題中,邀請到補教業雲端教學平台 Soarogo 分享如何從單體式現代化到負載百萬流量無伺服器SaaS架構,巨量的資料如何進行遷移?
除此之外,這場免費活動還能讓你:
- 與 AWS 現代開發技術專家面對面交流,獲得實用的技巧和建議。
- 參與多場精彩的技術演講和實戰工作坊,探索無伺服器和容器應用的最佳實踐和案例分享。
- 與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開發者交流,擴展人脈和視野。
有出席有機會!三重好禮免費送

#早鳥禮 : AWS 遮風擋雨自動傘
早鳥報名並出席活動,當天前 100 名至現場報到者即可獲得 AWS 遮風擋雨自動傘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問卷禮 : AWS 品牌手提袋
現場參與活動並填寫會後問卷即可獲得 AWS 品牌手提袋 (圖片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現場深度參與禮:AWS 精品咖啡
現場參與並投遞名片乙張及拍照打卡,即可獲得現煮咖啡乙杯 (每人限得一杯,贈送指示以現場公告為準;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23 年 6 月 30 日 | 10:00 AM - 3:15 PM
活動地點: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23 號)
立即報名 : 點此填寫資料後即可完成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