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義偉訪美與拜登會談,「台灣問題」將成美日關係試金石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日兩國希望週五(4月16日)在白宮舉行的雙邊峰會上,重建失去的信任,加深合作。此前日本媒體列出的美日領導人將談論的5項議題中有3項都涉及台灣。有德國學者分析認為,台灣議題可能成為檢驗日本對美國忠誠度的「試金石」。
文:Martin Fritz
日本首相菅義偉及隨行官員、政界人士為同拜登(Joe Biden)總統的首次會晤做了充分準備。這是拜登上任後的首次外國政府首腦造訪白宮。所有參加華盛頓之行的人員都及時注射了兩劑輝瑞新冠疫苗,以期最低限度減少感染風險。那位美國新總統則早已施打了疫苗。
內容上看,美國時間週五(4月16日)的美日峰會似乎也準備充分。美國國會參院將在峰會前通過一項兩黨決議,強調日美安全同盟之牢固。有消息稱,華盛頓政府還將宣佈新任美國駐日本大使人選。在東京的這一職位已空缺近兩年。
半導體供應
在全球晶片短缺導致汽車行業發展受阻的背景下,美日已達成一系列共識,其中包括一項有關半導體元件供應的協議。雙方的一個高級別工作組將制定一個更為分散的製造計劃,以降低主要依靠台灣和中國大陸等地緣政治風險地區生產晶片的供應風險。兩國還希望在氣候政策上更密切合作。日本將更注重可再生能源,不再資助國外燃煤電廠,以此支持美國。
峰會議程中還包括一個促進印度-太平洋地區高質基礎設施的框架協議。美、日兩國希望籍此為亞洲新興國家提供一個替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選項。為此,兩國將商定投資共同準則。迄今,相關投資按逐個項目進行,而往後,國家優惠貸款的提供程序將標準化。5G無線網路和綠色能源發電可能會屬於投資重點。
不重返TPP
日本方面希望在峰會上恢復信任,拜登的前任川普(Donald Trump)咄咄逼人的策略使之受損。61年來,美國一直是日本唯一的安全夥伴。川普曾因汽車貿易不均衡而向日本施壓,並強行達成雙邊貿易協定。儘管菅義偉首相預期,華盛頓不會重返被川普放棄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拜登新總統肯定不會再威脅對其亞洲最親密盟友徵收懲罰性關稅。
通過邀請日本人作為第一位國賓到白宮做客,拜登已可補回一多半損失。
此次峰會的最大癥結在於美日聯盟未來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拜登迄今延續了前任的強硬對華路線。不過,他未實施川普式的「最大限度施壓」,而是致力於加強競爭。於此同時,源出於日本的「自由開放的印太」理念,也和拜登的外交理念相契合:與合作夥伴共同抵抗中國在亞洲的強權要求。
3月中旬在東京舉行的「2+2會談」上,兩國外長和防長對中國在東海的領土要求發出異常尖銳的批評。以此方式,拜登行政當局便能終結日本對美國同盟忠誠度的懷疑。具體而言,日本希望得到美方這樣的保證:一旦北京佔領日本控制的東中國海上的尖閣列島,(北京稱「釣魚島」),美國將不憚與中國發生武裝衝突。
台灣問題作為「試金石」
但以防衛和與中國競爭為指向的美國政策讓日本受到極大行動壓力。
德國日本研究所歷史學家韋伯(Torsten Weber)指出:「拜登傾向於減少對中國的對抗性,這並不給日本帶來優勢。」而美方希望將支持台灣列入峰會最後宣言,則又讓日本陷入窘境。對日本來說,參與這一檢驗其對美國忠誠度的「試金石」,意味著政治上的轉折。
自1972年與中國建交以來,東京一直遵守「一中原則」。而且,一旦作出相應表態,就有可能在發生台灣衝突時,導致日本不得不向美國提供軍事支持,而日本的和平主義憲法可能不允許這樣做。
峰會尚未召開,中國早已向日本施壓,要求其不要過度與美國拉近關係。中國外長王毅在電話中警告日本同行茂木敏充說,日本應確保與中國的雙邊關係「不陷入所謂的大國對抗」。其語氣之尖銳令人驚訝,因為,東京迄今一直避免與北京對抗。例如,日本是七國集團中唯一沒有因新疆維吾爾族再教育營問題而對華制裁的國家。
不過,歷史學家韋伯指出,中國的恐嚇戰略並非沒有風險:「中國在地區和全球範圍越是咄咄逼人,就越會促使美國投入日本的懷抱——反之亦然。」
作為其結果,日本將不得不軟化「外交主要應為貿易服務」的這一外交政策指導方針。這一方針使東京在全球舞台上迄今寧取韜光養晦之策。
與此相關,韋伯這位德國歷史學家,強調了日本與美國和德國的價值夥伴關係中蘊含的政治機遇。他指出,「如果日本、美國和其它國家用自由、民主和人權來作為其共同的批中立場理由,那麼,日本便可成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夥伴。」然而,這一新取向是要付出代價的:「那樣的話,東京也必須收回涉及慰安婦、強制勞工、二戰中戰爭罪行的歷史修正主義,因為,歷史修正主義行為使日方就自由和人權所做的承諾受到質疑。」
© 2021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