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夏LaLa》Ep. 20:文字無法形容的「宇宙恐怖」,一探「克蘇魯神話」奧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宇宙恐怖被潛移默化到許多作品之中,幾乎知名的恐怖電影都有其蹤影,連恐怖大師史蒂芬金都深受其薰陶,可見其對後世影響之深刻。
無論是伊藤潤二《富江》、史蒂芬金《牠》、漫威《汪達幻視》、DC《水行俠》,或經典恐怖科幻作品《異形》等傑作,幾乎都受到克蘇魯神話的影響!H. P .Lovecraft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系統,描述了文字無法形容的「宇宙恐怖」,這股恐怖熱潮從未消退,甚至成為跨領域的熱門研究話題!
本集《閱讀夏LaLa》,夏宇童和陳夏民從喜歡的恐怖片聊起,邀請大家一探「克蘇魯神話」的奧祕!別忘了跟我們一起放聲大喊:「Iä ! Iä ! Cthulhu fhtagn !」(這一句光看文字就覺得很像咒語……)
恐怖宇宙集大成者,H.P. Lovecraft!
夏民要介紹的是《克蘇魯的呼喚:H.P. Lovecraft恐怖小說傑作選》,作者H.P Lovecraft(堡壘文化出版)。談起克蘇魯,就必須好好介紹它的宇宙觀:「我們剛剛有聊到《咒怨》,也有聊到伊藤潤二,這其實都跟克蘇魯有關。其他還有很多例如B級片裡面會出現章魚觸手,或者奇怪的空間感受,這些其實或多或少都受到克蘇魯神話系統的影響。」夏民接著說:「克蘇魯神話系統是由美國恐怖怪奇小說家H.P Lovecraft一手打造的,內容多在討論宇宙恐怖。」
而究竟什麼是宇宙恐怖呢?童童發問:「就是外星人嗎?」夏民表示沒錯,但更複雜一點點,「宇宙恐怖英文是cosmic horror,意思是,假設這個世界觀是人在地球上,跟那些神明the great old ones比起來,我們其實才是那些更輕易可以踐踏的。在這樣的設定之下,每個神都有自己的角色需要扮演,也各自擁有不同的能力,但最後當我們面對神明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微不足道。除此之外,你也會感覺到極度陌生,彷彿突然之間你已經不在你原本所處的世界,因為在面臨極致恐怖的時候,人是會被嚇傻的。」一種異世界帶給你「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麼」多無數倍的慌亂迷茫感。
宇宙恐怖被潛移默化到許多作品之中,幾乎知名的恐怖電影都有其蹤影,連恐怖大師史蒂芬金都深受其薰陶,可見其對後世影響之深刻。但這位偉大的創作者H.P Lovecraft是個可憐的人,「他1890年在美國出生,幼時爺爺和爸爸是富有的,但兩人過世後便樹倒猢猻散,家道中落,他的生活也變得非常貧窮。他因為喜歡寫作,所以常常在廉價雜誌連載怪奇小說。」
那什麼是怪奇小說(Weird fiction)?夏民表示:「過去奇幻、恐怖還有科幻等這些文類還沒有這麼明確的時候,往往都被收納在怪奇小說這個文類。他常寫這類型的小說,但都懷才不遇,只好和筆友們建立起Lovecraft circle。1936年好不容易出版了第一本書,1937年就因為癌症過世了。」
Lovecraft曾在故事中提到,有些宇宙恐怖會招喚出人類內心深處的未知,所有恐怖都是因為不曾體驗、懸而未決,夏民舉例:「我們的大腦真正運作的部分只有百分之十幾,剩下那些,某一部分,說不定就埋著跟遠古的神的連結。所以若某天頻率接通了,你就能感受到來自遠古神明的招喚。」……聽起來就令人又愛又恨,跟鬼片一樣,鬼若有似無、要出來不出來的時候最驚悚,對未知懷抱好奇,殊不知好奇會嚇死你。如果你心臟超大顆,喜歡驚奇恐怖可怕的嚇人故事,千萬不要錯過這本!
瘋狂山脈,這座山看起來很「肉」!
童童介紹的是《洛夫克拉夫特傑作集:瘋狂山脈》,繪者田邊剛(獨步文化出版)。童童第一次接觸Lovecraft是從漫畫《瘋狂山脈》開始,她對田邊剛的創作風格一見鍾情,覺得有種分不清現實與幻境的感覺,「這本書描述一間大學裡的教授,帶領一群地質學家與生物學家等研究學者到南極進行生物調查,卻在到達當地後發現神秘黑色高山。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整個人一抖,『鵝~』了一下,因為田邊剛的畫風很刁鑽,那座山看起來真實又立體,而且那個氣勢之嚴峻,整個感覺很不祥!」
童童認為一樣是恐怖,但田邊剛和伊藤潤二的路線完全不同,田邊剛是走寫實氣氛派,光是一座山,讀者看到的時候,會和裡面的角色一樣倒抽一口氣那樣身歷其境。她繼續堆疊劇情:「這組探險隊的其中一組探勘小隊挖掘出古代生物遺骸,而後發現遺骸的隊伍全隊消失,其餘組員驚慌失措之餘,暴風雪過後便派出飛機找尋失蹤隊員,只是找著找著,就找到了很多其他的東西。」……這集的氣氛莫名一直保持著緊張可怕。
南極地形包含冰河與火山,透過田邊剛精巧地拿捏,所有的氣候、天色以及地勢的細節,都在讀者眼中栩栩如生地鋪展開來,「真實存在的東西,也會讓你一下就投入其中,洗腦你讓你感覺這是真的。比如裡面還有提到愛倫坡的一首長詩,就是以這個火山為背景寫的,一代入現實世界的人,那個漫畫和真實的邊界就開始混亂了。我還因為有些他說的東西我不了解所以去查了資料,結果才發現裡面很多都不是真的!那只是它的世界觀裡的一部分!」
夏民也分享自己在這本書裡發現源引自愛倫坡的作品時很是驚喜:「愛倫坡是更早期的恐怖小說家,相傳是推理小說的發明人,寫過許多恐怖小說,很多故事都和克蘇魯系統隱隱約約有些連結。」Lovecraft的小說時常給人一種超現實的瘋狂感,這部分藉由漫畫家田邊剛以漫畫呈現後便更加強烈,童童形容那讓讀者很錯亂,融入部分史實,但又保持虛構,「這個故事結尾有一種『就這樣吧,最好不要再有其他人知道這些事情』的感覺,好像暗指人類無知,又好像真的無知才是幸運。」
Tags: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