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第二的德國綠黨首次推出總理候選人,迎戰後梅克爾時代分裂的基民盟

民調第二的德國綠黨首次推出總理候選人,迎戰後梅克爾時代分裂的基民盟
綠黨總理候選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德國保守派陣營在這次總理候選人推選過程大受內傷,且距離大選只剩5個月時間,基民基社聯盟領先對手綠黨的幅度也不大,因此在索德爾退出角逐總理候選人後,拉舍特召開記者會呼籲陣營團結。

(中央社)德國政黨消息人士19日指出,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ian Democrats)黨魁拉舍特(Armin Laschet)在內部會議中贏得黨高層支持,將成為保守派角逐9月總理選舉的候選人。

由於現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將在選後下台,保守派在處理疫情不力、支持度創下近一年新低之際,共同推舉候選人的壓力升高。

拉舍特和巴伐利亞邦較小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黨魁索德爾(Markus Soeder)近來針對誰才是領導保守派聯盟勝選的更好候選人持續較勁。

黨內消息人士表示,基民盟行政委員會(Federal Executive Council)經過一直延續到晚上的6小時辯論,投票支持拉舍特,46名成員中有31人支持他,代表著77.5%的多數。

根據與會者,索德爾贏得9名成員支持,另有6人棄權。索德爾並未參與這場線上會議。

民調顯示索德爾人氣高於拉舍特,因此他在黨內投票敗給拉舍特讓基民盟部分成員憂心。保守黨陣營支持度雖然仍微幅領先綠黨(Greens),但內部領導權之爭恐損及他們延續16年執政的努力。

《中央社》報導,拉舍特的競爭對手、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黨魁索德爾表示:「結果已定,拉舍特是總理候選人」,將繼梅克爾領導基民盟與基社黨聯盟。

索德爾又說:「基民盟集會後做了決定。我們接受這個結果,我會尊重。我已去電拉舍特致賀。我告訴他,基社盟接受這個結果。我們會全力支持他。」

《中央社》報導,60歲的拉舍特是德國人口最多的北萊因-西發利亞邦(North Rhine-Westphalia)邦長,他不僅是梅克爾長期盟友,也獲得基民黨高層支持。但54歲的巴伐利亞邦總理索德爾在民間支持度卻遠遠勝出。

根據德國「畫報」(Bild)最近公布的一份民調,索德爾高居德國最受歡迎政治人物排行榜榜首,梅克爾還屈居第二;拉舍特的排名則落在遙遠的第12。

路透社報導,由於德國保守派陣營在這次總理候選人推選過程大受內傷,且距離大選只剩5個月時間,基民基社聯盟領先對手綠黨的幅度也不大,因此在索德爾退出角逐總理候選人後,拉舍特召開記者會呼籲陣營團結。

RTX35WH1
基民盟黨魁拉舍特(左)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右)|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德國大選貝爾伯克率綠黨出戰,昔日體操健將彈向政壇巔峰

德國綠黨共同主席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曾是彈翻床體操比賽奪牌選手,習於設定遠大目標。現在,40歲的她即將跨出可能是至今最大膽的一步:爭取成為德國第一位綠黨籍總理。

法新社報導,德國在野黨綠黨19日提名貝爾伯克為總理候選人,由她領導這個左傾生態主義政黨參與9月26日大選。

綠黨目前支持率位居第2,僅次於現任總理梅克爾所屬的保守派。即使綠黨沒拿下最高職位,勢必也將在組成下屆政府扮演關鍵角色。

綠黨決定挑選貝爾伯克,而非另一名共同主席哈柏克(Robert Habeck)作為綠黨史上第一位總理候選人,若發生在以前可能令人驚訝。一般認為身為作家和哲學家的哈柏克比貝爾伯克更有魅力。

但貝爾伯克近幾個月已步出哈柏克的陰影。她精明運用媒體對疫情的關注,批評政府在危機時期沒優先關注孩童,同時端出自己的提案。

聰明有決心,打破砂鍋問到底

觀察家經常形容貝爾伯克聰明又有決心,關注政策細節的態度一絲不苟。

綠黨一名消息人士也告訴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她會一直問問題,直到她真的理解為止。她不會被搪塞。」

批評者指出,貝爾伯克沒擔任過政府職位,質疑她是否有耐力撐過選戰和之後的結盟談判。貝爾伯克則反擊:「當了3年黨主席,還身兼國會議員和年幼孩童的母親,會讓你變得更堅強。」

昔日彈翻床健將,變身法律人再涉政壇

貝爾伯克在德國北部漢諾威市(Hanover)附近一座農場長大,父母曾帶她參加1980年代的反核示威,讓她很早就體驗到何謂政治。當年的示威運動也促成綠黨創立。

青少年時期的貝爾伯克曾參加彈翻床比賽,一共奪下3面德國錦標賽銅牌,她曾說這項運動教會她「要勇敢」。

貝爾伯克在漢諾威修習政治學和公法,接著負笈倫敦政經學院(LSE)攻讀國際公法碩士。

2005年加入綠黨前,她曾嘗試新聞工作。2009年,貝爾伯克晉升綠黨在布蘭登堡(Brandenburg)的負責人,並於2013年進入德國國會下議院聯邦議院(Bundestag)成為議員。

她也在這段人生經歷中遇見自己的丈夫、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公共事務經理霍佛勒希(Daniel Holefleisch)。兩人育有兩個女兒,現居柏林(Berlin)附近的波茨坦(Potsdam)。

助黨內轉型,主席任內綠黨支持率持續攀高

貝爾伯克與哈柏克自2018年起擔任綠黨共同主席。綠黨能從嬉皮和平運動徹底轉型成重要主流勢力,被認為是他倆的功勞。

目前民眾對氣候變遷愈來愈憂心,加上對政壇建制派感到失望,都讓綠黨支持率在都市選民、中產階級家庭、支持「週五為未來而戰」(Fridays for Future)運動的年輕人之間節節攀升。

現在德國16個邦當中,有綠黨參與地方聯合政府的邦已超過一半。

2019年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時,綠黨在德國的得票率竄升至20.5%。與此同時,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基督教社會聯盟(CSU)聯盟,以及其中間偏左的執政夥伴社會民主黨(SPD),得票率則下跌。

綠黨黨員隨後透過支持主席連任,來回饋貝爾伯克與哈柏克。貝爾伯克獲得97%支持率,更是創下紀錄新高。

貝爾伯克與哈柏克都來自綠黨內的務實派(Realo),也打破了傳統。相較於激進的基本教義派(Fundi)陣營,務實派被認為更實際和更偏向中間路線。

若真能勝選,下一步為何?

未來綠黨若成功掌權,貝爾伯克表示,將把德國淘汰煤炭的時間提前至2030年,也就是綠黨希望禁止銷售化石燃料新車的同一年。

貝爾伯克支持歐洲在安全和防禦事務方面承擔更多責任,並批評德國與俄羅斯的北溪天然氣2號管線(Nord Stream 2)計畫。這項計畫獲得梅克爾支持,卻激怒了盟友。

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肆虐期間,貝爾伯克親自經歷孩子在家上學和在家上班的情況,她要求給予家庭和教師更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