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2021年奧斯卡頒獎前:疫情下的巨大變動,哪些值得注意的細節影響了電影獎季?

寫在2021年奧斯卡頒獎前:疫情下的巨大變動,哪些值得注意的細節影響了電影獎季?
Photo Credit: AP / TPG 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第93屆奧斯卡即將於台灣時間4月26日揭曉賽果,今年因疫情關係,對奧斯卡產生哪些影響?

任何人要是說他能夠精準預測今年的奧斯卡,要嘛他是來自未來的時空旅人,要嘛他根本還沒搞清楚狀況。

本屆奧斯卡確實是個前所未見的詭異獎季,主要原因當然是令世界都措手不及的疫情,一夕之間讓全世界皆變了調,對影視產業來說,拍攝中的計畫被迫暫停、預計要上映的電影一再延期,種種實體活動的暫緩,也逼得奧斯卡頒獎典禮不得不將原先預訂的2月28日,延期至北美時間的4月25日,造成了史上最長的獎季。

傳統上,近幾年的獎季主要從9月的威尼斯影展開始,緊接著有多倫多影展、特柳賴德影展、紐約影展,以及金球獎、各大影評人獎、工會獎項,為這些獎季影片拉抬聲勢,往獎季最終站奧斯卡邁進。過往從9月一路延伸至隔年2月將近半年的獎季,由於2020年威尼斯影展仍維持原訂的9月時程,舉行實體與線上合併的影展(由獎季強棒《游牧人生》獲得最大獎金獅獎),隨後的多倫多影展也採取類似的策略 (同樣是《游牧人生》奪下最大獎觀眾票選獎),使得本屆獎季硬生生比以往增加了兩個月的時間。

photo_487c0f42efa0e0d6931d6f33de042f8a
Photo Credit: 《游牧人生》

雖然時間延長了,但受到疫情限居令的影響,好萊塢娛樂重鎮洛杉磯的光彩早已不見以往,過去為期數個月熱鬧奔騰的公關活動,包括私人放映會、酒會派對等場合,還有幾乎霸佔整個城市天際線的巨型廣告看板,在本屆獎季徹底消失,發行管道也多半改由線上串流平台發行,使得這些獎季影片少了一種「隆重感」,彷彿都成了那種週末你會窩在沙發上觀賞的肥皂劇。

《娛樂報》(Variety)前幾週就曾針對這議題進行一項調查,指出一般觀眾幾乎不知道本屆的最佳影片入圍者,最高曝光度的為2021年日舞影展首映的《猶大與黑色彌賽亞》,約莫46%的受訪者聽聞過這部電影 (請注意:僅僅是聽聞的比例,實際有觀賞過的觀眾肯定更低),其餘入圍影片由高至低分別為:《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39%、《游牧人生》35%、《花漾女子》34%、《夢想之地》24%、《父親》24%、《靜寂的鼓手》23%、《曼克》18%。

上述呈現的這項數據,透露著一般觀眾對於本屆獎季的關注程度令人堪憂。這個憂慮將會影響下週頒獎典禮的收視率,轉播權的授權金是演藝學會的最主要收益來源,要是本屆頒獎典禮垮台了,很難推估明年的奧斯卡將會變成什麼模樣。

撇開大眾,來看看業界的角度吧。

前面提到,幾乎所有的實體宣傳活動皆無法舉行,而轉往線上的公關活動,某種程度上也使得獎季的整體盛大感被大打折扣,以往我們都喜歡出席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與入圍者直接面對面互動,或是與業界友人在這些場合碰面、交換意見 (過去這很容易造成某幾部影片呼聲極高、橫掃各大獎項的情境,而今年你可以看到各個前哨戰獎項結果普遍分歧),這些活動多少能夠讓人更加貼近影片與入圍者,有時甚至能讓一些原先不被看好的入圍者,最終抱回小金人獎盃。

另一方面,對於負責操盤獎季策略的團隊來說,這些實體活動也能藉機從第一現場觀察風向,進而調整日後策略的機會,奧斯卡獎季在惡名昭彰的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仍叱吒風雲時,被拉至成總統大選等級的層次 (這不是誇飾,溫斯坦真的曾聘請操盤總統大選的團隊負責獎季策略),使得這些公關策略的必要性缺一不可。

只是在今年,一場又一場的活動變成電腦螢幕前Zoom的小頭像,各部入圍電影的獎季公關團隊,仍耗盡腦力希望能找到一個折衷方案持續為入圍者宣傳,除了線上虛擬的公關活動外,寄送試片帶、禮品、周邊商品、文宣等,但效果實在有限,且時間一久,令人感到麻痺。

例如我前幾週參加了《曼克》的活動,入圍最佳導演的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最佳女配角的亞曼達塞佛瑞(Amanda Seyfried),以及其餘幕後工作人員,一起在Zoom視訊聊天群組上,和與會者互動,除了閒話家常,也深度聊了不少關於電影的話題,雖然虛擬線上的活動讓此時位於世界各地的入圍者難得能齊聚一堂,但始終令人覺得仍有些距離,途中大衛芬奇甚至兩度斷線,讓他不停尷尬地向大家道歉。

mank-1
Photo Credit: Netflix

從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被硬生生拉長將近8個月的獎季過程,讓各公關團隊對於宣傳的安排頭大,這都是他們未曾經歷的情境,使得不少團隊在本屆的策略有些凌亂,我有幾位友人便任職於獎季公關團隊,近期光是透過通訊軟體聊天,都能感受到他們緊繃的神經。

你或許會想說:本屆時間被拉至這麼長了,具備投票資格的近一萬名影藝學會成員,這次終於能好好把所有影片看完了吧!答案是否定的,從奧斯卡3月中旬公布入圍名單,至投票將截止的今日,其實也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跟以往的時間差不多。多數演藝學會成員仍是活躍的電影工作者,疫情期間被迫轉至線上作業,整體而言效率欠佳,工作時間都被拉長,就更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觀賞所有入圍影片。

加上不少成員仍熱愛至大銀幕觀賞電影,往年成為各大獎季團隊鎖定的洛杉磯戲院Landmark與Arclight (上週不敵疫情宣布永久歇業,引發電影人與洛杉磯影迷的集體哀號) 未營業的情況下,就更不可能去觀賞入圍影片了。況且少掉實際的票房數據,無論是發行公司、公關團隊都難以從數據中重新檢視他們的獎季策略,無法分析觀眾分佈、現場反映,團隊們今年手上僅有的資料,恐怕只有電影在iTunes、Google Play等販售平台上的排行榜 (Netflix、Amazon等公司根本不會將這些內部資料提供給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