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如何從一個自由主義政黨,搖身一變成為極右翼大中華主義政黨?

新黨如何從一個自由主義政黨,搖身一變成為極右翼大中華主義政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這個「理念」是指靠大陸市場發大財,或者是以新黨知名經營郁家的生意,那或許還真的是「理念派」。

文:曾經支持新黨的選民

最近新黨內部又引爆內鬥,原因是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先生抱怨現任黨主席吳成典先生「不夠統」,還「接納反共分子及台獨人士」李慶元重回新黨。郁慕明在4月12日率領王炳忠、林明正、蘇恆與楊世光等全委會委員召開記者會砲轟黨中央,雖然最後沒有公開退黨,但卻退回了榮譽主席職務,表明他們「理念派」與以吳成典為代表的「選舉派」就此分道揚鑣。

筆者與王炳忠算是認識超過10年以上,小學時代開始就跟著家人一起參加新黨的造勢活動,唱過《大地一聲雷》。雖然自2011年以來,我已經因為新黨立場越來越偏向中共的關係而與該黨保持距離,但還是可以過來人的身份在這裡提出一些個人的觀察。為什麼一個曾經形象清新,致力於捍衛中華民國與打擊黑金的政黨,會淪落到今天這樣的下場?

其實這與郁慕明2002年成為「萬年黨主席」以來的歷史,有密切的關係。關於郁慕明是什麼樣的人,過去關鍵評論網有兩篇文章《郁慕明現身過去整肅對象的追思會,是一種對北京中央的交心》以及《保釣運動50周年:為什麼現在台灣的保釣人士,比香港人更熱愛中共?》寫得滿好的。不過提到新黨今天的泡沫化,恐怕沒有人該比郁慕明負上更大的責任。

不要看當今新黨是一個黨員不足1000人,只剩下潘懷宗、李慶元與侯漢廷三位台北市議員公職的小黨。新黨全盛時期在立法院裡擁有21個席位,還有高達六萬名的黨員,是台灣排名僅次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第三大黨。其表現就連今天柯文哲領導的台灣民眾黨,看了恐怕也是望塵莫及。正是因為新黨曾經如此成功,郁慕明等所謂「理念派」更是罪孽深重。

到底什麼是「理念派」?什麼是「選舉派」?新黨又是怎麼樣在「郁慕明集團」帶領下走上沒落?新黨又是如何從一個集合左右兩派精英的自由主義政黨,搖身一變成為極右翼大中華主義政黨,立場從本來的捍衛中華民國搖身一變成為支持「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甚至到了最後公開擁抱武力統一,並徹底遭到台灣人民唾棄?就讓筆者在這裡向各位娓娓道來。

從保釣右派到革新保台派

早年的新黨,包括郁慕明本人在內都是70年代保釣運動的參與者,而且還是在海外與左派份子對抗,積極捍衛中華民國體制的右派保釣人士。保釣右派人士包括有外省第二代也有光復後出生的本省人,多數來自軍公教家庭的他們未必都在威權時代享有大富大貴的生活,不過他們都是在政府的照顧下長大,因此對中國國民黨有相當程度的死忠。

只是經歷了民權運動、反戰運動還有保釣運動的洗禮,保釣右派人士也不得不承認戒嚴體制下的台灣存在許多結構性的問題。他們與左派還有獨派的最大差別,只是在於他們不認為台灣的改革需要在推翻中華民國體制的條件下才能進行。相反的,他們多認為只要把「萬年立委」或者「萬年國大」等不合理的制度改革掉,中華民國在台灣還是可以發光發熱。

於是保釣右派變成了「革新保台」派,希望能在維持中華民國政府體制的前提下推動台灣的民主化。「革新保台派」認為台灣既然失去了聯合國席位與美國的外交承認,想要繼續存在的正當性取決於中華民國能否提供給全體中國人一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合適的政治制度。所以在推動台灣民主轉型方面,「革新保台」派發揮的作用絲毫不下於黨外人士。

「革新保台派」因為捍衛中華民國,主張台灣與大陸的「主權連結」,於是在解嚴後又成為了反台獨的先鋒。然後「革新保台派」內部又因為對主張「本土化」,甚至「去中國化」的首任國民黨本省籍黨主席李登輝存在看法上的差異而爆發分裂。以趙少康、郁慕明、王建煊、李慶華、李勝峰、周荃還有陳葵淼為代表的新國民黨連線「少壯派」宣佈脫離國民黨,成為新黨的創黨黨員。

新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年代的「革新保台派」,他們與馬英九、胡志強以及關中等黨內「革新保台派」的差異,恐怕就只是在於對李登輝的態度不同。不過他們卻絕非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是國民黨內的「保守派」或者「保皇派」。因為趙少康就在經國先生去世後,一度跳出來反對黨內保守派把蔣夫人宋美齡迎回台灣繼續領導國家,顯見新黨在本質上是樂見「蔣家王朝」走入歷史的。

AP_97050701993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延續自黨外運動的兩岸和解思維

還有另外一個主張可以彰顯新黨與老國民黨的差異,就是新黨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公開跳出來提倡兩岸和解的政黨。追求兩岸和解確實是今日國民黨的一大政策主張,但是在蔣中正與蔣經國執政的時代,國民黨的主張卻是中國必須統一在三民主義與中華民國的體系之下,並採取漢賊不兩立的政策,完全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叛亂團體看待。

反倒是黨外人士裡面,除了台獨的主張者外,也還有許多是支持兩岸對等協商統一的自由主義者,甚至於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的「紅色統派」。在新國民黨聯線的少壯派們因討厭李登輝而離開國民黨後,這些反對台獨的老黨外同樣因為在民進黨裡面找不到認同,與民進黨分道揚鑣成立了勞動黨、工黨以及中華社會民主黨等統派政黨。

反對台獨與反對李登輝的共同信念,讓立場偏右的新黨和極左派的勞動黨結成同盟。隨後由朱高正創立,致力於推動中國走向邦聯主義的中華社會民主黨併入新黨,讓新黨的傳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色彩大幅降低,轉而主張兩岸統一在一個由雙方協商共同建立的「新中國」之下,既非中華民國也非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