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市場泡沫疑慮:缺料造成產業「重複下單」?童子賢:如果到了最尾段真的要擔心

市場泡沫疑慮:缺料造成產業「重複下單」?童子賢:如果到了最尾段真的要擔心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日市場卻不斷傳出「景氣雜訊」,認為產業上有「重複下單」的疑慮,外界示警經濟榮景恐成泡沫。日前,楊應超強調只能儘量做好因應處理,並預估最快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可能出現庫存調整。昨(21)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表示,缺貨是甜蜜困擾,如果到了尾巴是真的要擔心。

近日科技業「缺晶圓」傳聞不斷,使產業景氣出現反轉,各公司紛以「購地建廠」作為缺貨的應對策略,傳統產業如鋼鐵、水泥以及玻璃陶瓷也一併水漲船高,在科技與傳統股雙雙推升的情況下,台灣股市屢屢創高。

近日市場卻不斷傳出「景氣雜訊」,認為產業上有「重複下單」的疑慮,外界示警經濟榮景恐成泡沫。日前,分析師楊應超強調只能儘量做好因應處理,並預估最快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可能出現庫存調整。昨(21)日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表示,缺貨是甜蜜困擾,如果到了尾巴是真的要擔心。

股市不斷創高 產業界憂心泡沫化

《經濟日報》報導產業中有人憂慮,缺貨會造成企業重複下單搶料,而實際上並無這麼高的需求,並認為產業榮景可能是假象,恐會有泡沫化的疑慮。童子賢認為,目前這麼熱的狀況下,就算重複下單也會去化掉,反而是要擔心最尾段的時候。

昨日童子賢還指出,中鋼最近股價暴漲,因為鋼鐵缺料,顯示產業蓬勃。這情況也能解釋成經濟學矛盾,因為經濟發展帶來通貨膨脹,那像是一頭恐龍,但如果不膨脹,就是通貨收縮。如果通貨膨脹是一個恐龍,那通縮就是三頭恐龍,是加更危險。

早在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指出重複下單的情況。《經濟日報》報導,劉德音於3月30日以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身分,出席TSIA年度會員大會後示警,三大因素導致現階段全球晶片短缺,尤其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出現重複下單的狀況,成熟製程如28奈米現在看似供不應求,但實際上,全球產能仍大於需求。

繼劉德音示警後,《經濟日報》報導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於3月31日表示,筆電市場也出現重複下單狀況,但仍有剛性需求支撐,他說更令人憂心的是,從證券市場等四大方向已經看出全球經濟有泡沫化疑慮。

他分析,從經濟學角度觀察,證券市場、房地產、原物料及終端產品價格可看出端倪。現在證券市場有個奇怪現象是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先上市在找目標,但現在美股已經有200家上市,家數、金額皆創新高,有點過頭。

其次,全球房地產價格有再提升,像台灣中南部地區、美國房市都有上漲。第三則是原物料,尤其是銅、鋁,工業用金屬都在漲價。最後是終端產品價格,等到民眾發覺時,已經是接近泡沫了。

《經濟日報》指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於4月20日表示,現在缺料狀況越來越普遍,產業對於缺料情況下重複下單(overbooking)狀況相當擔心,他重申要到明年第二季缺料狀況才會緩解。

劉揚偉說明,應關切市場需求實際狀況,要過瘋狂搶購期才會明朗,產業真正擔心的就是重複下單。鴻海目前正常訂單影響程度約10%,但現在又有更多急單和重複下單的狀況,進而導致整體出貨時間遞延。

產業榮景是一場夢? 分析師這麼說

《MoneyDJ新聞》報導,Susquehanna分析師Christopher Rolland指出,半導體產業前置時間和股價估值倍數已升至遠高於歷史平均值水準、給這個原本就已呈現劇烈起伏的產業增添潛在風險。

Rolland還表示,晶片產業供給短缺可能導致客戶累積庫存,這可能導致超額出貨、無法反映真正需求。

《經濟日報》報導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強調,半導體每幾年就會出現庫存調整,重複下單是本來就有的事情,只是現在加劇了,只能儘量做好後續的因應處理,並預估下半年到明年將可能開始出現庫存調整。

他進一步解釋,因為半導體缺貨,造成大家開始囤貨,就好比口罩缺貨時,大家也會重複下單來搶貨,楊應超舉例,以新冠肺炎疫苗來看,預期在缺貨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也可能下出4倍的訂單,希望可以拿到足夠的疫苗。

楊應超還說,供應鏈重複下單,不管是口罩、疫苗或是半導體都一樣,這是人性,只是半導體的供貨流程是三至六個月,很難去預測這麼久的情況,一旦取消訂單或是不下單,可能就排不進去,因此在搶貨的心理下,寧願多訂多買也不願少買。

業界分析師認為,目前股市位於高點,面對產業狀況還未明朗的情況下,投資人應該做好風險評估分批投入,才不會在市場上受到無法承受的傷害。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莊貿捷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