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局勢:歐巴馬籲抵制軍政府、克倫民族聯盟奪下緬泰邊界的軍事基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泰國的目擊者26日表示,緬甸東部與泰國邊界附近的一處緬軍前哨基地,上午爆發激烈交戰。盤據緬甸東部山區的克倫民族聯盟(KNU)表示,他們今晨所發起攻勢的已奪下緬軍前哨基地。
(中央社)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今天(華盛頓時間26日)表示呼籲所有國家反對緬甸軍政府,警告緬甸恐淪為「失能國家」;盤據東部的武裝團體今晨與緬甸政府軍交戰,奪下政府軍一處基地。
法新社報導,歐巴馬說:「全世界必須維持對緬甸的關注,我震驚於平民所受令人心碎的暴行,但同時也受到緬甸國內代表人民聲浪的運動所鼓舞。」歐巴馬10年前曾訪問緬甸,支持當地初萌芽的民主。
歐巴馬在推特發表聲明說:「緬甸歷經10年偉大民主後,軍方非法與殘酷地強加意志到人民身上,顯然永遠不會為人接受,也不該被普世所接受。」
The world’s attention must remain on Myanmar, where I’ve been appalled by heartbreaking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and inspired by the nationwide movement that represents the voice of the people. pic.twitter.com/zBkJqEeq0E
— Barack Obama (@BarackObama) April 26, 2021
路透社報導,歐巴馬罕見地發表聲明說,他支持拜登政府與其他有相同想法的國家對緬甸軍方實施制裁。
他說:「緬甸的鄰邦應認知到,一個被人民所拒的殘殺政權,只會帶來更大的不穩定、人道危機和失能國家的風險。」他這番話講在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在雅加達舉行峰會前夕,緬甸軍頭敏昂來(Min Aung Hlaing)也獲邀。
人權團體「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AAPP)表示,自2月1日發生政變以來,已有超過750人遭到殺害。
盤據緬甸東部山區的克倫民族聯盟(KNU)今天表示,他們今晨發起攻勢並奪下東部泰緬邊界處的一個政府軍基地。
Heavy fighting between #Myanmar military and #KNLA reported this morning at a Burmese military base on Salween River border with Thai village of Mae Sam Laep. Witness said Burma Army's camp was burn down and gunfire was very loud.#WhatsHappeningInMyanmar pic.twitter.com/gEOwydMyaN
— Evie Chomchuen (@EvieNHKWORLD) April 27, 2021
自從2月1日軍方逮捕包括翁山蘇姬在內的文人政府發動政變後引發示威潮,軍政府流血鎮壓導致緬甸情勢動盪。反對軍政府活動在緬甸遍地開花,一些數十年來持續與政府軍交戰爭取獨立的各族武裝團體也響應。
其中克倫民族聯盟已在東部自家地盤與政府軍交戰數週,今晨雙方又在鄰近薩爾溫江的克倫邦內爆發戰鬥,在泰國境內這邊的居民通報,能聽到另一邊緬甸境內的槍聲與爆炸聲。
克倫民族聯盟外交事務負責人帕東(Padoh Saw Taw Nee)告訴法新社,戰事發生於今天清晨5時,他們奪下一處政府軍軍營。
克倫民族聯盟3月拿下一處政府軍基地時,緬甸軍政府展開多次夜間空襲,是20多年來政府軍再次對克倫邦發起空中攻擊。
延伸閱讀:
- 緬軍空襲邊境少數民族區,泰國否認驅趕難民並稱已做好安置準備
- 《美國之音》訪資深記者朱諾:西方左派的天真和軍方的狡詐聯手做掉了翁山蘇姬
- 新緬甸與新國家:被視為非法組織,平行於軍政府的「民族團結政府」是什麼樣的存在?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