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將供應鏈「減碳績效」列為重要採購指標,為何「銅」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門商品?

台積電將供應鏈「減碳績效」列為重要採購指標,為何「銅」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門商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27)日護國神山台積電丟出震撼彈,為響應全球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目標,擬將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要求合作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必須在2030年前達到節能20%的任務,若無法完成將失去台積電的訂單。外界預估將進一步推升「再生能源」的需求,而身為風力發電關鍵零組件原料的「銅」成為市場追捧的寵兒。

今(27)日「護國神山」台積電丟出震撼彈,為響應全球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目標,擬將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要求合作的半導體設備廠商,必須在2030年前達到節能20%的任務,若無法完成將失去台積電的訂單。

隨各國拚晶片自主,積極向全球晶圓龍頭台積電遞上橄欖枝要求合作建廠,代表未來不斷擴大的半導體業,「淨零碳排」將成為下游供應廠商,彼此競爭的一把量尺。

更重要的是,外界預估將進一步推升再生能源的需求,而身為風力發電關鍵零組件原料的「銅」成為市場追捧的寵兒。受到消息刺激,今日台股相關銅概念股表現突出亮眼,如第一銅、華新、華榮等,皆以漲停作收。

全球拼晶片自主 歐盟積極招台積電設廠

歐盟因為缺晶片使汽車產業遭到可能「斷鏈」的下場,正在思考如何完善供應鏈。根據《路透社》報導,歐盟正積極尋求半導體供應自主性,歐盟內部市場事務執委布勒東(Thierry Breton)與英特爾、台積電高層開起閉門會議。

外界傳聞,歐盟為打造屬於自己的晶圓產業,積極說服晶片製造大廠建置一座大型半導體工廠,協助實現未來可以生產先進晶片的戰略。一舉將歐洲半導體生產占比提高到20%,並持續往2奈米晶片發展。

歐盟內部市場事務執委布勒東(Thierry Breton)向台積電提出請求。市場預估法國、德國德勒斯登以及波蘭都有可能是設廠地點。而目前台積電對此不表示看法。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發表「高科技節能減碳」呼籲,要求供應鏈廠商必須在2025年,能通過節能減緩溫室氣體產生,重要衡量標準的ISO 50001認證,溫室氣體削減率達85%。如今,正式將「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列入標準,讓合作廠商感到吃驚。

近年ESG指標受國外公司重視,分別代表: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是投資綠色永續產業重要標準之一。2020年,投資界最流行的名詞就是ESG,搭上這波熱潮的概念股也水漲船高。

隨中、美兩國表態減碳,顯示全球越來越重視綠色產業,據估計已有58家半導體加入道瓊永續指數 (DJSI)評等。其中,有7家更入選為成分股,7家中有4家是台灣廠商,包括日月光、台積電、聯電及穩懋。

根據以上,無論是投資金融市場、實際的產業中或者先進國家基礎建設方向,都顯示永續概念已經成為產業趨勢。

半導體業帶頭拼永續發展 原物料「銅」成為熱門商品

再生能源產業逐漸成形,伍德麥肯茲研究集團(Wood Mackenzie)分析,2018年至2028年期間,各國將陸續建構6.5億千瓦陸上風電裝機容量和1.3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這將多消耗逾550萬噸的銅。

預計未來10年,風力發電技術將是用銅最多的發電方式,風力渦輪機中,發電機、電力變壓器、齒輪箱和塔纜都要用到銅,也代表銅礦成為日後不可或缺的能源材料。

東方證券分析師劉揚指出,2021年全球精煉銅產量增加速度落在3%,上半年供給應該無虞。目前銅礦開採則主要集中在智利、秘魯以及澳洲等幾個國家。

研究資料顯示,銅礦開採在2013年後,開採產量逐漸下滑,未來開採(供給)是否跟得上產業使用(需求),值得後續觀察,外界傳聞資本開支屬於低水位,增加產量有限,多認為銅價將持續攀高。

2021年28家主流礦山總礦產1494至1551萬噸,未來包含自由港、嘉能可,以及淡水河谷等公司,可望能夠持續擴大開採。

東方證券分析師劉揚分析,2020年新冠疫情很大程度影響全球銅礦採集與煉銅產量。隨後礦產國疫情得到控制,預計2022年將回復增長,且開採速度將會加快。

在台積電宣布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將列入公司採購重要指標後,也迫使旗下上千家供應商,攤開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積極建構減碳計畫。

當半導體業搶用綠色能源時,更進一步拉高再生能源需求,同時獲得永續能源市場上的投資人一片喝采。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