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流哈燒片】《緝魂》:導演程偉豪好似老練的裁縫師,劇本縝密可惜少了點遐想空間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緝魂》的優異,無庸置疑,劇本縝密卻單純這一點,就已彰顯它的不凡。
文:癮君子 Movie Addict
(內文有雷,可先收藏文章觀影後閱讀)
蒸發
我們都以為,了解死亡就能不再畏懼死亡,卻忘了,真正讓人害怕的,不只是生命的消逝,還有愛的消散。我們不只無法想像死後的世界,也無法想像他人死後的空洞,到底有多麼炙熱。電影主題曲雖讓人印象深刻,但離開戲院後,腦海所浮現的,卻是由好樂團演唱的〈蒸發〉。
或許這樣比較不會痛苦吧
你就像是蒸發
從我腦中蒸發
從我摸得到的地方蒸發 -好樂團
死亡,是人類最為熟悉,卻也最為陌生的字眼,它承載了逝去,充斥著模糊,不管是因為淚滴,或是過於突然的措手不及,都讓我們難以想像,生命崩塌後的道路,要怎麼重新定義。
好樂團的蒸發,僅僅兩字,卻把躁動的死亡幽魂給捕抓住,讓人明白,死亡是自然的狀態轉變。即使再也無法明視或碰觸,逝去的人依然存在,不是曖昧的靈魂碎屑,而是溫馴的記憶剪影,讓破碎的心,有了療癒,也讓迷失的人,有一盞燈,能夠驅趕死亡的濃郁,甚至讓生的人明白,自己沒有被死的人給拋棄。
可惜,被死亡淹沒的道路,需要龐大的時間與淬鍊,才能慢慢顯影。回到電影,死亡的威脅不斷靠攏,猶如黑洞的失落恐懼,齜牙裂嘴。遲暮的日常,因應生命的坍落而龜裂,鋪天蓋地的裂縫分秒俱增,就算灌溉了洪川的淚也填不滿,擋不了。就此,儘管阿爆的淚再滾燙,也熬煮不出一絲希望與救贖。我想,死亡牽引的不只是生命,更會繃緊人的神經,光是掩飾、逞強或假裝沒事,就已讓人疲靡,沒有餘力,拼湊逝者長存的相信。
面對生命的窄巷,放不了手的執著,王氏集團的RNA技術,就像黑夜裡的月光,不夠炙熱,卻也足夠照亮,帶了點奇幻,不僅暫緩死神的掠取,也幫助阿爆扣緊日常,甚至推開無能為力的吞噬。可惜,它終究不是太陽,阿超失去的也不只是光亮,隨著糞尿散落的,除了自尊,更還有活下去的熱忱,賴活就是受苦,一道比死還堅定的預言。到頭來,不管我們怎麼點,燃盡的蠟燭,除了灰燼,還是灰燼,等著被風吹散。
有關阿爆與阿超的僵持,也讓人聯想到青峰的另一首歌〈困在〉。
我困在有你的回憶裡
你困在我的愛裡
誰也無處可去
或許,電影中的執著像是一種牢獄,但也未必都是無意義,即使化不開淚的苦痛,卻提供了一種攙扶,看似一跛一跛,卻還是磕磕碰碰地推著人向前,幫助人面對。至於如何勇敢放手,讓愛走,回過頭,電影沒有給出答案,但我想,就如好樂團所唱,要從接納開始著手。若此,愛的人就不會真的消逝,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在思念的剪影中活躍,死亡,也轉變成一種狀態的轉移。
談回死亡,若以時間的停滯這點來切口,除了具體生命象徵的停擺之外,有些時候,更也泛指內在能量被凍結的人們,猶如耳熟能詳的歌詞,無魂有體親像稻草人。
拉回電影來看,唐素真、王天佑與萬博士都是那具稻草人。比如唐素真,原以為肚皮內的生命之種,會綻放出幸福,殊不知,她自始自終都是煙霧彈,甚至只是個容器,用來延續王氏命脈的工具。就此來看,唐素真關乎婚姻的想像,如幻夢般,是她求不得的人生之苦,消磨生命熱忱的折騰,而她的時間,婚禮之後就不再推進,早在墜樓之前,婚姻的不幸就讓她窒息,變成依附於妄想的家靈。
至於王天佑,做為一個出生就不被愛的孩子,他的時間,甚至從來沒有開始過,就如《可可夜總會》中所說,被遺忘是真正的死亡。即使王天佑的心臟不斷跳動,少了對他愛恨交織的母親,王天佑,不被人記得,就像都市傳說中,若有似無的孤魂野鬼,生無可戀的孤島。
萬博士,做為聽話的木偶,掏出自己的心,把自己葬在愛裡,未想過,要走向何處,只在乎,要牽著伊人。殊不知,他愛的人,愛自己勝過愛他。就此,是愛,還是以愛為名的操弄,他不明白,或是假裝不明白。失去主人的木偶,漂泊了一陣子,迷惘了一陣子,李燕一句王世聰不在了,打醒了他,原來,自己一直在欺騙自己。時間開始走動,贖罪,然後以死謝罪。到頭來,萬博士終究脫離不了死的下場,但至少,在此之後的魂魄,不再被人提著線走。
我弄丟了自己,只為不弄丟你。
讓人扭曲的窒愛
愛,是人的神聖展現,但愛所帶來的,卻不一定都是潔白無瑕。《緝魂》不只談死亡與執著,更談在這之中,愛的扭曲與變形。其中,最讓人動容的,不只是阿爆與阿超的付出,更還有母子之間的相依為命。王天佑,看似瘋瘋癲癲,但到頭來,他只是一個渴望被認同的孩子,刻在身上,觸手可及的,與其說是巫術,更像是對母親的不捨與思念。故此,王天佑要的不是復仇,而是母親的幸福,只可惜這份愛被人操弄,沾染了腥紅。
這之中的辛苦,同樣走在生命窄巷的阿超,看得非常明白,就像考上檢察官時的他,需要的也只是一份認可。為此,阿超向著犯了錯的王天佑,傾訴母愛的溫柔,一句「媽媽愛你」,即便是謊言,卻也是王天佑流浪一生所追尋的歸港。以此來看,當時的靈魂,雖非本體,但鑲嵌其中的溫柔與奉獻,還是瞬間就讓人明白,勾勒著阿超的輪廓。

這也是《緝魂》最為縝密的翻轉,透過移魂計劃的鋪陳,讓觀眾出竅到情感的輪迴,人走,情不散,僅是簡單的話語,或是微小的動作,比如搓眉頭,都能讓人紅鼻頭,溼眼眶,直到胸口不再膨脹與沸騰,才能逐漸從震懾的呆坐中,回過神來。
說回愛的扭曲與變形,萬博士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那一句「值得嗎?」,問的不只是阿爆,也是自己,那個在歲月荒蕪中飄盪的自己。甚者,愛自己勝過任何人的王世聰也是扭曲,然而,再怎麼千變萬化,刻劃於靈魂的偏執,是幾經輪迴或轉世,都無法超脫的牢獄。
“串流影音專欄”的相關議題
- 2021-05-12 【串流哈燒片】《火神的眼淚》:首兩集漂亮的起承轉合,卻相對少了點曖昧與趣味
- 2021-05-05 【串流推片單】《火神的眼淚》好評不斷;艾美亞當斯、安海瑟薇等大咖明星齊登場
- 2021-04-28 【串流哈燒片】《緝魂》:導演程偉豪好似老練的裁縫師,劇本縝密可惜少了點遐想空間
- 2021-04-21 【串流大平台】蘋果為什麼想發展Apple TV+?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商業模式,背後圖的是什麼?
- 2021-04-14 【串流大人物】myVideo邵珮如:推動《火神的眼淚》等熱門台劇,如何「以投代購」投資台灣影視?
ESG成為永續經營新顯學,除了追求獲利,這些企業更重視打造多元包容及友善環境的幸福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越來越多企業共享ESG架構理念,彼此跨業結盟、分享各自優勢,讓企業影響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從渣打銀行與全球第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的對談中,就可以看到雙方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的夢想」是許多人小時候作文課都會寫的題目,但是長大後,能真正實現夢想的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其實,原因來自千里馬沒能遇上給予支援與資源的伯樂。
不過現在情況正在翻轉,因為現代商業環境,除了追求獲利最大化,更多企業把重心投入於實踐永續發展理念;尤其是在社會責任方面,企業更加重視勞工及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福祉。打造更包容與多元的社會,需要更多企業一起聯手合作。
渣打、帝亞吉歐:從各自領域幫助社會上的千里馬
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於兩家企業都有幫助社會更具包容、照顧弱勢的公益計畫。
多年來,渣打在攜手政府單位及社福夥伴,共同打造「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並透過連續贊助國內最大型的公益馬拉松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累計幫助近700位視障朋友成功並穩定就業。在支持視障青年多元就業之外,渣打集團於2019年推出全新的全球性計畫 — Futuremakers by Standard Chartered,並擴大所協助對象,主要協助16-35歲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並與社福團體合作,結合各組織的專業與資源,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支持,幫助他們翻轉未來。在2020~2023年期間,渣打協助近7,000名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學習新技能、輔助他們就業及創業。目前渣打銀行也有6位視障員工在銀行擔任客戶服務的工作。

一般人可能無法體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因為礙於視力限制,必須比常人多付出數十倍的反覆練習,沖泡咖啡就是一例。台灣第一位視障咖啡師林佳箴,小時候因意外導致視力逐漸退化,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努力取得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並且創立「甜裡開始」咖啡廳。
林佳箴的故事,能夠感動人心並且躍上媒體版面,一方面也因為她是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2020年得主名單之一。
帝亞吉歐Keep Walking計畫從2003年正式啟動,訴求不以營利為目的,不限定夢想的類型和議題,從環保生態、藝術文化、公益推動、到偏鄉教育,如今已經實現超過200份計畫,累積提供達1.8億元獎金回饋。每一位夢想家獲得贊助後,得以展現他們的天賦,實現自己的使命,堅持夢想並且勇往直前。
為地球永續而戰,日常小動作也能節能減碳
ESG概念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環境保育」。近年因應極端氣候現象頻傳,為了讓全球溫升控制在1.5°C以內,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經有137個國家響應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其中德國、瑞典、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更將「淨零入法」透過實際舉措要求企業從營運過程減少碳排放。
從國家立法到企業響應並展開行動,證明永續行動的迫切性,也凸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節能減碳這件事置身事外。
帝亞吉歐近期提出「2030社會願景」計畫,其中三個核心範疇分別是「提倡理性飲酒、促進社會多元包容、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最後一項就扣連203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帝亞吉歐台灣總經理梁殷禎分享,在釀酒過程,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水資源,帝亞吉歐規劃未來在產地製造過程,運用先進技術讓產品減少30%用水,具體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Ian Anderson)則表示,渣打集團也訂出2025年底要落實自身營運零碳排,2050年底達成投融資淨零碳排的目標。由於銀行的業務屬性,碳盤查過程, 屬於範疇一、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從自身做起;範疇三則屬於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乃至於供應鏈、客戶所產生的碳排,且範疇三的碳排放量佔了總排放量95%。因此,渣打銀行下個目標就是要幫助客戶落實綠色轉型,打造綠色永續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是,淨零減碳除了仰賴數位科技、組織轉型、調整商業模式來達成,每個人也可以在生活中擔任永續小尖兵。例如渣打銀行推出自家的永續發展App,員工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掌握自己的碳足跡,嘗試透過趣味的方式減碳,像是澆水、種樹小遊戲,企業會依同樣比例植樹,讓員工在日常為永續盡份心力。
翻轉偉大企業定義的現在進行式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定義他眼中的偉大公司:「我認為競爭優勢可以持續25年到30年的公司」。然而,在ESG思維之下的今日,值得思考的是,偉大企業的意義應被賦予更多價值,除了具備競爭力與獲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願意關注社會、在乎永續的願景及行動。
對此,韓德聖這樣回應:「我們相信在推動商業與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人類、環境、以及相關社群的關懷;藉由把永續行動融入我們的政策及業務之中,攜手我們的員工、客戶、乃至於更多人,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決策者的精采對談,以及他們為ESG投入哪些心力?點擊影片觀看更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b5gUPWBO8
延伸閱讀
l 渣打銀行永續之旅網站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高的綠建築 台北101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YouBike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永續能源推手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