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銅價漲勢凌厲,原物料成本墊高,公平會緊盯下游廠商聯合哄抬

銅價漲勢凌厲,原物料成本墊高,公平會緊盯下游廠商聯合哄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銅價近來漲勢凌厲,今(28)日第一銅、華新、大山以及華榮等相關銅概念股再度亮燈漲停,今年以來幾乎翻倍。進口銅原料加工廠第一伸銅業內人士表示,國際銅價漲勢驚人,未來還是會持續上揚。國內下游廠商如汽車零組件銅導線、半導體封裝以及電類民生用品,可能再面臨一波漲價潮。公平會緊盯銅原物料相關消費性廠商,若以原物料漲價為裡由,聯合哄抬擾亂市場,將依法立案辦理。

銅價近來漲勢凌厲,今(28)日第一銅(2009)、華新(1605)、大山(1615)以及華榮(1608)等相關銅概念股再度亮燈漲停,今年以來幾乎翻倍再翻倍,尤其以第一銅漲勢最兇猛。主要進口銅原料進行加工的第一伸銅業內人士表示,國際銅價漲勢驚人,未來還是會持續上揚。

國內下游廠商如汽車零組件銅導線、半導體封裝以及電器類民生用品,可能再面臨一波漲價潮。公平會緊盯製造消費性商品製造商,若以銅原物料漲價為由,聯合哄抬擾亂市場,將依法立案辦理。

第一銅業內人士:銅價漲勢還沒完!

經濟部研究發展委員會指出,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報告顯示,2020年1至9月全球銅市已出現供應短缺88.7萬噸,相較於2019年全年供應短缺38.3萬噸,足足多了兩倍。

由於國際銅價持續飆漲,昨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現貨每噸更衝破9860美元,站上十年高點。外界分析後市需求還是遠大於供給。

第一伸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內人士指出,生產銅與銅合金銅片,供應半導體電子材、汽車端子材、3C家電和建築等銅片,各種黃銅片、紅銅片、丹銅片、磷青銅片、引線架銅片、環保鍍錫銅片,都面臨漲價壓力,尤其半導體業、電子業若使用「銅」成本將逐步墊高,而後續是否跟進原物料調漲轉嫁成本,還必須看下游各廠考量決定。

業內人士說明,第一線觀察國際銅價仍沒有停下的腳步,未來持續飆升,勢必影響消費性市場,雖然各廠商是否反映成本取決於個別產業議價能力,但坦承未來漲價壓力可能很大。

市場傳聞電子業「用銅大戶」,包括封測廠日月光,以及散熱模組廠雙鴻、超眾等可能首先受到衝擊。其中散熱大廠雙鴻股價率先反應,由一月高點252元下探至收盤181元(4月28日),跌幅將近28%。

由於「再生能源」產業成形,減碳成為中、美兩大國政策目標,銅作為導體,應用極廣包含太陽能、電動車對銅的需求皆大幅增長,又以風力發電零組件用銅最盛,銅價漲勢不可抵擋,對用銅產業造成不小衝擊。

據市場揣測,散熱廠不光是面對銅原物料上漲,新台幣大幅升值,對出口也相當不利,估計第2季整體散熱產業的毛利率都可能受到影響。

國際原物料上漲 公平會緊盯廠商聯合漲價

公平會委員陳志民表示,該會業務單位尚未收到漲價訊息。但仍緊盯國際原物料上漲,可能導致廠商聯合漲價行為。

陳志民指出由於原物料、航運成本以及國外疫情等因素,許多廠商都會反映成本,公平會不能介入自由的市場機制。

陳志民提醒,民眾如果發現業者間,有不約而同的調漲商品行為,有權利檢具事證向各地檢調機關舉發,並且附上相關事證,若明確證據顯示廠商有聯合哄抬等情事,將依法進行立案調查。

公平會表示,依照公平交易法第14條第1項規定,「聯合行為」是競爭關係同一產銷階段事業。以契約、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共同決定商品或服務之價格、數量、技術、產品等行為。上述情事且足以影響生產、商品交易的供需市場,即完成立案調查的條件。

市場看好銅價突破每噸1萬美元指日可待,而相關銅製品事業報價可望續揚,並推升客戶下單力道繼續擴大,有助第2季營收、獲利表現。投資人後需應緊盯市場變化,關注智利、澳洲等礦場,是否受到疫情影響,評估資金分配注意風險,並緊盯消費性商品製造商有無聯合抬價行為,察覺不法可逕行向公平會舉發。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