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浮世繪去旅行》:屬於庶民的金澤名勝、尋找江戶時代的奇岩絕壁

《跟著浮世繪去旅行》:屬於庶民的金澤名勝、尋找江戶時代的奇岩絕壁
Photo Credi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大塊文化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以「風景畫抒情詩人」為人所知,熱愛旅遊的他透過一幅幅浮世繪,帶領讀者走遍全日本,飽覽江戶時代的著名景點。

文:浮世繪編輯小組

30.若狹 漁船 鰈網わかさ ぎょせん かれいあみ

【福井縣若狹灣近海】

若狹國有兩大在地特色,一個是若狹漆器,一個是鰈魚和鯛魚的漁業活動。

小濱灣東角有一個內外海村,小濱灣與內外海村北海岸的蘇洞門近海是拖網漁業的重鎮,漁人在勇猛的捕魚聲中拖網,網中鰈魚翻飛的美麗姿態如飄舞的樹葉般,搭配上趣味的船歌,確實是非常獨特的在地風景。

順帶一提,小濱町南邊有一座若狹八幡宮,這是天文年間(一五三二~一五五五)從男山八幡宮分靈建立的。小濱町附近的雲濱村是勤王[1]志士梅田雲濱的出生地,這裡也小有名氣。

2
Photo Credi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大塊文化提供

系列中少有的產業風景

自古連結若狹與京都之間的若狹街道, 是運送漁獲到京都的重要幹道,有所謂「鯖街道」之稱。除了鯖魚之外,這幅畫中捕撈的鰈魚也是若狹的名產。

仔細一看可以發現到,漁船上不只手拉收網需要大量人力,還需要掌舵和調整風帆的人手。不過如此生動的捕撈景象並非廣重原創,很大部分參考了《日本山海名產圖會》中的構圖。值得注意的是廣重運用了「無線摺」的技法,在漁網中加上了幾條鰈魚的魚影,營造出大豐收的感覺。

1
Photo Credit: ©National Institute of Japanese Literature,大塊文化提供
《日本山海名產圖會》

31.越前 敦賀 氣比之松原えちぜん つるが けひのまつばら

【福井縣敦賀市松島町】

氣比松原位於福井縣敦賀町(現敦賀市)以西,渤海國[2]使節的迎賓館也位於此,古文獻記載,渤海的使者是走日本海,在越前國上岸。由於使節一開始是漂流到越前國來的,地點應該就是這一帶了。

松原中有一間松原神社,供奉水戶藩士武田耕雲齋等三百餘人,白沙海岸林立著蓊鬱松樹,白帆在樹影間若隱若現,即便這裡不是須磨或舞子這般名勝,也自有其美不勝收的景致。歌聖柿本人麿的和歌寫道「飼飯海浪靜,出航討海人,過眼皆釣舟,潮裡沓紛紛」,即是以氣比的海為題。

4
Photo Credit: ©National Diet Library,大塊文化提供

壯闊的一夜松原

氣比松原長約一.五公里、面積約四十萬平方公尺,與佐賀縣「虹之松原」、靜岡縣「三保松原」並稱為日本三大松原。夏季作為海水浴場開放使用,相當熱鬧。這裡還流傳著「一夜松原」的傳說─聖武天皇在位期間,遇蒙古軍來襲,一夜之間冒出了數千棵松樹,還有無數白鷺停在樹上,看起來如千軍萬馬,成功逼退外敵。

3
Photo Credit: ©PIXTA,大塊文化提供

32.加賀 金澤八勝之內 蓮湖之漁火かが かがかなざわはっしょうのうち れんこのいさりび

【石川縣金澤市.河北郡內灘町】

蓮湖的漁火是金澤八景之一。

蓮湖位於加賀國河北郡西邊,別稱「河北潟」、「大清湖」,湖周長二四.八公里,淺野川、森本川(森下川)、種谷川、津幡川和金津川(宇野氣川)都注入此湖,湖水流出形成大野川與古川,最後注入海中。海濱一帶是沙丘地形,風景壯闊雄偉,這裡距離北陸線金澤站的下一站津幡站[3]只有二公里,感覺就像金澤市的近郊,不遠也不近,是金澤市民的絕佳遊覽地,因此春夏時分都相當熱鬧。

蓮湖有很多淡水魚,包括鯔魚、鰻魚、鯽魚和鯰魚,其中的鯽魚又特別出名。百艘漁船為了捕魚而點起漁火在漆黑的湖上來去,形成類似筑紫不知火[4]的景象,畫面十分壯觀。以前有一個富豪錢屋五兵衛想在湖畔的部分地區填土開墾,後來幾經波折,最後以失敗作收。

6
Photo Credit: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大塊文化提供

屬於庶民的金澤名勝

如今提到金澤,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日本三大名園之一的「兼六園」。不過兼六園之名始於一八三七年,美景也僅限於加賀城中,當時的庶民幾乎與此無緣,因此廣重沒有選兼六園作為主題。本圖捕捉了數條小船夜晚在湖面上用漁火吸引魚群的景象,背景以淡墨暈色,如低垂的夜幕,遠景還可看到白山。

5
Photo Credit: ©PIXTA,大塊文化提供
蓮湖的日出美景

33.能登 瀧之浦のと たきのうら

【石川縣羽咋郡志賀町】

廣重所畫的瀧浦不知道是現在的什麼地方,以前和歌中提到的瀧津瀨旅店就在能登一之宮附近。這裡也有其他相似的地名如「瀧谷」、「瀧崎」等等,或許瀧浦是這一帶的大海,可是從圖來看,又像是鹽津崎附近。

鹽津崎(遭崎)的海上有個突出的岬角,岬角下方有洞穴,在天候不佳時,漁船就會到這裡避難。洞穴很深,據說可以容納幾十艘船,也有傳說指出古時候洞裡有分支的洞穴長達四到八公里深。這個洞穴就叫作隱舟洞。

P93_©Minneapolis_Institute_of_Art
Photo Credit: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大塊文化提供

尋找江戶時代的奇岩絕壁

正文中雖未確定廣重畫中的位置,不過經過近代考據,認為應是能登金剛的「嚴門」,左側如文字標記是「鷹巢岩」。能登金剛鄰日本海,是綿延三十公里的海岸奇景, 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海蝕岩壁之美。而嚴門是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寬六公尺、高十五公尺的大岩窟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廣重不只專注於刻畫岩壁上的光影變化,創造出立體感,更加上櫻樹、瀑布等元素,讓畫面更加豐富。

7
Photo Credit: ©PIXTA,大塊文化提供
嚴門

34.越中 富山 船橋えっちゅう とやま ふなはし

【富山縣富山市】

建在越中國第一巨流─神通川上的神通橋,是以前的船橋。在明治十五年(一八八二)架設長三四七公尺、寬五.五公尺的木橋以前,前田利家在慶長元年(一五九六)架設了船橋,聯絡兩岸交通。在六十四艘船上擺木板並用鐵鍊連結成的船橋,名列越中三奇橋之一。

船橋附近的風景令人流連忘返,大伴家持也曾將風景入歌,神通的歸帆、八田的晴風、西田的落雁、中島的夜雨、舟橋的夕照、愛宕的晚鐘、明神的秋月、古坂的暮雪等,仿擬近江八景的「神通八景」。

神通川以前又叫「賣比川」或「鵜坂川」,大伴家持的和歌詠道「賣比川流急,舟中燃火堆,漁人遣鵜鶘,川中捕魚歸」。

P_95_©National_Diet_Library
Photo Credit: ©National Diet Library,大塊文化提供

成為富山象徵的船橋風景

神通川在近代經過改道工程,現在只能藉由松川遙想神通川過去的風情。不過船橋這個代表性的名勝景觀,如今已成為富山的象徵,可以在人孔蓋等地方見到船橋的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