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緬甸軍方大逮捕抗爭者,遭關押毆打的緬甸少年:「我當時以為自己會死」

緬甸軍方大逮捕抗爭者,遭關押毆打的緬甸少年:「我當時以為自己會死」
2021年4月27日,緬甸仰光(Yangon)街頭抗爭,抗議即使東協會議要求緬甸軍政府應停止暴力,人們仍持續遭受軍警逮捕與毆打。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自政變以來就持續記錄政治犯與傷亡人數,截至28日統計,756人遭軍方殺害,3449人仍被拘留。軍政府26日將該組織列為非法組織,並揚言將對其採取嚴厲打擊。

一名經歷緬甸軍方關押三天的十九歲青年,將自己身上傷痕的照片給記者看時說道,「我當時以為自己會死。」他的眼睛因腫脹而無法睜開,臉面佈滿紫黑瘀傷,肩膀與背部上綻開許多長且深的傷口,拘留營內警衛用以毆打他的物品包括金屬纜繩、槍托和玻璃瓶。

CNN》報導,4月9日深夜,青年(編按:因擔憂人身安全不願具名)從勃固( Bago)回仰光(Yangon)的路上,遭軍方檢查站攔下並搜查背包和手機,因為一張參加抗爭的照片,他隨即遭到關押。此外,士兵指控他捐助由醫生、勞工和公務員發起的公民不服從運動( 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該運動以罷工造成的經濟損失,對抗由敏萊昂(Min Aung Hlaing)將軍領導的軍政府。

「軍官把我的手反綁在背後,用小剪刀剪我的耳朵、鼻尖、脖子和喉嚨。(他)用玻璃瓶打我,用槍指著我但沒有開槍。他用槍威脅我,叫我快點走到他們的營站,再叫士兵毆打我。」青年回憶道,「他們用金屬纜繩,把兩條纜繩纏在一起更讓它更粗,就用那個打我。他們強迫我們挺直背部跪著,接著又揍又踢。當我們倒下就用纜繩抽打。那實在是太痛了,我甚至叫他們殺了我,也不要用這樣的痛苦折磨我。」

如這名青年走上街頭的抗爭者們,在同一天也面對極為血腥場景。軍方對抗議群眾施以鎮壓,造成80人死亡,據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AAPP)統計。

自2月1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港譯「昂山素姬」)領導的民選政府以來,已拘留超過4400名抗爭者,這位青年正是其中一名。

三週後,青年的傷口癒合了,但仍然不良於行,身體與心理的傷提醒著他記得軍方的扭曲殘酷。青年說起在痛苦時支撐自己的信念,「我想自己應該離死亡不遠了,但我必須強大起來。我對他們給的食物感到作嘔,但為了活下去,我強迫自己進食。我必須活到被釋放的那一天,才能再次投入(抗爭)。」

關押是軍方對異議人士系統性的、血腥鎮壓手段的一環,從政治人物、抗爭者、記者、罷工工人、名人甚至兒童都無法倖免。許多人在夜裡返家路上,就被抓到秘密關押地點,根本無法聯繫家人,很少人能得知這些被關押的人經歷何種狀況,只有少數被釋放者及其家人,還有從軍隊叛逃出來的人,能夠記述軍方殘酷暴力的行為。

緬甸人權組織鞏固人權(Fortify Rights)的人權專家Zaw Win指出,「2月1日以來,我們的團隊記錄許多隨機逮補、強迫失蹤和毆打的案例,軍方逮捕殘酷對待民眾的手段,是為了造成群眾間恐懼與焦慮的氛圍。然而,抗爭者仍會繼續上街抗議,訴求終結軍方統治。」

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表示,在緬甸,審訊和監禁期間使用酷刑逼供,或者羞辱被關押者的情況層出不窮。據協會截至28日統計,756人遭軍方殺害,3449人仍被拘留。

伊洛瓦底》報導,軍政府26日指控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浮報軍方造成的死亡人數、公開在網站上的統計數字缺乏可靠來源,將該組織列為非法組織,並揚言將對其採取嚴厲打擊。

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自政變以來就持續記錄政治犯與傷亡人數,並堅持他們的紀錄都是有證據的。該協會最初在2000年成立於泰國,開始追蹤人權情況、倡議釋放政治犯與和改善政治犯被監禁後的生活品質,2011年緬甸民選政府成立後,回國繼續運作。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亞洲區副主任羅伯遜( Phil Robertson)指出,緬甸軍政府攻擊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是因為聯合國(UN)、外國政府和人權團體都將協會紀錄的政治犯情形與數據視為可靠來源並採用,「他們(軍方)試圖噤聲這個重要且執行困難工作的組織,試圖阻撓外界得知緬甸真實情形。」

釋放政治犯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28日,緬甸平行政府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NUG)表示,在目前超過3000名政治犯被釋放之前,不會和軍方進行對話。民族團結政府由原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國會議員、少數民族組織、抗爭者組織等於16日組成,對抗軍政府「國家行政管理委員會」,並向國際爭取承認。

海峽時報》報導,東協(ASEAN)國家領袖24日舉辦會議,針對緬甸危機解決方案簽署五點共識,包括:停止暴力、全部政黨間舉行具建設性的談話、由東協特使主持該談話、接受國際援助並接受派駐緬甸的大使,但當中沒有提到政治犯。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緬甸前民選政府任命的駐聯合國大使覺莫敦(Kyaw Moe Tun)代表民族團結政府告訴記者,「為了達成有意義的溝通,唯一可能是領袖被釋放。」許多運動領袖、官員、前議員都被關押,逃過一劫者則組成現在的民族團結政府。

伊洛瓦底》報導,許多人對東協會議將民族團結政府排除在外感到失望,並認為此舉表示東協根本不理解緬甸真實情況。東協聲明要求緬甸在關鍵政治勢力間要建立有效談話,但總統溫敏(U Win Myint)、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等人仍被關押,應該要先釋放他們,再談如何進行對話。


“緬甸政變”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