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報稅起跑:大受歡迎的「手機報稅」不是人人都可用?流程、限制一次看

5月報稅起跑:大受歡迎的「手機報稅」不是人人都可用?流程、限制一次看
Photo Credit: 財政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20年個人綜所稅申報起跑,可掌握5大重點,快速掌握變革、安心完稅。

報稅季來了,今年免稅額、扣除額持平,僅《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保障不課稅的「基本生活費」調升,估有27萬戶多口之家受惠減稅;最大變革在新開放手機、平板報稅,並新增行動電話登入方式,行動裝置一舉成報稅要角。

2021年個人綜所稅申報起跑,可掌握5大重點,快速掌握變革、安心完稅。

一、報稅季4大關鍵時間點一次看

  1. 今年申報期:5月1日(週六)至31日(週一),網路申報從5月1日零時起至31日24時止。
  2. 國稅局加班時段:5月3日(週一)、25日(週二)、26日(週三)、27日(週四)、28 日(週五)、31日(週一)中午;其餘上班日中午,視情形彈性調整加班。5月31日延長開門至晚上7時。
  3. 網路申報檢附資料送交時間:6月10日前寄送至就近國稅局。
  4. 主要退稅時程:

第一批:今年7月30日

網路申報,稅額試算線上登錄、電話語音回復,以及5月10日前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申報的人工、二維條碼案件及稅額試算書面回復確認案件。

第二批:今年10月29日

5月10日前向「非戶籍所在地」國稅局申報的人工、二維條碼案件及稅額試算書面回復確認案件,以及5月11日至31日的人工、二維條碼申報及稅額試算書面回復確認案件。

二、在家查看叫號進度,善用「線上預約取號」功能

疫情尚未解除,有上國稅局需求民眾,記得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配合國稅局引導。部分國稅局進入室內將要求實名制,以利防疫追蹤。為降低群聚,出門前記得先上國稅局網站「線上預約取號」,在家查看叫號進度,等快輪到再出門,若過號等3組即可排上。

三、免稅金額增至18.2萬,歷年調幅最大、多7000元

今年免稅額、扣除額均與前一年持平不變,稅負增減主要看去年所得變多變少,或適用扣除額的項目變化,僅多口之家相對可能受《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保障不課稅金額調高而受惠減稅,估全台將有27萬戶受惠。

《納稅人權利保護法》保障國家不可對民眾「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課稅,標準依照主計總處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計算,去年金額為18.2萬元,一次增加7000元。

假設是原本報稅就因受惠「基本生活費」降稅的四口之家,在所得變化不大前提下,隨保證不課稅金額每人提高7000元,4人合計就是2.8萬元,若適用稅率為5% ,今年可省稅1400元,若適用稅率為12%,則可省稅3360元。

四、手機、平板也可報稅

今年使用手機、平板,免下載APP,以瀏覽器連上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即可報稅,進入官網後點選右下角「按我報稅」的圓形圖示,或綜所稅申報,再選擇「手機版」報稅。

手機報稅5步驟:

  • 第一步:可使用3種方式進行身分驗證登入,包括「行動電話認證」、戶號+查詢碼、或是行動身分識別(TW FidO)。
  • 第二步:系統會自動帶入所得、扣除額相關資料,只需填寫電話、地址。
  • 第三步:系統會自動算出應納稅額,在此階段,民眾也可點選「查看」,下載所得、扣除額清單;確認稅額無誤。
  • 第四步:進入繳、退稅,可選擇委託取款轉帳、信用卡、ATM或活期(儲蓄)存款帳戶(僅限以TW FidO登入者)繳稅。
  • 第五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記得一定要進入申報完成頁面,看到畫面顯示「狀態:申報成功(次數)」,才算真正完稅。

不過,其中手機報稅在申報時,除電話、地址及退稅帳戶外,不能修改或增訂其他資訊,也無法上傳相關證明文件,最適合不需編輯修改申報資料的民眾使用,同時也不支援現金、票據、晶片金融卡、行動支付繳稅。

五、線上報稅認證方式,首納行動電話登入

還有一項首創的報稅神器行動電話認證登入方式,免讀卡機、免健保卡、免自然人憑證,只需輸入電信業者、手機門號、身分證字號及健保卡卡號(正面左下方)等4項資訊就能登入並下載所得資料進行申報;不論手機、平板報稅,或是電腦線上、離線版報稅均適用。

但有幾項限制,首先必須是本國納稅義務人親自申辦的門號,並限個人月租型門號,申報時必須關閉WiFi 、使用4G或5G行動網路。

Image_from_iOS
手機報稅雖然方便,也要提醒民眾以上情況不適用,另外外國納稅人也尚不適用。|Photo Credit: 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

報稅季 = 駭客活躍期,有什麼需要防範?

全台630萬申報戶逾6成採網路申報,稅額試算案也大多採網路回復確認,如今報稅高度仰賴電腦、行動裝置,資安專家提醒,報稅季正是駭客活躍期,應留意兩大詐騙手法,並以資安三招自保。

近年報稅方式持續數位進化,今年更開放手機、平板報稅,如今免下載離線報稅軟體、免用讀卡機,隨時隨地都可完稅;享受科技便利之餘,也須特別留意潛藏風險。KPMG安侯數位智能風險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謝昀澤建議,5月報稅季可從辨識詐騙、資安防護兩大面向來防禦。

謝昀澤示警,不論是國內外,每逢報稅季就是駭客活動高峰,近年常見手法包含「主動獵殺」與「引君入甕」兩大類型。

其中,「主動獵殺」手法今年才剛於美國報稅季現蹤,手段為藉稅務名義發送釣魚郵件,於信件中夾藏木馬程式攻擊,竊取納稅人敏感資料,駭客更進化到可以迴避偵測手段規避防毒軟體。若能從源頭防範,報稅季不點開未知、可疑郵件,可大幅降低遭詐騙風險。

「引君入甕」手法如同先前於香港發生的「毒新聞攻擊」事件,駭客會藉由聳動、具吸引力的標題,誘使民眾點選新聞連結,例如以報稅、疫情等文字入標,民眾若點入連結,駭客便可藉此埋下惡意程式攻擊。建議報稅季應更謹慎,不點開陌生訊息中的連結。

謝昀澤表示,今年新增的手機、平板報稅,是免下載APP、免使用讀卡機、免印表機的行動方案,由於不需額外下載APP及程式,可降低誤載惡意程式風險。

不過仍要提醒,在報稅之前,使用手機、平板瀏覽器搜尋報稅網站,或以電腦下載離線版報稅系統時,記得認明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官方網站,避免誤入其他偽冒釣魚網站。

報稅過程中,應透過家庭或公司安全網路進行報稅,避免使用公用網路;報稅完成後,不要理會來路不明的退稅通知,如郵件、簡訊、電話等,才能保護個資並避免詐騙。

此外,也可事先從幾個跡象,觀察手機、平板報稅環境是否安全,例如檢查是否有安裝近期資安新聞揭露的惡意APP或非官方APP市集軟體,是否有異常網路使用流量、異常帳單金額、異常耗電情形,或是否收到可疑通知簡訊等,也可檢查下載的APP是否要求過多個資蒐集或其他不合理的權限。

不過,謝昀澤強調,行動裝置是否有被植入木馬程式,通常需專業實驗室資安專家以科技工具進行深入檢測。

此外,他提醒,手機、平板千萬不要進行自行破解,以避免原生作業系統安全防護遭瓦解。一般而言,手機機型過舊或作業程式太舊,可能存在原廠已不再修補的漏洞,較容易讓駭客有機可乘,但並非新型手機就保證安全,若作業系統及APP若沒有更新到最新版本,仍然充滿資安風險,建議報稅前均應完成更新。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