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動畫】七季系列動畫《複製人之戰》好在哪?為何成為三代星戰迷的唯一共識?

【動畫】七季系列動畫《複製人之戰》好在哪?為何成為三代星戰迷的唯一共識?
《星際大戰・複製人之戰》劇照,迪士尼發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前傳世代與正傳世代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後傳實在奇爛無比。但如同筆者對看正傳的世代不服一樣,那些看後傳長大的人一樣對我們前傳世代相當不服。三個世代的星戰迷唯一的共識,應該就是由大衛費隆尼2008年推出,2020年收尾的《複製人之戰》。

今天是5月4日,大家可能認為筆者要談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次我們換一個角度出發,談談《星際大戰》(Star Wars)這部深深影響了筆者世界觀的系列作品。不要以為發生在遙遠銀河系(A Galaxy Far Far Way)外的故事,真的就跟我們這個世界毫無關係,畢竟就連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都承認,他寫劇本的時候參考了許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政治或者歷史故事。

沒有看過《星際大戰》的人,可能不知道以九部正傳電影為基礎的故事線一開始是顛倒過來拍的,先是在1977年到1983年上演第四集到第六集,然後再從1999年到2005年之間上演第一集到第三集。10年後的2015年起,又推出第七集到第九集,直到2019年才結束。九部電影的故事,集中在安納金(Anakin Skywalker)與路克兩代天行者(Skywalker)父子的故事。

由於正傳的故事,是從20世紀70年代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20年代,不同世代的星際大戰迷,也有不同世代的偏好。比如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看正傳三部曲長大的,就對後來21世紀上映的前傳與後傳電影嗤之以鼻,從頭到尾批判得體無完膚。正傳上映的時候,筆者還沒有出生,雖然在童年時代有經由出租錄影帶看過,嚴格來講應該屬於看前傳長大的世代。

而我們前傳世代,又與正傳世代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由迪士尼(Disney)收購拍攝出來的後傳實在是奇爛無比。就如同筆者對看正傳的世代不服一樣,相信那些比筆者晚進入星戰世界,看後傳長大的人一樣對我們前傳世代相當不服。三個世代的星際大戰迷唯一的共識,應該就是由大衛費隆尼(Dave Filoni)2008年推出,2020年收尾的七季系列動畫《複製人之戰》(The Clone Wars)。

大衛費隆尼被星戰迷視為盧卡斯的正統繼承人,他經手指導的動畫也不是只有《複製人之戰》,還有2014年到2018年的《反抗軍起義》(Rebels),獲得廣泛的肯定。做為《複製人之戰》續作的《瑕疵品》(The Bad Batch)也將於今天在Disney+串流平台上正式推出,讓我們深感期待。不過《複製人之戰》的地位到今天仍舊不可動搖,是什麼原因就讓筆者在這裡向讀者一一介紹。

現實世界高度契合的《複製人之戰》

為什麼5月4日被訂為國際星戰日?看過系列作品的人,必然知道絕地(Jedi)與西斯(Sith)兩個相互對立的團體,除了揮舞不同顏色的光劍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原力(The Force)。絕地武士之間用來祝福彼此的口號,就是「願原力與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把原力的英文改成4日的英文Fourth,念起來毫無「違和感」,於是5月4日就成了國際星戰日。

國際星戰日是在《複製人之戰》上映,迪士尼正式買下《星際大戰》版權以前的2011年被制定出來的節日,後傳那個時候連影子都還沒有出來,絕大多數比筆者年輕的影迷是透過大衛費隆尼的動畫成為星戰迷的。可見沒有《複製人之戰》,就不會有國際星戰日,這是為什麼我們紀念星戰日10周年的今天,不能不討論這部動畫的關鍵原因。

《複製人之戰》之所以受歡迎,來自於這部時間線設置在前傳二部曲與三部曲之間的動畫比正傳故事來得更加寫實,而且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更加相互輝映。當然這並不是說,在越戰結束後上映的正傳三部曲就沒有批判性,只是比起前傳的故事而言,正傳故事看在筆者眼中還是太夢幻、太美好、過於黑白或者正邪分明,感覺反而是給小孩子看的。

前傳故事,則上映於筆者在美國讀高中、大學的全球反恐戰爭時代。對抗恐怖主義的戰爭,複雜之處比起越戰而言只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阿富汗山谷裡的塔利班(Taliban)以及伊拉克巷弄裡的蓋達(Al-Qaeda)組織之外,美國政府還必須要在國內的中亞和中東移民當中區分誰是好人,誰又是恐怖份子,從而在少數族裔族群裡引發一波新的白色恐怖浪潮。

小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那一句「你不與我們同在,你就是我們的敵人」(You are either with us,or against us),被盧卡斯稍微變動詞語後,順利成章的塞到第三部曲裡墜入黑暗面的安納金口中,令人拍案叫絕。前傳三部曲拍攝於黑白混淆的反恐戰爭時代,那麼以前傳三部曲為基礎創作的《複製人之戰》就更是一部迎合我們現實的經典之作。

何為「複製人戰爭」?

在討論《複製人之戰》以前,首先我們要討論什麼是「複製人戰爭」,因為這個名詞首先出現在1977年上映的第一部《星際大戰》電影,即後來我們所知道的四部曲《曙光乍現》(A New Hope)之中,年邁的絕地武士歐比王・肯諾比(Obiwan Kenobi)向路克分享自己的往事時所提及,引起觀眾們對這場戰爭的好奇。

後來的前傳三部曲中,我們跟著年輕的歐比王與路克的父親安納金一起經歷這場戰爭,2002年上映的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Attack of the Clones)介紹了複製人戰爭如何開始,2005年的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Revenge of the Sith)則為複製人戰爭收尾。《複製人之戰》之所以誕生,則是因為喬治盧卡斯與大衛費隆尼希望能透過這部動畫把複製人戰爭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