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富豪企業家離婚的太太們:梅琳達花22年摸索女性主義,瑪肯西投身公益成慈善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世界富豪榜上的兩位企業家原配放手婚姻、展開人生新頁,她們選擇好聚好散,並以公益行善樹立新時代女性形象,或將成為面對婚姻問題時的典範。
(中央社)全球最富有的夫妻檔兼慈善家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妻子梅琳達(Melinda)宣布結束兩人27年婚姻,不過這名被視為改變人類生活的重要女性,在女性自主的道路上,卻歷經長達22年摸索,外界難以想像。
梅琳達的「女性主義者」之路
梅琳達・蓋茲曾主張「提升女性,也就提升了全人類」,感動「股神」巴菲特慨捐300億美元,不過她在暢銷著作《提升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 How Empowering Women Changes the World)卻提到,「我第一次被問到是不是女性主義者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我不認為自己是女性主義者。我不確定我當時了解女性主義是什麼」。
梅琳達在書中指出,
「22年後,我成了熱心的女性主義者。對我來說,這很簡單。身為女性主義者相信每個女人都應該能發表意見並發揮她的潛能,且男女應該一起合作克服障礙,終結一直拖累女性的偏見」。
但梅琳達也表示,「即使在10年前,這也不是我能充滿信心說出來的話。我是在多年聆聽女性,經常是辛苦至極的女性心聲後才培養出來的信念,她們的故事教會了我什麼導致不平等,以及人類該如何發展長才」。
事實上梅琳達一直是個以丈夫、子女、家庭為重的傳統女性,書中描述她一次懷孕時的心情五味雜陳,第一時間她甚至還不打算告訴比爾蓋茲,免得妨礙他的工作。而當梅琳達告訴比爾蓋茲,有了小孩之後她就會放棄工作,比爾蓋茲的腦筋一時轉不過來,還一直勸她不要放棄。
不過最終梅琳達還是為了孩子而離開微軟公司,但很快就開始尋找適當的創意出口,「我離開微軟後最熱心的志業是如何讓老幼女性都親近科技,因為科技在高中、大學和之後都對我的貢獻良多」。
《中央社》報導,梅琳達2019年在結婚25週年紀念時的訪問中曾說,他們的婚姻「極難」經營,還說比爾.蓋茲經常每天工作16小時,很難抽出時間陪伴家人。梅琳達表示,比爾.蓋茲當時曾就他們是否該結婚一事辯論了好幾週,甚至在白板上列出婚姻的優缺點,「他很清楚問題不在於我,而是思考『我能否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中找到平衡』」。
梅琳達投入基金會工作,離婚後也將繼續營運
遠流出版社總編輯林馨琴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梅琳達從2000年開始投入她與蓋茲共同掛名的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工作,在全球做了許多了不起的事,書中描述她與比爾蓋茲深入偏鄉,傾聽婦女的困境與心路歷程,兩人痛哭流涕、真情流露,相當令人動容。
林馨琴說,梅琳達認為「提升女性,也就提升了全人類」,這樣的主張強力召喚美國甚至全球女性,也感動「股神」巴菲特慨捐300億美元支持兩性平權,如今兩人離婚,她與比爾蓋茲共同掛名的基金會將如何運作和分工,都受到各界關注。
《中央社》報導,比爾蓋茲夫婦2000年在西雅圖成立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慈善組織之一,聚焦在公共衛生、教育與氣候變遷議題上。在COVID-19疫情期間,蓋茲基金會挹注約17.5億美元在疫苗計畫、診斷和研究上。
2019年年底,蓋茲基金會的淨資產達433億美元,這是基金會官網最後一次公布的全年度財務狀況。根據基金會官網,1994年到2018年,比爾蓋茲夫婦投資基金會超過360億美元。另申報文件顯示,美國億萬富豪巴菲特(Warren Buffett)自2006年起,向蓋茲基金會捐贈了超過290億美元。
和富翁「好聚好散」後過得更好的企業家前妻們
(中央社)瑪肯西(MacKenzie Scott)和梅琳達都是住在西雅圖的前企業夫人,擁有高學歷和職場經歷,走入家庭,最後放手逾25年婚姻。瑪肯西是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前妻,2019年1月離異。梅琳達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前妻,這些名人形塑好聚好散、離婚後繼續做公益的好形象。
當時貝佐斯在推特發布離婚訊息,「我們想讓外人了解我們生活的發展」。卸下25年妻子身分的瑪肯西,推文寫著「期待以孩子的父母和朋友展開人生新頁」。
蓋茲和梅琳達真正離婚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貝佐斯和瑪肯西宣布離異後,《國家詢問報》(National Enquirer)緊接著報導八卦內幕,透露貝佐斯和福斯新聞台前主播桑琪士(Lauren Sanchez)有婚外情。
走出婚姻陰霾後,企業家前妻更有名。瑪肯西獲得亞馬遜4%股權,約360億美元贍養費,大筆投注在公益,51歲的她以「人美心也美」的慈善家之名獲得外界肯定。
而比爾暨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自從2000年成立以來,讓蓋茲夫婦一直受到媒體關注,56歲的梅琳達早已是活躍的慈善家。
然而,瑪肯西或梅琳達不只是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且是學有專精的時代女性。
《紐約時報》報導,瑪肯西就讀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時,曾師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森(Toni Morrison),被評為創意寫作課「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瑪肯西與貝佐斯婚後從美國東岸搬到西雅圖在車庫創業,當時亞馬遜只是一間小型電子書商。伴隨亞馬遜蒸蒸日上的發展,身為企業強人的妻子,瑪肯西婚後育有4子,包括3個兒子和一位自中國領養的女兒。過去她偶爾公開露面是為了宣傳出版的小說。
同樣是「學霸」,根據領英(LinkedIn)的職涯資料,梅琳達畢業於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並取得該校MBA學位。梅琳達在2019年回憶錄《提升的時刻》(The Moment of Lift),描述童年、生活。在微軟公司從行銷經理開始做起,與蓋茲在一場員工餐會認識,兩人都喜歡拼圖,梅琳達在一次數學遊戲中擊敗蓋茲,贏得他的心。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