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漫畫、電玩到電影,細數近年台灣話題性恐怖作品

從漫畫、電玩到電影,細數近年台灣話題性恐怖作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CCC一次彙整近年來臺灣出品,極具討論度的恐怖創作,看看在這些作品之中,哪一部最能勾起你內心的恐懼?

文:CCC編輯部/侯名晏

近年台灣作品中,「恐怖」類型屢屢出現引起大眾熱議的優秀創作,甚至能跨越作品形式藩籬,進行跨界改編。綜觀這些話題之作,大多納入傳統民俗、歷史、都市傳說,或以日常生活作為發想,以切身元素引導觀眾進入故事並帶入角色,進而喚起顫慄感受。本期CCC一次彙整近年來台灣出品,極具討論度的恐怖創作,看看在這些作品之中,哪一部最能勾起你內心的恐懼?

漫畫:《百鬼夜行誌.一夜怪談之卷》

2014年LINE WEBTOON於台灣開站後連載至今的代表性漫畫作品。作者阿慢自2009年起即開始於部落格以日常生活及時事發想恐怖圖文。開始連載條漫後,以貼近日常的題材,結合恐怖與搞笑的輕鬆短篇風格打出名號,至今仍是排行榜常客。

ef624fe5-4f82-4d2c-9455-b01bad9498b2
Photo Credit: ©LINE WEBTOON授權提供,CCC創作集
《百鬼夜行誌.一夜怪談之卷》

漫畫:《刺角》

以台灣城市為背景,描述殭屍真菌透過來歷不明的毛蜘蛛侵襲人類。作者黃踹以緻密又噁心的畫風令讀者驚嚇不已,2015年於comico連載起接連於台、日、韓獲得恐怖排行榜第1名,並於時報出版單行本,目前於LINE WEBTOON線上獨家連載中。

2a39e2ea-8cbf-43f9-a617-4fb2a3907957
Photo Credit: ©LINE WEBTOON授權提供,CCC創作集
《刺角》

電影:《屍憶》

2015年8月上映,以傳統民俗「冥婚」為題材,敘述即將新婚的男主角,在路上撿到來歷不明的紅包後,遭遇一連串的詭異事件。電影以民俗元素堆疊懸疑氣氛,成功營造恐怖氛圍,上映一周即突破千萬票房,為國片注入一劑強心針。

電影:《紅衣小女孩》

2015年11月上映,將都市傳說「紅衣小女孩」與「魔神仔」、「抓交替」等民間傳說與禁忌結合,開出8,500萬票房。續集《紅衣小女孩2》、《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皆大受歡迎,亦有推出漫畫《虎爺起駕:紅衣小女孩前傳》,建立起「魔神仔宇宙」,令人期待後續發展。

遊戲:《返校》

以白色恐怖為背景,引領玩家進入威權體制下人性悲劇的恐怖解謎遊戲,妥善運用民俗元素與大眾的共同回憶,令玩家深感共鳴。遊戲上市不久後,透過實況主的直播宣傳造就口碑效應,登上Steam排行榜第一名,獲年輕一代熱議。遊戲目前已售出小說、影視版權,同名改編電影更創下2.6億票房,可謂台灣遊戲的里程碑。

電影:《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2017年7月上映,由小說家九把刀自編自導的青春驚悚電影,描述一群高中生偶然抓到吃人怪物,卻對其進行凌虐,藉此探討霸凌、善惡界線等議題。電影上映前即有極高討論度,最終該片票房突破4000萬。

漫畫:《黑盒子》

漫畫家Pony 2017年起於LINE WEBTOON連載之恐怖漫畫,以系列短篇為主,描繪以情感與人性出發的恐怖故事,擅長以反轉劇情刺入人心,帶有餘韻的結局受到讀者歡迎,目前穩定佔據恐怖類排行榜前三名。

電影:《粽邪》

2018年8月上映,以彰化傳統送煞儀式「送肉粽」為題材,敘述主角因誤觸禁忌而引發一連串靈異事件。本片以長久以來神祕的民俗禁忌吸引觀眾目光,獲得近5,000萬票房,續集《馗降》即將於9月上映。

遊戲:《還願》

赤燭繼《返校》的成功後,推出的第一人稱視角恐怖解謎遊戲,敘述一個發生在1980年代台北家庭中的悲劇,極度還原該年代的視覺元素帶來親近感,加上劇情、音效帶來的心理恐怖,使玩家身歷其境,推出不久即衝上Steam熱銷排行榜第1名,獲得廣大討論度。

還願
Photo Credit: 赤燭遊戲

電影:《女鬼橋》

2020年2月上映,以東海大學女鬼橋的校園傳說為故事基底,講述一群大學生於女鬼橋舉辦試膽大會後失蹤,記者循線追蹤卻使自己深陷險境。熟悉的校園環境結合懸疑元素,成功營造出詭譎氣氛,在武漢肺炎疫情來襲期間,逆勢突破5700百萬票房。

84897566_135615247928263_771741144035675
Photo Credit: 女鬼橋

參考資料

電影票房資訊來源:國家電影中心

  • 原文標題為〈又愛又怕!近年台灣話題性恐怖作品〉

本文獲CCC創作集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