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大師的失誤》:懷著成就返回家鄉佛羅倫斯,是伽利略此生最大的錯誤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伽利略朋友們的預言終於不幸被言中!佛羅倫斯宮廷歷來比較馴服於羅馬教皇的統治,不像威尼斯那樣敢於違抗教皇的指令,於是,一幕宗教對科學可怕的迫害劇上演了!這場迫害與反迫害的鬥爭幾乎延續至今,從未停止。
文:楊建鄴
伽利略錯在何處
伽利略除了在研究中有失誤以外,他還有一個重大的失誤。這個失誤不僅嚴重影響了他晚年的研究,而且使他蒙受到身心上極大的傷害,最終使得伽利略被羅馬教廷審判、軟禁起來,他的研究成果也被禁止傳播。顯然,這已經不僅僅是伽利略個人受到損害,人類的科學事業同樣受到了嚴重損害。這一失誤是與伽利略決定離開威尼斯共和國的帕多瓦大學,回到佛羅倫斯有關。
當伽利略用他製造的望遠鏡發現了月球表面的祕密和木星的4顆衛星以後,他的名聲已經震撼整個歐洲。這時,他的家鄉佛羅倫斯宮廷傳來了資訊:請偉大的伽利略回到家鄉來,為家鄉增光。
佛羅倫斯宮廷答應給伽利略優厚的待遇:他既是比薩大學數學教授,又同時是宮廷哲學及數學顧問。這兩個職位都讓伽利略感到高興。比薩大學的職位使他可以報19年前的「一箭之仇」:19年前他幾乎是被比薩大學不友好地「驅逐」出去,弄得他慘兮兮幾乎無法生活下去;如今能風光地返回,豈不快哉!
佛羅倫斯宮廷一位高級官員寫信給伽利略說:「您的主要工作是繼續進行科學研究,以此增進宮廷和國家的光榮和利益。」
伽利略收到這封信後,高興地對好友沙格列陀說:
「我的年薪已可以足夠家庭的開銷了,不再讓我整年整月為它發愁。而且,這兩樣工作都不會損壞我的健康。我無須住在比薩,甚至不需要在比薩大學安排固定的課程。這樣,我可以把大量的時間安排在我的實驗室中。」
1610年9月7日天亮前,他在帕多瓦做了最後一次天文觀察,觀察的對象仍然是木星。9月12日,他到佛羅倫斯宮廷報到。當他在遠處見到佛羅倫斯城市的塔樓時,他虔誠地畫著十字,然後低聲說:
「我終於回到故鄉來了!我想父親在天之靈應該放心和滿意了。感謝主賜給我智慧和力量,使伽利略分享您的榮光。」
伽利略躊躇滿志,準備在佛羅倫斯繼續用望遠鏡研究天空,並且寫幾部書獻給佛羅倫斯的大公。但是,伽利略這一步走得真是大錯特錯了。一位叫羅傑斯(E. M. Rogers,1931-2004)的天文學家在《天文學理論的發展》一書中寫道:伽利略接受佛羅倫斯的新職位……為他提供了較有利的機會。伽利略走了這一步也失去了一些朋友。儘管這時他享有他工作所需要的閒暇,但結果證明是不明智的,因為他不是回到了朋友中間,而是回到了仇人們中間。
伽利略一生行事應該說是十分謹慎的,但這次毅然返回佛羅倫斯卻並非明智之舉。首先,他在帕多瓦大學的聘期還沒有滿,就接受了佛羅倫斯的新職位,這使得他不得不辭去帕多瓦大學的職務。這次辭職使他失去了一些朋友,因為這些朋友認為他的這一行動有點不夠光明正大,讓大家都感到意外和不愉快。
其次,伽利略雖然為「光榮」重返比薩大學而暗自得意,卻忘了當年在比薩大學時樹了太多敵人;那時年輕氣盛,他曾經很不留情地攻擊過那些被他稱為「紙上談兵的哲學家們」,因此人們稱他為「氣勢洶洶的爭論者」。現在他以更大的名望回到比薩大學,會受到這些人的歡迎嗎?
他也忘了,在教會勢力強大的地方,那些亞里斯多德學派的教授們,因循討好的偽善者們,以及宗教界和科學界的對手們,他們必然會結成聯盟來反對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威脅的任何學者。
當朋友沙格列陀得知伽利略已經決心接受佛羅倫斯的任職後,立即堅決反對他的這一不明智之舉。他嚴肅地對伽利略說:
朋友,我看見你已經走上了一條可怕的道路。你看見了真理,還信賴人類的理智,但你不知道你正走向毀滅!你難道不明白,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怎麼可能讓一個知道真理的人,自由自在地到處活動呢?即使這真理只是無比遙遠的星體的真理!
你以為你說教皇錯了,他會不知道?你以為他反而會信服你的真理嗎?你以為他會像你一樣在日記上寫上:「1610年1月10日,天被廢除了」嗎?你離開威尼斯共和國,自己鑽進陷阱裡去!
你在科學上懷疑能力那麼強,但你對佛羅倫斯宮廷卻又那麼輕信;你懷疑亞里斯多德,卻完全不懷疑佛羅倫斯的大公!伽利略,當你剛才用望遠鏡向天空觀察時,我彷彿看見你站在烈焰熊熊的柴堆上;當你說你相信真理不可戰勝時,我似乎已經聞到燒焦的人肉味啦!
我愛科學,但我更愛你。伽利略,我的朋友,請你三思而後行,不要去佛羅倫斯!
但伽利略只鍾情於天空的奧祕,似乎失去了對形勢判斷的智慧。他回答朋友的勸告仍然是固執己見:「如果佛羅倫斯接受我,我還是決定回去。」
還有一位朋友知道伽利略打算離開威尼斯共和國回佛羅倫斯,專程到他家勸說:
「你為什麼想到要回佛羅倫斯?」
「我會有更多時間在實驗室裡工作,而不必忙於授課。」
「你的意思是說,主要目的是在佛羅倫斯繼續觀察天空和寫書,是吧?」
「正是。」
這位朋友用不解的眼光盯了伽利略一陣子後,搖了搖頭說:
「朋友,我們許多人都承認你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智者。但是在許多方面,你卻又純真得像一個小孩一樣。你難道不知道,現在已經有某些教會中有權勢的人在攻擊你在《星際信使》一書中的發現,說你在變著魔術蠱惑人心,說你對《聖經》不敬……在帕多瓦你享受了18年的自由,這是因為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者對羅馬教皇的權勢無所畏懼,而且在必要時可以挺身而出,為你抵制、抗拒由於『冒犯上帝』而進行的宗教審判。」
伽利略微微震動了一下,唉,為什麼想做一點探索宇宙奧祕的事業,竟有這麼多人為的困難呢?探索本身就充滿艱辛、險阻,卻還要時時提防教會、宮廷帶來的更可怕的陰謀、迫害!
回佛羅倫斯的顧忌,伽利略也不是沒有,他曾幾度壓下了自己的思鄉之情,但每想到父親對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客死他鄉的詛咒時,他就有一種不顧一切返回故鄉的決心,使他不願考慮未來種種可能的下場。更何況,科西莫大公如此仁慈和信任他,而且如此迫切地希望他回到佛羅倫斯為故鄉爭光;那敬賢之情讓他深為感動。
不!他應該回去。於是他轉身對朋友說:
「在佛羅倫斯我可以在科西莫大公的保護下研究天空。他急切盼我歸去。」
「但據我所知,佛羅倫斯是直接受羅馬教廷控制的。」
「我想在必要時,我將親自去羅馬解釋我的新發現。那兒有我不少朋友,我看沒有必要認為教會有審判我的敵意吧?」
朋友換一個角度問:
「難道你在帕多瓦度過的18年不愉快嗎?」
「不,不,在帕多瓦度過的18年是我生平最快樂的18年。在這兒我享有真正的自由,沒有這種自由探索的風氣,我不會有今日的成功。但我忘不了我父親提起達文西客死他鄉時的憎惡情感。朋友,誰又不愛自己的故鄉呢?不管它是偏僻窮困的山村,還是亞得里亞海的天堂威尼斯。對我來說,佛羅倫斯是我生身之地,是最親愛的地方,我應該回到它的懷抱裡去。」
朋友沉思了半晌,然後對伽利略說:「現在沒什麼可多說的了,我和許多朋友已經警告過你了,但你不為所動。好吧,讓我祝福你回佛羅倫斯之後繼續成功和幸福!不論怎麼說,帕多瓦大學應該因為有過你這樣偉大的學者而感到驕傲滿足了。」
Tags:
以引擎創造汽車, Mercedes-Benz 又將如何以 AI 重新定義汽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I 人工智慧,正在快速改變你我世界。從客服中心的對答到文章的生成, AI 似乎越來越無所不能。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移動生活同樣沒因此例外, AI 不僅讓座艙內車載資訊系統的語音系統聰明應答,更可逐步取代人類掌握方向盤自動駕駛。巧合的是,積極利用 AI 改變汽車樣貌與功能的,更是 130 多年前發明汽車的 Mercedes-Benz!
從 Siri 、 Chatbot 、 ChatGPT ,到 Bing 搜尋引擎, AI 成為了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AI 發揮分析語言及推測使用者意圖的強項,讓過去需要人類親力親為的服務與對談,成為了 AI 當前最火熱的應用功能。汽車產業中也有相同運用,座艙內的車載資訊系統正是最好例子。透過聲控操作車輛功能,讓駕駛不再需要用手一鍵一鍵地輸入指令,更輕鬆直覺,也更便利安全。但 AI 的強大可不僅於此,透過對圖像能力的處理與深度學習,更一步步實現全自動駕駛願景。
AI 於汽車產業的應用,放諸全球每個汽車品牌都在積極努力。身為汽車的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曾以內燃機改變了人類的移動方式,以當前的發展趨勢看來, Mercedes-Benz 很有可能要再度運用 AI 科技,改變汽車於人類歷史中的定義。
AI 能帶給車主何等的科技便利? 以 Mercedes-Benz 的 MBUX 多媒體系統發展來說明
開車時要如何讓旅程更添便利與樂趣?從收音機的發明開始,車廠們從不停止創新。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更進階的汽車音響、透過衛星訊號的導航系統、利用連網能力引入更多元的功能等。 Mercedes-Benz 於 2018 年推出 MBUX 多媒體系統,更開拓了汽車產業的全新領域。雖然聲控不算是最新的科技,但搭載於當時 A-Class 上的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可以透過 AI 學習,讓駕駛使用如「我覺得冷」的人性化口語,命令車輛聰明自動地調高空調溫度,並結合大尺寸的觸控螢幕與高度個人化設定,達到因人而異的介面風格。此外,亦可發揮 AI 運算與學習能力,分析駕駛愛聽的音樂類別、常去的餐廳等安排建議,直接顯示於介面上。

立基於第一代基礎, 2021 年第二代 MBUX 多媒體系統迎來了更智慧的更新。延續前一代的大尺碼螢幕規格,創造出更大且前所未見的顯示介面。且不僅針對駕駛,更能針對座艙內的每位乘客進行貼心功能。後座乘客也可以直接與 MBUX 語音助理溝通、夜間拿取前方置物箱內物品時副駕駛座室內燈主動開啟等等。針對駕駛部分更是無微不至,駕駛要倒車時系統會自動收起後擋玻璃電動遮陽簾、要調整後視鏡時駕駛只需注視欲調整的後視鏡,就可直接進行控制;不僅如此,更研發出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讓導航路徑可與前方環境合而為一,駕駛無需低頭觀看地圖。
而在第一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研發不到五年時光內,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將於 2023 年問世,啟用 5G 模組,加強即時連線的應用能力。在車輛靜止時,要於車上進行視訊會議、觀看 TikTok 影片或是玩個 Angry Bird 都不成問題。更強大的沈浸式體驗也是第三代 MBUX 多媒體系統的強項,將讚譽為柏林之音 Burmester® 環場音響系統結合環景式內裝照明,讓燈光可隨著音樂節奏改變照明效果,再搭配 Dolby Atmos® 音效科技,打造聲歷其境的環繞音響體驗與體感震動,大幅豐富聽覺體驗。

AI 如何創造安全未來 看看領先的 Mercedes-Benz 怎麼做?
無論是汽車發明前的馬車,或是搭載著內燃機或電動馬達的汽車,駕駛皆是以人為主。車輛上的介面亦應以使用者為導向,盡可能增加駕駛便利性與行車安全。畢竟人非機器,駕駛過程會受到各種身體、心理狀況影響,行車安全也會隨之起伏,而往往意外就是在此分心或失誤中產生。
正因 AI 科技的日新月異,如何能改善行車安全,成為了工程師們的重要課題。透過感應器的資料收集,再結合圖像判斷能力與豐富的大數據,以及 AI 強大的深度學習,讓輔助駕駛科技一步步地朝向「自動駕駛」邁進。也因當前自動駕駛科技的發展火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 ) 將自動駕駛以自主能力區分,從 Level 0 到 Level 5 區分出六種自動駕駛等級。當前諸多車廠都已達到的 Level 2 ,於定義上仍屬於「輔助」階段,非真正的自動駕駛科技,意味著駕駛不能離開方向盤,駕駛必須時時監督輔助駕駛功能。簡而言之,仍是人為主、科技為輔的階段。
而 Level 3 開始,自動駕駛科技可以適度地接管車輛。當系統要求,駕駛需要立刻接手車輛操控,換言之,駕駛可在某些路況或路段交由車輛自動駕駛; Level 4 則是實踐了高度自動,基本上除了極端的氣候或環境影響外,駕駛不須時時注意方向盤、油門等操控,車子都能執行自駕。如計程車的自駕服務,方向盤或油門踏板可能無須安裝等。而到了 Level 5 ,則是完全交由系統自主操控,在「任何條件」下車輛都能自動駕駛,無需人類操控。
Mercedes-Benz 不僅於 MBUX 多媒體系統中高度結合 AI 科技發展,在自動駕駛輔助上有著領先業界的地位。 2023 年 Mercedes-Benz 成為了全球首家於美國內華達州獲得 Level 3 有條件自動駕駛國際認證的汽車品牌,在特定的路線上與特定條件中,駕駛可以將駕駛任務交由系統來執行。

你以為 Mercedes-Benz 於自動駕駛的領導地位僅此於此嗎?其實不然。 Mercedes-Benz 其實也已成功開發出 Level 4 自動駕駛科技,被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核准在斯圖加特機場的 P6 停車場中使用,實踐無人自動停車技術。意指當駕駛開車進入此停車場後,點擊智慧手機應用程式並發送到預先預定的停車位,駕駛就可離開,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會自動把車輛停妥到指定車位。駕駛再也不用辛苦於停車場中找尋車位,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停車技術不佳而無法停好車。一切的停車動作,交給 AI 掌控的 Level 4 自動停車功能即可。

身為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更要重塑汽車未來樣貌
從過去的汽車發展軌跡可以發現,過去重點以硬體設備為主;而當前或是未來汽車的核心價值,則會奠基在車廠於車內系統的軟體科技水平之上。許多車廠為了迎合此改變,期望透過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串接現有軟體介面,試圖縮短革新的時間,但對於汽車發明者 Mercedes-Benz 而言,更專注於自有系統與架構研發。適度地與 NVIDIA、Google 等 科技大廠聯手開發,目的就是要打造完整的自有科技團隊與生態系。這點或許是品牌的自我高度期許,也或許是身為汽車發明者的責任使然。
AI 正改變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層面,其中也包含汽車產業。以硬體定義車輛品質的時代已然過去,在使用者體驗上考驗著眾車廠如何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發展車用軟體系統,以創造消費者於車輛內的全新體驗。未來汽車產業將不會只是傳統製造業,更須引進科技業的核心追求突變。 Mercedes-Benz 近年來的發展路徑,不僅是最佳說明,也為車壇發展開啟了一條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