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系統性交通暴力】台灣把錢花在建造更多「罰單製造機」,而不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系統性交通暴力】台灣把錢花在建造更多「罰單製造機」,而不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的道路設計與使用規則從來就不是為了你的安全,各種罰單陷阱與不合理的法規,追求永不停止的預算成長、建造更多的罰單製造機,而不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交通罰鍰直轄市政府也會有收入的概念......

你各位受夠了台灣的交通問題嗎?你各位受夠了陸海空交通的各種亂象與事故不斷嗎?那麽即日起請跟著Leo一起深度追蹤「系統性交通暴力」。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將直接揭露台灣交通的根本問題,與各種不為人知的秘密。

今天黃金時段文章首發,首先就要來講到「建立在預算上的交通違規」。

你知道嗎?台灣的道路設計與使用規則從來就不是為了你的安全,而是當權者想把你當成韭菜來割,利用各種罰單陷阱與不合理的法規來追求永不停止的預算成長,無所不用其極的坑殺民眾、坑你的錢。

而這些錢,未來也只會花在建造更多的罰單製造機,而不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相信我,我跟諸多倡議交通改革的前輩已經這種情況看到都有點麻痺,甚至忍無可忍了。希望各位讀完以下文章,也能知道這個問題到底是多嚴重,還有你為什麼也應該為了自己的權益而忍無可忍。

前立委洪慈庸曾在2018年4月提案將交通違規記點時效延長為一年,過了一年半,又傳出交通部預告將記點時效延長為二年。聽起來交通部好像在推動相關的法令嚴格化,但不管怎麼等,永遠都是只聞樓梯響,没有執行的那一天。

這背後是有什麼力道在阻擋這個規定的推動呢?為什麼交通部要一直拖延這個可以讓用路人警惕的處罰呢?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從另一個處罰的方式—罰鍰去思考,而這一切的問題,就要從《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看起。

直轄市政府也會有收入的交通罰鍰

在《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中明確的指出,政府在收到交通罰鍰後需依比例分配給各機關,詳細列表請見附圖:

169599792_558662968857878_51068616648814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由上表可以看出,對於警察機構而言,開再怎麼多罰單到最後也不會使自己部門的費用增加,所以他們只要達到規定的預算就可以完成使命。這個數字也反映在各區警局交通大隊的預算決算書上:以下列表請見附件,純文字如下,手機排版可能會亂掉:

170108484_558663005524541_82684129293706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169563479_558663058857869_41828376991549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170459685_558663112191197_52000083201159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169750793_558663152191193_14598654733898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從圖表中可以發現台北市和新北市的交通警察大隊的歲入罰鍰非常均衡,台中市就有所增加,但預算還是維持在每年11億。這些金額是隸屬於交通警察大隊,直轄市政府是無法分到一毛錢的。但交通事件裁決單位對直轄市的罰鍰就不一樣了,由交通事件裁決單位所開出的交通罰鍰決定了隔年度的預算,所以一旦變少,會直接衝擊直轄市政府資金的運用。近期發生問題的年份,就是太陽花學運那一年,2014年。

一度低落的罰鍰歲入

2014年爆發太陽花學運,平常在抓交通違規的警察們都去維安,使得103年會計年度的罰鍰銳減,這個現象在每一個縣市都是造成嚴重的資金短缺:

170154994_558664378857737_29164054349981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169808165_558667622190746_78484169750532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170098225_558667625524079_46185378913802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170203355_558668582190650_14373535699948
Photo Credit: 理哥 Leo Liau

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8條指出,道交條例第12條至第68條由公路主管機關處罰,在直轄市就是由交通事件裁決單位做處理。也就是說,大部份的交通裁罰中,罰鍰在經過歲收分配後會回到直轄市的歲入項目裡面。在大陽花學運期間,台北市和新北市都經歷歲入最少的會計年度,分別為17億及6.9億。但在那之後,罰單的收入都逐步增加,到了108年的25的億和10億。

Leo認為歲入在2015年後激增一個原因是因為道路檢舉的增加,2013到2014年各地的交通警察大隊已經有陸續建置檢舉網站,但一直到2015才有手機APP檢舉出現,也是在2015年才開始出現「檢舉達人」甚至是「檢舉魔人」的這些字詞。而民眾檢舉案件數的增加,讓之前都無法達成的預算目標,在2015年後全部破表,不論是交通大隊的預算或是交通事件裁決單位的預算,達成率都衝破120%以上。

也因此,在2019年的預算中,為了要彌平達成率破表的問題,各地直轄市不約而同的提高預算,台北市直接從17.6億直接提高到22.9億,新北市也是如此。台中市則是從109年度開始合併交通事件裁決處和交通警察的預算變成15.8億,從前一年度的4.8億直接飆高。這樣訂定下去後達成率的確有下降,從原本的超標130%降低成110%,美化了預算及決算書帳面上的數字。

Leo再補充一下一些數據,高速公路一年通行費約230億元,全國汽車燃料使用費約482億元(依分配辦法給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直轄市政府和中央政府),台北市年度使用牌照稅約75億元,跟高雄市差不多。

需要更多的歲入財源

在體會過歲入超標的滋味後為了要滿足不斷成長的預算需求,就會為了達成目標而不擇手段。新北市在罰單金額上一直都很吃虧,相較台北市的人口(260萬)有25億的歲入,新北市的人口達(400萬)卻只有27億(含交警和交裁總合,交裁歲入只有10億),因此新北市率先引進了區間測速,試圖要達成這個財務目標。

根據《今周刊》報導,全台第一隻啟用區間測速的萬里隊道在22天共開了2140張罰單,估計進帳達385萬元,將近當時建製費用的二倍,也就是說,接下來執法幾個月,就賺進幾台區間測速的費用。新北市也是所有縣市中跑最快的,可以在短短的二年之內又再多了8個區間測速,未來還要再添購3個設置點。看到這樣的成功案例,其他縣市也有樣學樣,想辦法找到第一桶金,是誰給的不重要,所以在苗栗縣就出現了由客委會所補助的區間測速,所有的縣市想辦法找到第一隻區間測速的金費來源。

為什麼新北市要竭盡所能的弄更多的區間測速?因為新北市交通事件裁決處的預算當中,現在已經直接把預算訂在前年度的歲入金額,因此警察單位變成今年從罰鍰中收入多少,後年要收入比這個數字更多,源源不絕的財政壓力,全部壓在警察的頭上。

6tfsd2wm33awuglyjgbl7ypugd6e3y
Photo Credit: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