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接種過一劑AZ疫苗仍染疫,這代表疫苗失效了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輝瑞、莫德納、AZ和強生這四款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好的科學證據支持,所以在台灣發生的那個疑似「疫苗突破」的案例,實在無需過度擔心。
大概是一個月前,很詫異地收到一個「陌生」的電郵,那是我40年前念博士班時認識的一位美國朋友寄來的。他竟然問我有沒有考慮回台灣定居,而原因是一篇3月13日《紐約時報》的報導。
這篇報導的主標題是「Covid? What Covid? Taiwan Thrives as a Bubble of Normality」(新冠?什麼新冠?台灣像一個常態氣泡一樣地朝氣蓬勃)。
文章的副標題是「The island has used its pandemic success to sell something scarce: life without fear of the coronavirus. Citizens have flocked home from abroad, helping to fuel an economic boom」(該島利用疫情的成功賣出稀有的東西:不害怕冠狀病毒的生活。 公民從國外蜂擁回鄉,助長經濟繁榮)。(Bubble一般是翻成「氣泡」,但在這裡的意思是「與現實隔絕或不可能持續的幸運局勢」)
事實上我早就看過這篇報導,而我更是看過好幾篇發表在醫學期刊的相關論文,都是對於台灣的防疫成功表示無比欽佩,例如一個月前(2021年4月6日)《美國醫學會期刊》編輯發表的〈Lessons From the Success of COVID-19 Control in Taiwan〉(從台灣成功控制新冠疫情所學到的教訓)。
接種了疫苗的人怎麼還會被感染?代表疫苗失敗了嗎?
但是,這個教訓或常態氣泡最近似乎有點洩了氣。5月4日《中央社》發表一篇報導:〈全台首例,華航機師接種第一劑武漢肺炎疫苗後仍染疫〉。這篇報導的第一段如下:
「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國內新增2例感染源調查中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其中案1153為華航機師,並證實該機師於4月22日施打第一劑武漢肺炎疫苗,確定為首例國內接種武漢肺炎疫苗後確診。」
接種了疫苗的人,怎麼還會被感染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是「疫苗突破」(Vaccine Breakthrough)。根據美國CDC的定義,疫苗突破的定義是:
A person who has SARS-CoV-2 RNA or antigen detected on a respiratory specimen collected ≥14 days after completing the primary series of a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authorized COVID-19 vaccine,
這個定義很難照字面翻成中文,但它大致上的意思是「在完成FDA授權的新冠疫苗接種後14天或以上,呼吸道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RNA或抗原的人」。
根據這個定義,那位華航機師的案例,並不能被認定為「疫苗突破」,因為他所接種的是AZ疫苗(也叫做牛津疫苗或阿斯利康疫苗),而AZ疫苗是需要打兩劑,但是這位機師只打了一劑,而且是在9天後確診。所以不論是施打的劑量數,或是接種之後的天數,這個案例都不符合「疫苗突破」的定義。
但是「疫苗突破」的現象的確是存在的。根據美國CDC的統計,截至4月26日,全美國已經有將近1億人完成了完整的新冠疫苗接種,而其中有將近1萬人,也就是約萬分之一,出現「疫苗突破」。
「萬分之一」很有可能是低估,因為大多數無症狀或輕微症狀的人,是不會通知他們的醫生。但是,縱然是低估100倍,這個「疫苗突破」的發生率也還是可以接受,畢竟保護率最高的兩款疫苗(輝瑞和莫德納)在上市前,就已經宣布它們的保護率是「只有」94%。也就是說,只要發生率是在6%以下,「疫苗突破」就不應該被解讀為「疫苗失敗」。
「100%有效」是大家喜歡聽到的,而也就因為如此,有些醫藥廣告,包括出自中醫師和西醫師的,就會聲稱他們能100%治愈病患(請看〈新冠肺炎治癒率100%的名中醫〉)。但是除了100%不可能之外,沒有什麼預防或治療的效果會是100%的,因為生物個體間本來就不可能會是100%相同,而有些不相同的地方,就會影響到個體對疫苗的反應程度。
為什麼有的新冠疫苗須要打兩劑?只打一劑會怎樣?
好消息是,縱然是出現「疫苗突破」,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人所出現的症狀,相較於沒有接種疫苗的人所出現的症狀,還是輕微很多。
要研發出一款具有高保護率的疫苗,除了知識和努力之外,也一定是要靠點運氣。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是一部非常奇妙複雜的機器,不是說我們叫它做什麼,它就會乖乖地做什麼。所以,當我們用某一個抗原去刺激它時,它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或是會做出多強的反應,往往就只能聽天由命。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抗原(疫苗)在打了一劑之後就會引發大量的抗體,而有些則需要打兩劑才能引發足夠的抗體。
目前在美國核准使用的三款新冠疫苗裡,輝瑞和莫德納是需要打兩劑,而強生則只需要打一劑。在台灣施打的AZ疫苗也是需要打兩劑。也就是說,輝瑞、莫德納和AZ疫苗在打了第一劑之後,所產生的抗體,是達不到一個足以有效控制疫情的量。
但是,就如前面所說,沒有什麼東西是100%的。對有些人來說,這三款疫苗也許只需要打一劑就足以保護他們免於被感染,而事實上醫學界早就有人提出只打一劑的建議,請看〈新冠疫苗的實際保護率〉。
但是,這樣的建議是很難被政府的疾病控制部門接受,畢竟沒有任何官員承擔得起疫情失控的責任。所以,只打一劑輝瑞、莫德納或AZ疫苗,是可以在意外或不得已的情況下發生,但卻不可以是防疫單位的決策。
打完疫苗保護力能維持多久?能夠預防變種病毒的感染嗎?
關於上面提到的這四款新冠疫苗,在按照防疫單位的指引之下施打,它們的保護力都已經是毋庸置疑。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目前還沒有完整的答案,那就是它們的「有效保護期」到底是多長?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