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詩人遭軍方審訊一夜離奇身亡,妻子控軍方摘除遺體器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詩人克席和妻子昭蘇5月8日被軍方帶走審訊,昭蘇先被釋放,沒想到接下來被通知見丈夫時,已是一具冰冷屍體,她也指控軍方已摘除克席的器官。
(中央社)緬甸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迄今持續鎮壓反抗者,反軍政府詩人克席(Khet Thi)家屬今天痛訴,克席遭拘留一夜後喪命,遺體送還時,器官甚至被摘除。
路透社報導,軍政府發言人並未對克席之死的置評要求做出回應。克席曾寫下「他們朝頭部射擊,卻不知革命其實在心中」的名言。克席的臉書(Facebook)頁面顯示他45歲。
Poet Khet Thi (also known as Ko Zaw Tun) was killed after being detained by junta forces on Saturday night in Sagaing Region’s Shwebo Township and taken to an army camp. He died in transit to Monywa hospital with torture wounds, according to a relative.#WhatsHappeningInMyanmar pic.twitter.com/hRgTRmMWeg
— The Irrawaddy (Eng) (@IrrawaddyNews) May 9, 2021
克席的妻子昭蘇(Chaw Su)表示,自己和丈夫昨天在中部薩加因(Sagaing)城鎮稅布(Shwebo)遭武裝軍警帶走訊問,這裡是抵抗政變的核心地區。緬甸民選領袖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和多名文人政府高官都在2月的政變中遭到拘押。
昭蘇在約100公里外的城市摩尼瓦(Monywa)含淚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緬語版(BBC Burmese)訪問時表示,自己和丈夫都接受訊問,軍方表示丈夫人在訊問中心,「但他沒有回來,回來的只有他的遺體」。
她說:「他們早上打電話給我,要我到摩尼瓦的醫院見他。我原本以為他只是手臂骨折之類的…但當我抵達現場時,他卻在停屍間,內部臟器都被摘除。」
昭蘇表示,她在醫院時被告知克席有心臟問題,但她不想看死亡證明,因為她很清楚那不是真的。路透社無法聯繫上醫院取得院方說法。
昭蘇說,軍方本來打算將克席下葬,但她懇求軍方歸還遺體。她沒有說明自己如何得知丈夫器官遭摘除。
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在公告中表示:「他(克席)在訊問中心遭嚴刑對待後,於醫院裡斷氣。」協會統計,政變迄今遭殺害平民人數達780人。
自2月1日政變以來,克席至少是第3位在抗議行動中遭殺害的詩人。
克席原為工程師,2012年辭掉工作專注在詩作上,靠販賣冰淇淋和蛋糕謀生。
他曾於政變發生2週後寫下:「我不想當英雄,我不想當烈士,我不想當弱者,我不想當傻瓜。我不想支持不公不義。如果我只有1分鐘可活,我希望我的良知在那一刻是純潔的。」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國人理財總目標:安心退休與子女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理財已是全民運動,但大家理財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根據中租基金平台與關鍵評論網合作的調查顯示,多數投資人的理財目標,都與退休及子女教育金有關,可見國人理財的目的,已不再只是單純的當下獲利而已,而是把眼光放在更長遠的未來。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TNLR日前做了一份線上問卷「基金申購偏好調查」,針對台灣網路人口結構抽樣20歲以上的受訪者,回收1,000份有效樣本。
40歲以上最重視安穩退休與子女教育
根據調查顯示,投資人的理財目標非常多元,其中把退休設定為首要理財目標的受訪者佔比高達61.4%(見下圖),其次為房貸與買房需求的16.8%,再其次則是為子女做準備的19.5%;至於第一桶金色彩較為明顯的創業準備與買車,則分別各佔5.7%與3.7%,可見對投資人來說,理財最大的目的主要還是在是中、長期的投資目標上。

若細分到不同年齡層來看,在40歲以上的族群中,子女教育金是理財目標的第二順位,排名僅次於退休準備;而30歲左右的投資族群,買房或房貸需求則是排名第二順位的理財目標,至於子女教育金排到第三順位;若再把年齡下降到20歲左右,可發現買房與房貸的重要性更甚於退休金準備,可見若以40歲為分界,投資人對理財的目標相當不同。

共同基金與長期投資
其實就投資目標來看,無論是退休金、子女教育金還是買房資金,由於金額較大,這些都可算是中長期的投資目標。對多數投資者來說,儘管理財的目標有千萬種,共同基金卻是他們在執行長期投資時最重要的理財工具。
但在執行長期投資的過程中,市場波動永遠是投資人最擔心的變數,由於共同基金具備資產分散與主動式操作的特性,不但可以幫投資人降低波動風險,也有助於慢慢幫投資人累積財富。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須搭配正確的投資方式。
巴菲特曾說:「窮人投資金錢,富人投資時間」。在理財的過程中,無論投資本金有多大,「時間」都是影響投資成效的重要因素,投資的時間越長,能享受到的複利效果也就越高,理財目標也就越容易達成。

定期定額是長期投資的勝利方程式
基於上述理由,「定期定額」就成了投資人最青睞的投資方式。根據中租基金平台與關鍵評論網合作的調查顯示,有61%的投資人習慣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理財,另也有21.7%的投資人傾向用「單筆投資」來進行。另外,偏好定期定額的比例約為單筆投資的兩倍,可見這種每個月只要3000~5000元的投資方式,受到多數小資族的青睞。

定期定額之所以受到歡迎,主因是投資人不需要具備龐大的資金,也能開始自己的投資旅程;再加上每次投入的資金相對較小,所以對投資時機的掌握度也就不必那麼高。以子女教育金為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全球經濟可能會經歷2~3次的循環,中間的市場波動一定比較大;但透過定期定額,投資人反而可以累積這幾次景氣循環下來的財富增長,而且在這過程中,他們也不必額外花心力去猜測市場的高低點,算是一種相當輕鬆的投資方式。
退休金的準備也是如此。對30歲的投資族群來說,從他們開始準備退休金的那一天算起,到真正可以退休的那段時間,也會經過3~4次的景氣循環。隨著科技與醫療的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高,醫療服務的價格也越來越貴,所以在這過程中,若能透過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他們可以用較輕鬆的方式,去克服長壽風險與通貨膨脹的限制。
所以對小額投資人來說,定期定額的好處,就是在市場上漲時,可以跟隨市場行情上漲而獲利;但在市場下跌時,也可以用相同的金額,買到較多的單位成本去降低投資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每個月有紀律地扣款進場,停利不停扣,投資人可以增加買在低點的機會。
當然,如果投資人對市場動態的掌握相當精準,「單筆投資」就是最佳的方式。但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能力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因為人類先天在性格上就有貪婪與恐懼的特性,所以在判斷投資時點的時候,多數投資人反而會因為過度自信或情緒波動,就犯下追高殺低或暫停投資的錯誤決策。
定期定額進階版:中租母子鎖利GO
由此可見,除了市場風險之外,「行為風險」也會影響到投資成效。為了降低行為風險給投資成效帶來的影響,中租基金平台開發「中租母子鎖利GO」,讓投資人先用母基金的錢轉去定期定額部分子基金,待子基金達到先前設立的停利點時,獲利部分便可自動滾回到母基金,而子基金的投資也不會因此被中斷。
換言之,中租母子鎖利GO可以用自動循環的方式,一方面幫投資人鎖定獲利,二方面也可持續投資,降低行為風險對投資過程的干擾,協助投資人達成理財目標。當然,如果對投資一竅不通,但又有理財需求的話,中租WISEGO的智能理財,也可以讓投資人在自己設定的投資目標下,讓系統透過資產自動再平衡的方式去執行長期投資。
中租基金平台推出的四大服務,可以協助不同特性的投資人,在理財的路上走得更順遂。今年適逢中租投顧20週年,這四大服務不但在功能上都有進階的設計,現在除了開戶、申購與滿額優惠之外,另也有季度回饋、生日與推薦優惠,限時好康,只要即刻在中租基金平台開戶下單,就可以開始邁向投資與生活的雙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