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如何翻譯驚豔西方藝術圈的「三月之花」牡丹?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關於牡丹的英文,馬克・哈沃斯-布斯用了moutan,此乃音譯自中文的「牡丹」。這個moutan的拼法有著傳統威妥瑪拼音(Wade-Giles)的痕跡(以t代表注音符號的「ㄉ」),而且首音節mou疑似是「牡」字的舊讀(音「某」,《廣韻》莫厚切)。
文: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牛年春節前夕,我和太太到台北市建國假日花市買花,逛到一個日本牡丹專區,驚喜萬分。展示的牡丹個頭碩大,花型繁複,色彩多樣,有綠葉的映襯,盡顯氣質之高貴。我倆左看右看,前拍後拍,流連徘徊,久久不肯離去。
穀雨時節,正是牡丹盛開時
中國是牡丹的原鄉,洛陽牡丹甲天下。台灣因氣候的限制,基本不產牡丹,若想賞牡丹,只有出國一條路。
二十四節氣裡,清明過後就是穀雨。從陽曆4月20日左右起,到5月5日左右止的15天期間,時值春末的農曆3月,天氣趨暖,雨水增多,有利於穀類作物的生長。雨生百穀,是謂穀雨。
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有云,「洛花,以穀雨為開候」。穀雨前後,為洛陽的牡丹花季,繁花盛開,芳華繽紛。「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劉禹錫筆下的《賞牡丹》,總讓人想千里赴花會,一睹這撼動京城的天香國色。

「三月之花」驚豔西方藝術圈
當代英國知名的藝術家學者馬克・哈沃斯-布斯(Mark Haworth-Booth),也曾有過深厚的牡丹情緣。他生於1944年,1970年至2004年長期擔任倫敦「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館長,方值20歲的弱冠之年,就出版了轟動西方藝術圈的《牡丹,一曰木芍藥》(The Moutan or Tree Peony)一書。
他於書中記述了藝術家眼中的牡丹,其中有一句寫道:「中國藝術裡,每個月份都有其代表花,牡丹就是3月的花」(In Chinese art each month is represented by a flower,and Moutan is specifically the flower for March.)。

這3月,就是農曆3月,就是穀雨花的3月。暮春孟夏之交,牡丹花開之時。「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的《思黯南墅賞牡丹》,似乎又在催人動身前往洛陽,到南郭伊水頭的歸仁里,去欣賞那瓣瓣層疊的洛陽花。
除了中文發音,法文也可能影響牡丹英譯
關於牡丹的英文,馬克・哈沃斯-布斯用了moutan,此乃音譯自中文的「牡丹」。這個moutan的拼法有著傳統威妥瑪拼音(Wade-Giles)的痕跡(以t代表注音符號的「ㄉ」),而且首音節mou疑似是「牡」字的舊讀(音「某」,《廣韻》莫厚切)。
或者,moutan的英文拼法受到了法文的影響(法文的ou讀如注音符號的「ㄨ」,法文的t讀如注音符號的「ㄉ」)。這樣的臆測並非空穴來風,150年前法國詞典學家埃米爾・李特雷(Émile Littré)的《法語詞典》(Dictionnair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1863–72)就有跡可尋,定義裡的植物分類與現行者有異:

牡丹(moutan),木本芍藥,原產中國,芍藥屬牡丹種,俗稱木芍藥,毛茛科(pivoine ligneuse originaire de la Chine, poeonia moutan, Sims, dite vulgairement pivoine en arbre, renonculacées.)。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三個牡丹英文名
馬克・哈沃斯-布斯在書名使用moutan之時,似乎擔心英語世界不夠熟悉,便以tree peony(木芍藥)訓釋,補充說明。在他的眼裡,牡丹的英文以音譯的moutan居首為主,以意譯的tree peony居次為輔,這也是英文詞語聖經《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的作法。
1933年第一版的OED就以正常規格的主條目(main entry)收錄了moutan,1989年的第二版加以增補,持續編纂中的第三版於2003年將詞條全面修訂。目前這個OED的moutan提供了充分而完整的訊息,發音、詞頻、詞形、詞源、定義、書證無一不備。
相形之下,OED的tree peony只是個列在主條目tree(樹)底下的副條目(subentry),除了書證之外其餘從缺,僅以簡短的「即牡丹」(= moutan)一筆帶過。moutan為主、tree peony為次的態勢,在此一覽無遺,不言自明。
OED在moutan的定義最後指出,牡丹「亦稱牡丹芍藥」(Also moutan peony)。是故,牡丹的英文名OED給出了3個,按主次先後,依序為moutan、tree peony、moutan peony。


翻開市面上的漢英詞典,牡丹的英譯鮮少例外,幾乎全是peony(芍藥屬),這並不理想,因為芍藥屬是一類,包含了芍藥和牡丹,並不專指牡丹。
牡丹雖有拉丁學名,但詞典多用英文俗名
我手機裡有兩個常用的詞典APP,一個是《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一個是《新世紀英漢漢英大詞典》,應該是「唯二」的例外。我鍵入「牡丹」搜尋,兩個詞典APP都返回了moutan這個英譯。
原因很清楚,這兩個詞典APP的英漢部分都是英英詞典的雙解版,原版詞典就收錄了moutan,進行雙解加工時出版社將之譯為「牡丹」,反向檢索(inverted index)利用了資料加標(data tagging)的技術,讓我們能夠透過中文翻譯輕鬆反查英文原文。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