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互射飛彈、衝突急遽升溫,阿拉伯世界一致譴責以色列暴行

以巴互射飛彈、衝突急遽升溫,阿拉伯世界一致譴責以色列暴行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這場互相開火的武裝衝突中,巴勒斯坦官方指出超過2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9名為兒童,另有700餘人受傷;而以色列方面則回應,有21名警員受傷。

編譯:吳宗宜

雙方開火,以巴衝突持續升級

以色列部隊在聖城日/耶路撒冷日(Al-Quds / Jerusalem Day)的5月9日開始,在阿克薩(Al-Aqsa)清真寺對巴勒斯坦的穆斯林發動突襲,使用化學藥劑水車噴灑臭水(skunk water)、發射橡膠子彈驅離民眾,以回應巴勒斯坦人連日抗議法院判決,以色列屯墾者能合法侵占其居住的耶路撒冷謝赫賈拉區(Sheikh Jarrah)。

該行動造成超過300名巴勒斯坦人受傷,多人被拘捕,其中包含多個住在被以色列非法佔領的約旦河東岸的民眾。

以色列使用化學藥劑水車噴灑臭水驅離民眾,巴勒斯坦社運活動者巴格提(Mustafa Barghouti)告訴半島電視台,以色列正在謝赫賈拉區執行「種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做的事情,已經構成戰爭罪和種族清洗,以色列的種族隔離政策,是為了鞏固其非法佔領耶路撒冷和其他巴勒斯坦領土的手段。」

而自10日至今,以巴衝突越演越烈。控制加薩走廊(Gaza strips)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在以色列對阿克薩清真寺發動攻擊的當晚警告以國政府,如果以色列軍隊不在當晚撤出該清真寺以及謝赫賈拉區,以色列政府會為其行為付出「慘痛代價」。

被以色列長年通緝的哈瑪斯卡桑旅(Al-Qassam Brigades)指揮官戴夫(Mohammed Deif)發布聲明指出:「卡桑旅不會坐視以色列對謝赫賈拉區發動這些攻擊,若他們不立刻停止這些行為,他們將會付出慘痛代價。」

由於以色列未停止其行動,當晚哈瑪斯自加薩走廊朝以色列發射多枚火箭彈,以色列的空襲警報響徹雲霄,這是哈瑪斯自2014年的戰爭以來,第一次朝耶路撒冷地區開火,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稱這已經跨越了以方的「紅線」,並對加薩走廊發動空襲反擊。

在這場互相開火的武裝衝突中,巴勒斯坦官方指出超過2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九名為兒童,另有700餘人受傷;而以色列方面則回應,有21名警員受傷。

國際社會回應

伊斯蘭世界對以巴衝突一直以來都採取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場,此次也不例外。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在9日的聲明中指出,世界各國應該要採取適當的措施,來終結以色列對和巴勒斯坦社區的威脅行動,他也指出,以色列是一個恐怖主義國家,自以色列手上保護聖城耶路撒冷的尊嚴,是每個穆斯林的責任:「每次對阿克薩清真寺和穆斯林的攻擊,都是對全體穆斯林的攻擊,每個自稱為人的人,都有責任要反對以色列在三個宗教的聖城——耶路撒冷,所施行的暴行。」

土耳其總統聯絡辦公室(Presidential Communications)主任亞唐(Fahrettin Altun),也呼籲各國對以色列採取行動:「對於伊斯蘭世界來說,是時候阻止以色列的殘暴和惡劣的攻擊行動了;對於人類社會來說,是時候阻止以色列的種族隔離了,這是我們的人道義務,即使獨自一人,土耳其也會持續與這樣的暴行戰鬥。」

土耳其外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則稱:「唯一有辦法讓以色列對其暴行負責、避免相關行為再次出現的,就是將這個案件訴諸國際社會,如此才能保護巴勒斯坦人的權益。」為此,卡夫索格魯已於11日致電巴勒斯坦、突尼西亞外長和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討論如何動員各國力量反對以色列的行為。

卡夫索格魯10日出訪沙烏地阿拉伯之旅,原本主要目的為討論緩和兩國間的關係,但結果討論很大部分的重點也變成了如何應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行動。

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和埃及,也都各自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的行動。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指出:「沙烏地不能接受以色列自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土地上驅逐他們,並試圖統治他們的行為。」

去(2020)年已與以色列推動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則指出該國:「強烈譴責以色列的驅離活動」,並呼籲以色列遵從其國際法下的義務,提供巴勒斯坦公民從事宗教活動的保護,並保護阿克薩清真寺的安全。

阿曼則稱其反對以色列自耶路撒冷驅逐巴勒斯坦公民的行為,並堅定的支持1967年劃定的以巴邊界,讓東耶路撒冷成為巴勒斯坦的首都。約旦則在聲明中稱其盼以色列停止野蠻的攻擊,該國的行為應該要被譴責。

埃及呼籲以色列執行其在國際法下的義務,保護巴勒斯坦公民,而在埃及外長舒凱里(Sameh Shoukry)與沙烏地外長費瑟(Prince Faisal bin Farhan)舉行會議討論以巴衝突事件後,兩國則各自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的非法行為。

相對的,美國依然採取其一貫支持以色列的立場,但拜登(Joe Biden)政府的措辭則較其前任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委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10日發表聲明,譴責哈瑪斯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的作為,並認為以色列應有以武力回應的權力,「哈瑪斯的攻擊必須即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