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國際大風吹】緬甸政變一百天後,抗爭還在持續嗎?

【國際大風吹】緬甸政變一百天後,抗爭還在持續嗎?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製圖:關鍵評論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歷經軍政府3個月的強力鎮壓,緬甸各地依然出現抗爭活動。同時,遭架空的前國會議員和邊疆少數民族,也開始結盟,成為具有實質影響力的平行政府。

《國際大風吹》用生動影音帶你穿越國界,每週探討一個最有意思的國際話題。建議全螢幕觀看!

今年2月1號,緬甸發生軍事政變,軍方將翁山蘇姬帶領的民選政府趕下台,全面接管國家,也讓緬甸才短短10年的民主轉型進程,瞬間歸零,引發國際社會的震驚和譴責。不過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到5月12號,這場政變已經滿100天了。這一集就要帶大家來追蹤,這3個月來,緬甸發生了什麼事?同時我們也訪問到當地民眾,瞭解緬甸的現況。

政變3個月來,緬甸發生什麼事?

從軍方重新奪權的那一刻開始,民間的反彈聲浪就沒有停止過。政變後三天,就出現第一場示威活動。隨後各種非暴力抗爭、公民不服從運動,以及串連大罷工就陸續登場。從第一大城仰光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都有高舉看板、喊著口號的群眾上街,要求軍政府還政於民。他們從僧侶、大學生、醫護人員、到鐵路業、銀行業,公教人員都有。

然而,軍政府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很快就動用武力鎮壓,從警棍、催淚瓦斯,最終使用了真槍實彈,對同胞開槍,甚至在部分現場傳出,有士兵瞄準示威者的要害射擊,意圖致人於死。

根據緬甸民間團體、政治犯援助協會的統計,截至5月11號,也就是政變滿100天來,共有783人遭到軍政府殺害,將近5000人被逮捕,其中3800多人仍在拘禁或是已經被判刑。另外,也傳出有上萬名大學教職員,因為參與反政變活動而遭到停職懲處。

螢幕擷取畫面_2021-05-14_190028
製圖:關鍵評論網

除了暴力鎮壓之外,每天晚上8點以後各大城市都實施宵禁,不准民眾上街遊行。只要有鄰居告密,或任何嫌疑,都可能有警方進入民宅搜查。

政變發生後,軍政府也企圖控制媒體,限制人民的資訊管道。一方面搜查媒體辦公室,逮捕記者,撤銷所有獨立媒體的執照。另一方面,也將臉書、WhatsApp、推特、Instagram等社群網站封鎖,而且每天半夜到隔天上午會固定斷網,阻止民眾分享資訊、串連行動。目前,新聞媒體被國營電視和報紙壟斷,少數獨立媒體撤退到邊疆地帶,勉強營運下去。

為什麼遭受鎮壓仍要持續抗爭?

為了更瞭解當地的狀況,我們專訪了一位住在仰光的緬甸華裔第三代居民。不過為了避免身份曝光,必須戴上口罩,也不能公布姓名。這位先生表示,緬甸好不容易跨出民主改革的第一步,從2011年起開放外資,國民生活水準改善了,有相對便宜的手機、網路可用,也第一次享受新聞和言論自由。

仰光居民:「雖然大家都知道,緬甸過去10年或5年的民主是有缺陷的,但這10年來也看到很大的的變化。」

然而,這一切卻在政變後全盤改觀。歷經這3個月的鐵腕鎮壓,社會氣氛變得相當緊繃,人人自危,銀行也出現擠兌潮。

仰光居民:「從2月1日以後,社會全面癱瘓了;電視只剩國家的電台,網路及其他通訊方式都斷了。後來,網路常常斷。現在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也不敢亂寫,出去外面感覺也不安全。哪裡有提款機,哪裡就有幾百人排隊幾小時。國家媒體上天天放假新聞,然後晚上也有宵禁。」

即使面對強力掃蕩,政變100天後,緬甸各地的反政變抗爭行動依然沒有消失,只是為了躲避警方追捕,採取類似香港反送中運動後期的快閃式抗議。仰光甚至在5月1號傳出多起爆炸案。儘管目前還不清楚主使者是誰,但可以肯定的是,局面依然動蕩不安。

仰光居民:「他們現在在參加抗議運動的時候,現在會小心,但是他們不會放棄,因為他們更擔心軍隊的壓制(暴政)。」

現在誰是緬甸的合法政府?

軍政府全面接管政府之後,宣稱全國進入長達1年的緊急狀態,到2022年會重新舉行大選,並將權力交還給新政府,不過這樣的說法受到普遍質疑。

而原本的民選政府,雖然一夕之間被架空,執政黨全民盟的領導人翁山蘇姬,以及總統溫敏都遭到逮捕,不過本來已經在2020年當選,卻因為政變而無法就職的議員,並不承認軍方的正當性,選擇另外組成「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簡稱CRPH,通過新憲法,並在4月宣佈成立「全國團結政府」NUG,同樣由翁山蘇姬擔任國務資政、溫敏擔任總統,還有完整的內閣成員名單,並且在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支持之下,首次讓克欽族、克倫族等少數民族入閣,成為跟軍政府完全平行的文人政府。5月份,進一步成立人民防衛部隊,跟軍方對抗。

仰光居民:「從人民的角度來看,軍隊是個恐怖組織,NUG、CRPH才是有代表性的,人民仍然聽從CRPH的指令。但從軍方的角度來看,NUG、CRPH是非法組織。」

歐美國家雖然宣布對軍方的經濟制裁,但力道不敢太強,而聯合國安理會,也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常任理事國主張不介入他國內政之下,難以採取制裁或軍事行動。緬甸危機有解除的希望嗎?東南亞國協成為關注焦點。剛剛開完峰會的東協,宣布達成共識,將派出特使團前往緬甸促進各方對話,尋找和平解決的方案。然而,光是第一點共識,也就是立刻終結暴力,事實上都無法做到,緬甸軍方在會後持續對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發動空襲,並表示等局勢穩定才會讓東盟特使入境。再加上,東協成員國或多或少都有侵害人權的事蹟,例如泰國也目前在軍政府統治之下。誰對緬甸軍政府出手,自己的立場就站不住腳,因此分析多半比較悲觀,認為緬甸的僵局還會持續下去,血腥鎮壓的場面在短期之內恐怕會一再重演。

延伸閱讀:

看更多《國際大風吹》

監製:李漢威
企劃:丁肇九、彭振宣、李漢威
主持:李漢威
拍攝後製:鄭宇軒、高丞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