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風吹】緬甸政變一百天後,抗爭還在持續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歷經軍政府3個月的強力鎮壓,緬甸各地依然出現抗爭活動。同時,遭架空的前國會議員和邊疆少數民族,也開始結盟,成為具有實質影響力的平行政府。
《國際大風吹》用生動影音帶你穿越國界,每週探討一個最有意思的國際話題。建議全螢幕觀看!
今年2月1號,緬甸發生軍事政變,軍方將翁山蘇姬帶領的民選政府趕下台,全面接管國家,也讓緬甸才短短10年的民主轉型進程,瞬間歸零,引發國際社會的震驚和譴責。不過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到5月12號,這場政變已經滿100天了。這一集就要帶大家來追蹤,這3個月來,緬甸發生了什麼事?同時我們也訪問到當地民眾,瞭解緬甸的現況。
政變3個月來,緬甸發生什麼事?
從軍方重新奪權的那一刻開始,民間的反彈聲浪就沒有停止過。政變後三天,就出現第一場示威活動。隨後各種非暴力抗爭、公民不服從運動,以及串連大罷工就陸續登場。從第一大城仰光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都有高舉看板、喊著口號的群眾上街,要求軍政府還政於民。他們從僧侶、大學生、醫護人員、到鐵路業、銀行業,公教人員都有。
然而,軍政府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很快就動用武力鎮壓,從警棍、催淚瓦斯,最終使用了真槍實彈,對同胞開槍,甚至在部分現場傳出,有士兵瞄準示威者的要害射擊,意圖致人於死。
根據緬甸民間團體、政治犯援助協會的統計,截至5月11號,也就是政變滿100天來,共有783人遭到軍政府殺害,將近5000人被逮捕,其中3800多人仍在拘禁或是已經被判刑。另外,也傳出有上萬名大學教職員,因為參與反政變活動而遭到停職懲處。

除了暴力鎮壓之外,每天晚上8點以後各大城市都實施宵禁,不准民眾上街遊行。只要有鄰居告密,或任何嫌疑,都可能有警方進入民宅搜查。
政變發生後,軍政府也企圖控制媒體,限制人民的資訊管道。一方面搜查媒體辦公室,逮捕記者,撤銷所有獨立媒體的執照。另一方面,也將臉書、WhatsApp、推特、Instagram等社群網站封鎖,而且每天半夜到隔天上午會固定斷網,阻止民眾分享資訊、串連行動。目前,新聞媒體被國營電視和報紙壟斷,少數獨立媒體撤退到邊疆地帶,勉強營運下去。
為什麼遭受鎮壓仍要持續抗爭?
為了更瞭解當地的狀況,我們專訪了一位住在仰光的緬甸華裔第三代居民。不過為了避免身份曝光,必須戴上口罩,也不能公布姓名。這位先生表示,緬甸好不容易跨出民主改革的第一步,從2011年起開放外資,國民生活水準改善了,有相對便宜的手機、網路可用,也第一次享受新聞和言論自由。
仰光居民:「雖然大家都知道,緬甸過去10年或5年的民主是有缺陷的,但這10年來也看到很大的的變化。」
然而,這一切卻在政變後全盤改觀。歷經這3個月的鐵腕鎮壓,社會氣氛變得相當緊繃,人人自危,銀行也出現擠兌潮。
仰光居民:「從2月1日以後,社會全面癱瘓了;電視只剩國家的電台,網路及其他通訊方式都斷了。後來,網路常常斷。現在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也不敢亂寫,出去外面感覺也不安全。哪裡有提款機,哪裡就有幾百人排隊幾小時。國家媒體上天天放假新聞,然後晚上也有宵禁。」
即使面對強力掃蕩,政變100天後,緬甸各地的反政變抗爭行動依然沒有消失,只是為了躲避警方追捕,採取類似香港反送中運動後期的快閃式抗議。仰光甚至在5月1號傳出多起爆炸案。儘管目前還不清楚主使者是誰,但可以肯定的是,局面依然動蕩不安。
仰光居民:「他們現在在參加抗議運動的時候,現在會小心,但是他們不會放棄,因為他們更擔心軍隊的壓制(暴政)。」
現在誰是緬甸的合法政府?
軍政府全面接管政府之後,宣稱全國進入長達1年的緊急狀態,到2022年會重新舉行大選,並將權力交還給新政府,不過這樣的說法受到普遍質疑。
而原本的民選政府,雖然一夕之間被架空,執政黨全民盟的領導人翁山蘇姬,以及總統溫敏都遭到逮捕,不過本來已經在2020年當選,卻因為政變而無法就職的議員,並不承認軍方的正當性,選擇另外組成「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簡稱CRPH,通過新憲法,並在4月宣佈成立「全國團結政府」NUG,同樣由翁山蘇姬擔任國務資政、溫敏擔任總統,還有完整的內閣成員名單,並且在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支持之下,首次讓克欽族、克倫族等少數民族入閣,成為跟軍政府完全平行的文人政府。5月份,進一步成立人民防衛部隊,跟軍方對抗。
仰光居民:「從人民的角度來看,軍隊是個恐怖組織,NUG、CRPH才是有代表性的,人民仍然聽從CRPH的指令。但從軍方的角度來看,NUG、CRPH是非法組織。」
歐美國家雖然宣布對軍方的經濟制裁,但力道不敢太強,而聯合國安理會,也在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常任理事國主張不介入他國內政之下,難以採取制裁或軍事行動。緬甸危機有解除的希望嗎?東南亞國協成為關注焦點。剛剛開完峰會的東協,宣布達成共識,將派出特使團前往緬甸促進各方對話,尋找和平解決的方案。然而,光是第一點共識,也就是立刻終結暴力,事實上都無法做到,緬甸軍方在會後持續對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發動空襲,並表示等局勢穩定才會讓東盟特使入境。再加上,東協成員國或多或少都有侵害人權的事蹟,例如泰國也目前在軍政府統治之下。誰對緬甸軍政府出手,自己的立場就站不住腳,因此分析多半比較悲觀,認為緬甸的僵局還會持續下去,血腥鎮壓的場面在短期之內恐怕會一再重演。
延伸閱讀:
監製:李漢威
企劃:丁肇九、彭振宣、李漢威
主持:李漢威
拍攝後製:鄭宇軒、高丞澔
Tags: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